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濑户宏作 陈晶译 王贺校
国立剧专与莎士比亚的演出——以第一次公演《威尼斯商人》为中心
◆ [日]濑户宏作 陈晶译 王贺校
国立剧专是中国早期的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存在于1935年至1949年间,其前身是中等教育机构国立戏剧学校。1940年开始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以高等教育机构(大专)的形式存在。现在多以国立剧专之名被人们所熟知,本文也将采用国立剧专(包括国立戏剧学校时代)这一称呼来论述。在国立剧专十四年的历史中,在籍学生有一千多人,这其中有许多后来的中国戏剧界、电影界的中心人物,国立剧专也因此名留中国戏剧、电影史。这所学校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在其戏剧教学中把莎士比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从其第一、二次毕业公演全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在初期更是如此。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导致学校不能按时开课的状况下,十四年中国立剧专只演出了四次莎士比亚的作品,即使这样,与民国时期整个中国戏剧界中莎士比亚的作品仅仅偶然性地被搬上舞台相比,仍可以说是非常突出的了。对国立剧专的研究,在日本几乎没有,在中国也可以说没有被很认真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演出、特别是第一次公演的研究来搞清楚国立剧专作为国民党文化教育机构的活动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还有这些与莎士比亚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正如我们将要在后文中叙述的一样,因为国立剧专与国民党之间的亲密关系,对国立剧专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没有出现,“文革”结束后阎折梧编的《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史稿》和《剧专十四年》编集小组编的《剧专十四年》等资料集、回忆录的出版发行才使我们了解整个国立剧专成为可能。此外,还有国立剧专自编的《国立戏剧学校一览》。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这些资料来对国立剧专十四年的历史做一概观。
国立戏剧学校成立于1935年10月18日,校址为南京薛家巷。早在6月,陈立夫、张道藩等十三名国民党政治家、文化人提出了创设戏剧学校的建议,7月该建议被批准。不久,褚民谊、方治、雷震、张炯、余上沅、张道藩组成筹备委员会,张道藩任主任委员。8月下旬开始进行具体的准备,学校组织也开始形成,在先前的筹备委员会中加入闻亦有,组成了校务委员会,张道藩继续担任主任委员,余上沅担任校长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到学校关闭为止,余上沅一直担任着国立剧专校长一职。
由上可知,在准备设立国立剧专的过程中,张道藩是一位中心人物。张道藩(1897年至1968年)出生在贵州省一个贫穷家庭,自幼喜欢读书,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1919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就读。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归国后在国民党中从事革命运动,作为军阀还有过入狱经历。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北伐战争胜利后的1928年以后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着,曾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历任内政部常务次长、交通部常务次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等要职。同时,他还与中华全国美术会、国际文化合作协会、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等机构的设立有关,作为国民党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活跃着。国立剧专也是张道藩一手扶持起来的机构之一。1949年以后去往台湾,除了继续作为国民党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还担任过立法院长等职。著有著作《近代欧洲绘画》、《我们需要的文艺政策》、《三民主义文艺论》等。
校长余上沅(1897年至1970年)作为一名戏剧学者当时已颇有声名。他出生于武汉,1920年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戏剧产生了爱好,并且在《晨报》副刊等处积极发表戏剧评论。1923年赴美国留学,违背父亲让他学习政治的意愿而继续研究戏剧。1925年回国后,提倡将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相融合的国剧运动。现如今,在中国被广泛应用的“写意”一词,就是其最早作为戏剧用语而引入使用的。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他作为国民党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一员活跃着,还曾以顾问的身份与梅兰芳一起前往苏联进行公演。余上沅虽然与政治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但却是位地道的国民党文化人。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他虽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之职但备受冷落。“文革”中受到严酷的批判,健康状况恶化,以致癌症发病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而过世。“文革”结束后的1986年,《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由上海戏剧学院相关人士整理出版。
