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明呼吁——
▲李立明委员 本刊记者 高军/摄
本刊讯(记者高军 实习记者丁玲)
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呼吁: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相关工作重点应逐步实现三个倾斜,着力加强基础性工作。
第一,政府资金投入应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倾斜。李立明指出:公共卫生是直接关系公众健康安全的社会工程,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及公众健康的社会问题,卫生部门确实无法独立承担,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
第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向培养现有人才队伍倾斜。李立明认为,只有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科学的培养制度,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即采取“用养结合”的方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逐步缓解人才流失、人才短缺问题。
第三,疾病预防控制应向慢性病防治倾斜。李立明说:目前我国由慢性病导致的寿命损失已达70%,慢性病已成为公众健康的重大隐患。在医改过程中,应将疾病预防的工作重心向慢性病倾斜,加大慢性病预防力度,不断改善环境,倡导健康生活,使群众提高慢病预防意识,才能使群众少生病、晚生病,并尽量不使慢性病发展成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