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泉星
(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福建 华安 363800)
桉树(Eucalyptus spp)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造林的主要树种。桉树种类繁多,不同的种、种源、品系生产量差异大,而且适应性和抗逆性往往也相差较大[1-2]。在福建省中亚热带地区或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度区,低温冻害是桉树造林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选择较耐寒较速生的桉树造林品系是该区桉树速丰林建设的首要解决问题。福建省桉树种苗科技攻关项目从地域代表性角度和品种适应可能性角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桉树品系适应性试验示范,针对我区的气候、立地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开展邓恩桉、巨桉、韦赤桉、柳桉等耐寒桉树品系测定与选择试验,为该区桉树速丰林培育提供参考。
试验点位于东经 117°33ˊ44″,北纬 25°7ˊ20″的漳州市华安西陂国有林场,试验林设在路亭工区6林班3大班1小班,该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0.8℃,年均降水量1448~2023mm,无霜期无霜期约305d。林地为马尾松采伐迹地,海拔338m,坡向西,坡度25°。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层厚度大于100cm,腐质层厚度3cm,林下植被主要有管茅、苦竹、矮灌等,立地等级Ⅱ类地。造林总面积92亩,其中试验林面积6亩。
供试验桉树品系有:①ED1-邓恩桉组培苗、②L34-柳桉组培苗、③HL-柳桉组培苗、④广3-韦赤桉组培苗、⑤S3-巨桉组培苗、⑥Eg5-巨桉组培苗、⑦邓恩桉实生苗(对照)。其中广3由福建林科院从广西林科院引进,由仙游赖店鑫昌苗圃繁育,其它品系均由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中心繁育,苗高15~20cm。苗木全部由福建林科院桉树种苗攻关项目组负责调度。
以品系为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处理小区约2亩,初植密度1665株.hm-2,株行距2m×3m。造林措施为:造林地经全面劈草、炼山及残留物进行堆烧后,块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60cm×40cm×30cm,造林前一周施钙镁磷肥500g/穴作基肥后回表土。苗木于2010年5月中旬定植,15d后调查成活率并补植,当年造林后1个月半每株施尿素50g,次年5月份和9月份结合块状抚育除草,每次分别施复合肥250g/株。造林时苗木沾白蚁驱避药液(800倍稀释液)以防白蚁危害。
造林后每年终调查各样地林木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等生长量指标,以及风害、旱害、寒害和病虫害等情况并收集自然灾害气候资料。2012年12月,对各类试验林进行每木调查和林相观测。材积采用福建省桉树二元材积公式 (福建省桉树丰产标准,2003):V=0.00003546D1.782514957H1.256710514计算。数据统计分析由DPS软件完成。
其中寒害情况分析,参照国家林木寒害分级标准,并结合桉树的受冻特点,将按树受冻后的生态反映分为六级,其标准见表1。在调查中,对照桉树冻害分级标准逐株目测调查评定冻害级,并采用冻害指数表示桉树受冻程度的轻重,其计算式为:冻害指数=∑受冻级代表值×该级受冻株数/(冻害最高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平均冻害级代表值/冻害最高级代表值[3]。
表1 寒害等级标准
表2 参试品系的生长情况
不同品系的遗传基因不同,适应性相差较大。从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看,参试的7个品系的造林当年成活率除邓恩桉组培苗(Ed1)相对较低外(93.4%),其他品系的成活率均高达95%以上。至3a生时,参试品系包括对照的保存率仍较高,达92%以上,但由于不同品系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及遗传差异,不同品系间的保存率相差较大。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系间保存率的差异不1年生达显著水平,3年生达到极显著水平(F1a=4.267**,F3a=10.186**),其中 S3 巨桉组培苗、邓恩桉实生苗和Ed1邓恩桉组培苗的保存率相对较低,而广3、柳桉系列品系和巨桉(Eg5)的保存率较高。