综上可知,国立剧专是在国民党政府大力支持下创建起来的。国立戏剧学校章程(校规)为:“本校以研究戏剧艺术,培养实用性戏剧人才,促进社会教育为目的。”办学经费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拨付,第一年度为3600元,下一年度为4600元。根据规定,校务委员、校长也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派遣产生。
学校于1935年9月10日至25日开始招收学生。9月12日始在《中央日报》登载招生广告。9月27、28日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北京)、武汉举行入学考试。根据招生广告可知其考试科目为:国文、国语、体格试验、声音表情、姿态表情、口试等六门,而且从招生广告中的注记中可得知声音表情、姿态表情考试事先有指定的材料,完成报名的人可在五天之内上报名处领取。
招生的对象为“性别年龄不限,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具有话剧天分或在话剧方面有特殊经验者即可”。在招生广告中也清楚记载有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免的信息,因此出现报考人数超过一千人的状况。第一期的入学人数为60人,录取率为6%以上。招生对象虽面向初中毕业生,但是合格者中也有很多年长于初中生且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国立剧专就这样在社会的关注下顺利地起航了。当时结束两年的课程顺利毕业的有44人。1937年6月30日举行了第一届毕业仪式。自1937年秋第一届学生毕业以后,学制也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了三年。
此后不久,1937年7月7日日中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剧专与其他在南京的政府机关、学校一样不得不转移。从此以后国立剧专的历史便常常与战争纠缠在一起。在十分困难的境地之中,学生、教职人员的流动也明显增加。因为没有预料到的迁移,第二届的毕业生与第一届相比激减到了13人,补充教师空缺也恐怕成了校长余上沅的重要职务之一了。
1937年9月,国立剧专自南京出发乘船经过武昌,然后换乘火车转移到了长沙。不久因为长沙也变得危险起来,1938年2月国立剧专又转移到了重庆。从长沙出发乘船到达宜昌,23天后,经万县最终到达了重庆。在重庆期间,一度还从刚开始的曾家岩迁移到上清寺。但是临时首都重庆也遭到日军轰击,为了躲避战争,1939年4月国立剧专又转移到四川南部小镇江安,以文庙作为临时校舍。是时,国立剧专终于安定下来,在此度过六年。江安是现在四川省宜宾市下属的一个小县城,与戏剧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关系,不知为何会选择江安作为转移地。
1940年6月,国立剧专变为五年制的高等教育机关,相应的名称也改为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至此,权利大于校长的校务委员会被取消,新的校务委员会以校长为主席,由各处、系、科主任,教师代表,职员代表等构成,实际上成为辅助校长的机关。同时,还设立了三年制的高职科,直至学校关闭。
战争的爆发对国立剧专的教育、演剧内容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明显表现在公演内容中的翻译、改编剧与创作剧之间比例的大逆转上。根据《剧专十四年》中收录的《历届演出剧目统计》可知,国立剧专在十四年间共进行了91次公演(其中不包括学校内部的实习公演,参加外面的戏剧节进行的演出以及旅行公演)。从《历届演出剧目统计》的内容中可知,在战争爆发前的第13次公演(1937年6月《威尼斯商人》)之前,有9次为翻译、改编剧目,4次为创作剧,翻译改编剧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改编剧保留原有外国戏剧的故事情节不变,只将原有的地名、人名替换为中国的地名、人名,因此确立了民国时期以《少奶奶的扇子》(上海戏剧协社,1924)为主的中国话剧接受西洋戏剧的特质,其中很多皆是西洋戏剧中的著名剧目。
1945年7月,抗战即将结束,随之国立剧专转移到重庆郊外的北碚。也许是由于五年制有些难以实行,从1945年秋开始再次改为了两年制,直到学校停办为止。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国立剧专迁回南京,设址新华门附近的鸣羊街。后来,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1947年7月,该校在共产党的掌控下移至北京,是后,与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变为了中央戏剧学院。
国立剧专的教育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在《国立戏剧学校一览》中刊载有其三年制课程的《课程说明》。这是余上沅、曹禺、黄佐临、丹尼等人参考外国的戏剧大学的授课内容而制定的。两年制、五年制时的课程内容也只不过是对这个三年制课程说明的压缩或是扩大而已。让我们根据《课程内容》一起来看看国立剧专的授课内容吧。
