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
青海省中医院血液科,青海西宁 810000
局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
王淑萍
青海省中医院血液科,青海西宁 810000
据WHO统计,世界上大约有超过70%的癌症中晚期患者正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这种疼痛极大地影响了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缓解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疼痛,世界各国的医务工作者,在积极努力地寻求最佳解决方法。本科于2009年10月―2012年9月,尝试在为癌症中晚期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局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以解决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癌性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所搜集30例病例均为2009年10月―201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预计存活期在2~3个月以上,均为60岁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 67.5岁;肺癌5例,乳腺癌3例,肝癌4例,直肠癌3例,胰腺癌1例。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0岁;肺癌4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直肠癌3,胰腺癌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三阶梯止痛法常规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应用止痛药物的同时给予自制消癥散结止痛方局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复方苦参(岩舒)注射液静脉滴注:取血竭20 g,冰片10 g,红花20 g,乳香15 g,没药15 g,沉香15 g,雄黄3 g,马钱子10 g,大黄10 g,三棱20 g,莪术20 g,延胡索50 g,穿山甲10 g,共研成细末,以黄酒或醋调为糊状,外敷在疼痛部位,予离子导入机治疗30 min,每日1次;复方苦参(岩舒)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疼痛分级 采用数字评定疼痛分级法(NRS法):0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1.3.2 疗效评定 完全缓解(CR):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缓解;轻度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无缓解(NR):与治疗前比未减轻。同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CR+PR+MR)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CR为0例,PR为 9例,MR为 5例,NR 为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CR 为0例,PR为 7例,MR为 4例,NR 为3例,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中医学认为血瘀既是肿瘤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又是肿瘤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瘀血内阻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通常在不同肿瘤的各个阶段均可见瘀血作痛。清代名医叶天士曾针对痛症的病机,提出了著名的“久痛入络”学说,强调络脉血瘀致痛。活血化瘀止痛不仅可以使瘀阻的络脉再通,疼痛缓解,亦可以通过化瘀消除癌瘤产生的病理因素,达到抑癌缩瘤、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从而解除癌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瘀血疼痛的特征是:痛如针刺刀绞,痛有定处,拒按,持续时间长,夜间痛甚,常兼有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甲错或有瘀斑、瘀点,痛处常触及包块;舌青紫或有瘀斑,舌底脉络瘀曲,脉细涩。治遵“血实者宜决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大法。本科根据以上理论拟定自制消癥散结止痛方,具有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缓解肿瘤患者癌性疼痛。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等多味中草药经现代技术加工制成。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细胞的蛋白质、核糖核酸生物合成影响不明显,而对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证明它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时也有资料[1]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从而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有增强,发挥抗癌作用。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肿瘤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尚有增殖抑制作用,可促使肿瘤细胞凋亡[2]。
从本组研究结果看,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局部中药离子导入对中重度癌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需要联合用常规止痛药物。是治疗肿瘤患者改善疼痛症状的一种理想中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陈建清,唐耀华,吴晓安,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肿瘤防治,2002,15(4):236-237.
[2]王兵,王国俊,许钧,等.氧化苦参碱对肿瘤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0,15(5):297-300.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1.009
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