从速生性来看,1a生和3a生时的生长量全面调查结果 (表2)可以看出,1a生时树高、胸径生长量以韦赤桉无性系(广3)、柳桉无性系HL和L34为最高,达4.3~4.9m和4.1~4.8cm,而巨桉和邓恩桉无性系早期生长较慢。3生时,参试品系间的生长量仍以韦赤桉广3为最高,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3.3m、12.5cm和0.0830m3,其次为L34、HL,而巨桉S3、邓恩桉Ed1和邓恩桉实生林生长量较低。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1),不论是1a还是3a生,参试品系间的树高、胸径或材积生长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对3a生(接近半个轮伐期,性状已基本稳定,可反映主伐时的情况)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表 3),广 3、L34、HL、Eg5 的树高、胸径、材积均极显著地高于巨桉S3、邓恩桉实生林和邓恩桉Ed1,广3和L34的胸径、材积也极显著地高于Eg5。总的来看,广3、L34、HL生长量较高,在该区较高海拔山地有种植前景,可进一步试种。
表3 参试品系间2a生生长量多重比较结果(Duncan新复极差法)
该区属沿海山区,遭受台风袭击的可能性小,试验期间,闽东南沿海虽经历了“海鸥”、“凤凰”、“鹦鹉”、“森拉克”等多次台风的袭击,但该区受影响较小,阵风通常5~6级,参试的品系中仅邓恩桉实生苗因林分分化比较严重,个别单株径高比例严重失调而出现被吹倒、吹弯,Eg5、S3巨桉组培苗主杆有小部分被风折,其他品系均无风害现象。此外,试验林未出现严重旱害和病虫危害,因此,就该区来说,抗风性不是品系选择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该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过度区域,寒害是限制桉树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幼林阶段,因枝、叶比较嫩弱,寒害往往成了限制桉树生长的主导因子。因不同品系的生态适应性不同,其耐寒性也不同。
表4 不同品系冻害情况
据2010年至2012年间的冬寒害调查表明 (表4),2010年冬,该林地低温达-3.5℃,除邓恩桉基本上无受冻外,其他无性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的冻害症状,其中广3受冻严重达Ⅲ级,其次巨桉Eg5和S3树冠受冻长度达60cm左右,受冻等级达Ⅱ级,而柳桉无性系L34和HL耐寒性相对较强,树梢受冻长度仅约30cm。2011年冬,该试验地低温为-2.5~-3.0℃,由于2a生的树体抗性本身增强,其中广3、巨桉Eg5和S3仅嫩梢受冻长度达40cm左右,冻害等级Ⅰ,其它品系仅少量嫩叶失色而无明显受冻。2012年冬该区无明显典型的低温寒流,试验林正常,均为受冻现象。综合3次的调查情况来看,不同品系间耐寒能力依次为:邓恩桉(0据项目组在闽西北试验表明,可耐-5℃低温)、柳桉L34和HL(大体上可耐-3.0~-3.5℃的短暂低温寒流)、广3和巨桉Eg5、S3(大体可耐-2.5~-3.0℃低温。此外,调查中发现,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等不同类型的立地条件,也与桉树发生的冻害程度相关。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坡向,朝南坡的只有顶梢冻害,而北坡方向的基本上折干倒伏,由地形不同造成的桉树危害差异比较明显,坡度小、地形开阔、对流好的地点冻害相对轻微。
(1)通过对参试的邓恩桉组培苗ED1、柳桉组培苗L34和HL、韦赤桉组培苗广3、巨桉组培苗S3和Eg5以及邓恩桉实生苗(对照)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韦赤桉无性系(广3)、柳桉无性系HL和L34的适应性较强、速生,1a生树高、胸径可达4.3~4.9m和4.1~4.8cm,3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1.0-13.3m、12.0~12.5cm 和 0.0624~0.0830m3, 可耐-3.0~-3.5℃的低温,适宜我市山区县海拔500m以下山地栽培;邓恩桉组培苗ED1和实生苗、的适应性、抗逆性较强,但速生性较差,特别是邓恩桉实生苗长势一般,分化严重,不提倡种植,有待选育出速生的无性系后在推广;巨桉无性系Eg5和S3的速生性、适应性一般,不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2)对于初步选择的优良无性系,今后应进一步针对性地扩大栽培。同时,速生性和耐寒性除了与林木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海拔、小地形因子以及寒流的持续时间等有关,至于所选出的既速生且耐寒性较强的优良品系的确切种植海拔高度,还有待于今后在推广栽培中进一步调查观测。
[1]白嘉雨,主编.桉树速生丰产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8.
[2]张顺恒,洪长福,李宝福,等.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的选择试验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1,14(2).
[3]林业寒害联合调查组.广东省林业寒害情况[J].广东林业科技,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