第一学年 三十四学时 二十二学分
讲义
国文三,中国综合史二,戏剧概论二,剧本选读二,近代西洋史二,公民一
实用技术
舞蹈二,乐歌二,图画二,国语发音一,化妆术二,舞台技术二,表演基础训练一○,剧场服务一
第二学年 三十一学时 二十五点五学分
讲义
国文二,世界文化史二,文艺概论(前期)二,社会教育学(后期)一,剧本选读二,西洋戏剧史二,编剧二,演出法二,公民一
实用技术
舞蹈二,乐歌二,声音训练一,排练一○,舞台装置二,装置实习二,剧场服务一
第三学年 二十八学时 二十四学分
讲义
国文二,艺术史二,中国戏剧史二,公民一
实用技术
排练一○,服装设计二
选修课
剧本编制四,表演研究四,布景设计四,导演研究四
通过翻阅与国立剧专相关的回忆录可知,国立剧专好像并没有建立起科目的具体内容,数学内容完全依托于任职教师。而且,因战争之故国立剧专不得不屡次转移,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这也导致统一的教育体系无法形成。
国立剧专戏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重视实际的演出活动。在1936年2月第一届学生就读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公演由陈治策改编、余上沅出演的《视察专员》,该剧改编于果戈理的《检察官》。剧场设在香铺营中正堂里,该剧场在日中战争之前是南京对外演出的场所。日中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国立剧专举行13次公演,共演出20部剧目,其中13部为西洋名剧的翻译剧或改编剧。但是也演出过譬如洪深的《青龙潭》(第8次公演)、曹禺的《日出》(第11次公演)等中国作家创作的剧目。而且,在学校还演出了作为庆祝建校一周年实习演出的学生们自己创作、导演、表演的作品,后来成为著名电影导演的凌子风的作品也在当时被搬上舞台。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应时局的创作剧虽多于翻译、改编剧,但翻译、改编剧的演出并没有就此消失。国立剧专在江安的那段时期,除了会在学校里进行公演,偶尔也会在重庆市进行公演活动。剧场大多时候选择在国泰大剧院。
正如文首所说,国立剧专曾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作品的重要演出活动,在十四年间共为四次。前面也提到过,民国时期还没有其他任何剧团或团体多次演出莎士比亚作品。
第1次是1937年6月18日—21日,公演《威尼斯商人》。采用的是梁实秋的翻译,导演余上沅、王家齐。此后,国立剧专采用的都是梁实秋翻译的译本。后来剧专的第13次公演、第1次毕业公演都是如此。
第2次是1938年7月1日—4日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了《奥赛罗》,导演余上沅。第12次公演、第2次毕业公演也同样如此。
第3次是1942年6月5日—7日,在江安的学校剧场里演出了由在当时国立剧专任职的焦菊隐导演的《哈姆雷特》。第5次毕业公演也是一样。
这次的公演受到好评也许是因为对一些角色做了改变。这次虽然是以剧专剧团的名义演出,但实质是第5次公演的再次演出。大约于同年11月17日,在重庆实验剧场演出后,12月9日—18日又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这是剧专的第54次公演。这次公演本计划至14号就结束的,但据《中央日报》刊登的广告可知因为连日客满,所以从15号开始又追加了四场演出。
第4次是1948年4月23日,在国立剧专礼堂演出了余上沅导演的《威尼斯商人》。这次演出是国立剧专的第91次公演,据《中央日报》报道,同一天还进行了“纪念剧圣莎士比亚诞生384年”的演讲会。本来像《威尼斯商人》这样的大规模演出不应该只有一天,但由于激化了的国共内战以及通货膨胀引起的社会动乱,就连演出的广告都没有。我们除了《中央日报》再没有别的东西来确认这个疑问,《剧专十四年》中也涉及甚少。至于这次公演是否为毕业公演,我们不得而知。
在各种公演中,1937年6月进行的第1次公演《威尼斯商人》因为是在抗日战争之前进行的,所以被认为是最能表现余上沅和国立剧专意图的一次公演,资料也相对丰富。因此通过对这次公演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国立剧专为何如此重视莎士比亚,其实际演出情况又是如何。
余上沅首先说到,“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各国(不仅在英国)都被视为是极为重要的演出,更被看作是戏剧的最高水准”。接着他又结合中国的状况说:“在中国人们对莎士比亚的认识还是浅薄的,这已成为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翻译为中文的莎士比亚作品只有几篇。过去,高校学生经常会谈及莎士比亚,貌似非常了解莎士比亚似的。实际上,他们只不过稍稍读了点《莎氏乐府本事》(兰姆《莎士比亚故事集》的汉译——引者注)而已。知道莎士比亚戏剧的梗概与了解莎士比亚绝对是两码事。”
接着,余上沅称赞了坪内逍遥完成的日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然后介绍了在中国梁实秋已经翻译完成了八本莎士比亚作品,而且还说到此次公演就选择了梁实秋翻译的《威尼斯商人》,紧接着就他们此次公演发表了意见,“如果不经历多次的实验,永远都不会取得成功。我们愿意首先一试”。
早燃是指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汽的现象。由于它提前点火而且热点表面比火花大,使燃烧速率快,汽缸压力、温度增高,发动机工作粗暴,并且由于压缩功增大,向缸壁传热增加,致使功率下降,火花塞、活塞等零件过热。
