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文娟
“海洋是个宝库,含有丰富的保健和医药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含有的营养成分更是五花八门,我们为什么不能超越海鲜菜系,多一些想象呢?” 2013年的大连夏季达沃斯会议上,大连海宝公司董事长许淑芬这样表示。的确,通过科技创新,深度挖掘海洋的蓝色效益,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此后,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中明确要求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优化海洋农业产业机构、改善国民营养结构,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我国未来海洋生物资源的发展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2013年6月,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发布,这份报告指出,未来10年至20年,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将引领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仍将是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报告预测,2015年至2030年,中国海洋经济仍将处于成长期,将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高。报告称,中国近海环境污染呈交叉污染态势,危害加重,防控难度加大。近海环境污染是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陆源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的贡献占70%以上,防控和治理难度日趋加大。
另外,近海生态大面积退化,典型生态系统健康受损,生态系统正处在剧烈演变阶段,是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海岸带和海洋生态问题自本世纪初至今愈加突出,大面积生态退化,关键自然资本存量锐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赤潮、绿潮等灾害性生态问题突出。
而渔业开发利用过度,渔业种群再生能力下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制约,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此外,海岸带开发过度与不足并存,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还较突出。现在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沿岸的开发活动和用海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在持续多年高强度、持续性开发压力下,海洋生态力下降,海洋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受损,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面对海洋捕捞资源持续衰退和浅海养殖水域日趋饱和的双重制约,要把朝阳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将发展的眼光转移到内涵挖潜上来,我认为精深化发展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在刚刚过去的2013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连海宝公司董事长许淑芬这样表示。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长湖也表示:“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重挑战,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各种资源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科技研究领域,中国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物药物来源和战略储备。”据薛长湖介绍,海洋中生长着的生物至少25万种,包括近万种海藻、1.9万种鱼类和两万多种甲壳类,是人类食物蛋白质的最丰富的来源,也是人类健康食物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海产品加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海产品加工的食品达到了几千种,已形成冷冻冷藏、腌制、罐藏、调味休闲食品、鱼糜制品、鱼粉、鱼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十多个产业门类,成为推动渔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海洋精深加工产业中,也涌现出了一些行业的佼佼者。
走进山东荣成的蓝润金枪鱼项目基地,还没进入车间,就闻到一股海鲜味,进入车间内,只见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按流程对金枪鱼进行加工。经过粗加工的金枪鱼通过投递口传给独立车间进行精深加工,分割、切片、装盘、超低温速冻……眼见着一条条浑身披着白霜的金枪鱼一会儿功夫就被加工成一片片鲜红的生鱼片。经过一冻一切,这些金枪鱼就身价倍增。
同样,走进好当家集团海参口服液加工车间,只见一条条海参经过清洗、粉碎打浆、浓缩、杀菌等工序,海参体内的营养成分就被完全提取出来,成为刺参软胶囊、海参原浆、海参粘多糖颗粒等系列产品的原材料。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研究所所长胡炜表示:“用海参提取物研制研制降血脂产品保健效果显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比较滞后,海洋水产品加工仍以冷冻为主,精深加工水平、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能力仍严重不足;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食品生产的分散性和加工的规模化程度低下,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相对落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海洋水产品的物流损耗率仍处在较高的水平。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总体比较粗放,海洋经济科技贡献率在50%以下,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据薛长湖教授介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海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带动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技术创新。如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以重大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鱼肉蛋白质抗冷冻变性理论的突破,带动了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我国在海洋食品加工与保鲜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科学研究仍以跟踪为主,缺乏学科交叉。对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特别是大宗养殖产品主要以鲜活形式流通和消费,缺少中间加工环节。国内多数企业对合作开发认同度低,产学研用体系不够完善,造成了科研机构和研发能力难以发挥作用。
二是海洋食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如监控技术方面,我国污染物监测技术水平不高,检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样品前处理复杂、耗时、低通量的问题,有的检测方法也不完整,多残留检测方法少,快速检测技术不成熟,缺少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手段,尤其是对一些新型危害物的检测技术尚存在空白或不够完善。
