陕西强大人文传统凝结的《延河》现象

2013-11-15 23:40:45海南李少君著名诗人海南省文学联副主席
延河 2013年5期
关键词:延河政要陕西

海南 李少君 (著名诗人,海南省文学联副主席)

几年前《延河》改版之初,我就认为它已是中国响当当的“第一先锋刊物”,我为陕西这块传统久远、厚重博大的土地的现代爆发力而惊叹。今年以来当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大型国企和一批政要以主办或理事的方式云集《延河》办刊阵列之后,引发了文学、文化圈的赞叹和震撼。这种对于事关民族精神灵魂事业全方位的觉醒和领纲,确实值得国人在这个转型时刻重视,理应引发更多具有建设意义的思考。

在文明产生之初,它就与大众反复纠结于远离与趋近的循环当中。这样的循环在时间的驱使下逐渐将文学剥离出来,让它们成为相互依存又相互抛弃的两极。文学真挚地表达着情感。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下,我们才能手握以个人情感为基准的标尺去衡量这个世界,如此这般世界才具有了作为人的一切特性。也正因为如此,当某个时代开始否认诗歌、否认文学,就不再只是时代的悲哀,而是一种堕落的表现,因为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最后一道防线。

历史总是以循环的姿态重复着相同的境遇。

中国古典文化的厚重与繁荣,离不开历朝历代有着超拔文化情怀高官们的关爱呵护,这也正是中国文学历史与现实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这是一个异常隐晦的大众秘密。在文明与大众相互纠缠的循环中,近代文学经历过抛弃之后,又逐渐趋向于传统意义上的回归,其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抛开文学刊物自行冠盖,以“精神食粮”的标签,它的存在有着基于人的更深意义的使命与担当。

毫无疑问,一个地方文学和刊物的兴盛与存亡,与该地区主要领导人的文化关怀和关爱是息息相关的,历史在这里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在迎接历史性的回归之际,文学刊物首先要扩展界域,从内部调整文学向度上与时代相契合,勇于承担文化层面上的时代责任——唤醒全社会的文化担当。

《延河》的尝试,像一剂试纸,折射出了中国下一步的希望所在。在理事会的名单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企业家与政要的姓名,而是对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的文化觉醒做出的大胆突破,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尝试。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以政要、企业家、学者为三角支撑点的崭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这是把文学以温柔的方式植入到了各行各业中去,让文学真正的担当起了为民族和精神事业做出贡献的重大责任。让它的艺术情感有了准确的表达,不再与本时代相抵触。

让文学在这样的觉醒下,唤醒大众心中对于人的意义的探索及再度好奇,从而使文学和生命的命题显得不再突兀和苍白,这正是陕西强大的人文传统凝结于今日的《延河》现象,我们对之充满了期待。

猜你喜欢
延河政要陕西
图看天下
廉政瞭望(2022年13期)2022-08-02 08:01:04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 09:07:02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当代音乐(2022年1期)2022-01-23 17:17:29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延河之畔》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56
延河在我心上流
那些 不会说话 的国际政要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46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