这就是余上沅及国立剧专决心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态度。其中也清楚地表现了余上沅等的想法,即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因为其在“世界各国”都被看作是“戏剧的最高水准”。从前后文章可知这个“世界各国”主要指欧美,以欧美为基准和榜样,在力求接近欧美的同时以提高自己艺术的水平为目标。这或许也是对戏剧的直接性社会功能的否定或忽略。
夏洛克 张树藩
安东尼 郭寿定
格拉西安诺 余师龙
波西亚 叶仲寅(叶子)
巴散尼奥 陈建
这些评论者的意图明确,他们把夏洛克的命运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中国的情况相结合,认为《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描写弱小民族的悲剧。由南京的地理位置我们不难推断出这些评论者是站在与国民党相近的立场上的,在持有如此立场的人看来,《威尼斯商人》反映了弱小民族的悲惨命运。
“我曾经多次仔细地去读《威尼斯商人》,也看过好多次搬上舞台的《威尼斯商人》。但从来都不会因夏洛克的失败而觉得喜悦兴奋,也从不会觉得安东尼的胜利或者巴散尼奥能够最终与喜爱的人喜结连理有趣。我从很早就一直认为在这部戏剧有着重要的意义,绝不会仅仅是一部描写牺牲夏洛克的滑稽戏剧。虽然《威尼斯商人》是喜剧,但实际其中却存在着很大的悲剧性。
过去一直认为共产党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文化运动绝对不同,但是从当前的观念出发来研究国立剧专的活动内容后,我发现,实际上两者之间也有相当多重合的地方。出身于国立剧专的人之中也有很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活跃在戏剧、电影界的人,原因之一也许就是因为共产党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文化运动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地方。
注释
:①濑户宏(1952— ),日本大阪人。现为摄南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研究员。兼任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理事长。著有《中国の同时代戏剧》、《中国演剧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史概况》、《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并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译为日语发表。
②现代话剧确立以后,除了国立剧专,民国时期的话剧团体只演出过一次莎士比亚作品。参见[日]濑户宏:《中国莎士比亚之接受简史》(《剧场艺术》第11期,2000年1月)。上海戏剧协社虽然1930年演出了两次《威尼斯商人》,但这两次演出时间距离很短,实际上是一次演出。
③国立戏剧学校:《国立戏剧学校一览》(1939年12月,此书可在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查阅);阎折梧编:《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剧专十四年》编辑小组编:《剧专十四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校友录 1950—1995》(中央戏剧学院1995年版,非卖品)。
④本节关于国立剧专的历史主要参考以下文献资料:张道藩:《国立剧专学校之创立》(《国立戏剧学校一览》)、阎折桐等:《南京“国立剧校—剧专”的十四年》(《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史稿》)、《剧专小组》编辑小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介》(《剧专十四年》)。
⑤主要依据张道藩:《张道藩先生事略》(《酸甜苦辣的滋味》,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
⑥主要依据周牧:《为中国戏剧奉献一生的余上沅先生》(《剧专十四年》)。
⑦关于此一论点,也可参见单跃进:《失而复得的“写意”演剧观——余上沅旧戏观二提议》(《上海戏剧》2006年第2期)——译校者注。
⑧《国立戏剧学校章程》(《国立戏剧学校一览》)。
⑨1937年9月12日的《中央日报》刊登的招生广告。
⑩即抗日战争后,后同——编者注。
《毕业公演特刊》(未见其剧情说明、人物表、剧照等。来自《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
《莎士比亚特刊》(未见。下述内容皆来自《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
《关于〈威尼斯商人〉》梁实秋。
《莎士比亚的作品及生平》常任侠。
《我所爱于莎士比亚》宗百华。
《莎士比亚的真面目》徐仲年。
《泰国的几句和莎士比亚有关的话》李青崖。
《介绍一位英国批评家对莎士比亚的看法》王思曾。
《歇洛克》袁昌英。
《我们为什么公演莎氏剧》余上沅。
《中央日报》、《新京日报》的“威尼斯商人公演”特辑。
以下文章刊登于《中央日报》:
《我们为什么公演莎氏剧》徐上沅(1937年6月18日)。
《关于莎士比亚剧作的演出》达波 (1937年6月18日—6月25日)。
《夏洛克》其良 (1937年6月25日)。
以下文章刊登于《新京日报》(皆为1937年6月16日):
《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徐师龙。
《介绍威尼斯商人》何德璋。
《威尼斯商人的意义》王澧泉。
《威尼斯商人本事》夏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