三是海洋食品物流工程学科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差,既缺乏研究成果的转化平台,也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物流过程中劣变控制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四是机械化与智能化海洋生物资源加工装备研发速度慢,不能满足海洋生物资源加工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水产品加工总体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水平落后,表现为通用机型多,特殊机型少;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效率的产品少等特点。
据了解,近年来,特别是新世纪后的这十几年,在国家各种科技计划的资助下,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与流通产业的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863计划”海洋专项为例,近15年来,海洋生物技术方面的投入约占所有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已获得数以万计的海洋微生物新菌种、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来源新结构化合物以及多个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但与国际上先进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早在2006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的《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筛选研究报告》就指出了国外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的先进性。
首先,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控制技术日臻完善。为了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和质量,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渔业环境的保护和监测、贝类的净化、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和有害物质残留量限量标准等的研究,陆续制定了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安全控制技术日臻完善。
其次,高新技术在水产加工上的应用进一步扩大。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技术、无菌大包装技术、新型保鲜技术、微波能及微波技术、超微粉碎和真空技术等高新技术已在水产品加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
第三,方便化、功能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水产食品研究开发成为时尚,合成水产食品受到青睐,以满足21世纪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加大、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第四,从海洋生物和水产加工废弃物中提取天然产物尤其是生物活性物质,是国外广泛关注的课题。另外,国外水产品加工企业都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全面综合利用。如日本企业利用水产品加工中废弃物所开发制成降压肽、鱼皮胶原蛋白、鱼精蛋白等已作为产品进入市场。
第五,海藻化工和海藻综合利用开发研究不断拓展,海藻胶的生产现已成为一项较大的产业。由于海藻胶具有许多良好的特性,所以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纺织印染等多个领域,其新的应用领域及其使用方法的开发研究正方兴未艾。如在仿生食品中的应用,其衍生物作为药品支撑剂、改良剂、增效剂的研究等都是当今研究的趋势。
第六,海洋生物制品成为开发的热点。在国际上,世界强国特别是沿海国家纷纷加大海洋生物农用制品的研发与应用力度,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在制定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战略时,对海洋农用制品专门列出研发领域,并以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如日本、挪威、新西兰等国,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海洋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态制剂、植物促生长剂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挪威每年的海藻肥出口超过2万吨,日本海洋微生态农用制剂每年出口值达1亿美元以上。在应用方面,对于成熟的海洋生物农用制品,如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农用微生态制剂等的使用,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进行大力度的推广、鼓励(补贴政策)、甚至强制执行。美国和欧洲的生物有机肥使用比例(与化肥)已超过50%,日本超过65%。
此外,在检测技术体系方面,世界发达国家注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战略,欧盟、美国、日本邓世杰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致力于国际和区域的标准化,以长期控制国际标准化技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一直致力于制定食品卫生规范、标准,以促进国际间食品贸易的发展,CAC现已制定有食品卫生通则(CAC/RCP1985)等卫生操作规范和水产品标准等有关水产方面的标准28项,其中包括鲜鱼、冻鱼、咸鱼、熏鱼、鱼罐头、贝类、蟹类、龙虾、低酸罐头食品等水产食品生产的加工操作规范和产品标准。
追溯体系方面,欧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是可追溯性强制实施的坚决拥护者。北美和欧洲国家较早在水产品身份代码、信息范围的确定、信息采集和管理、数据处理等水产品可追溯技术领域的多方面展开研究并将应用的成果应用与实践。
面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洵认为,由于海洋具有与陆地截然不同的物质环境和生态属性,海洋生物技术的突破可望产生左右整个生物界的重大成果。海洋生物资源持有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共享。徐洵认为,在我国海洋生物科技资源获取困难、总量不足的背景下,要坚决摒弃单兵作战、互不往来的研发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工合作,鼓励研发科技资源特别是生物样品资源合理共享,提高科技研发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与流通科研的政策及经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汇聚优势创新资源和要素,分工合作,协同攻关。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认为,要壮大和发展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必须走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建立持久、有效的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和企业为主体的持续增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评估的技术真正作为股份等的海洋生物资源工程与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海洋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