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观察与护理

2013-11-04 02:20杜艳华赵作红张丽娜樊爱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0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杜艳华,赵作红,张丽娜 樊爱菊,杨 悦,肖 林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湖北 荆州 434000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3-0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860286)

杜艳华(1986-),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神经病理性疼痛护理工作;通讯作者:肖林,E-mail:w-gaoda@tom.com。。

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观察与护理

杜艳华,赵作红,张丽娜 樊爱菊,杨 悦,肖 林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湖北 荆州 434000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的专科护理对带状疱疹后疼痛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治疗前VAS评分为7~9分,年龄52~73岁。接受脉冲射频治疗;配合专科护理。将40例分2组:A组(20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B组(20例)脉冲射频治疗结合专科护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随访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差值。结果:术后1周B组VAS评分与A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B组VAS评分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脉冲射频的原理与治疗配合的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治疗中熟练配合,使治疗顺利完成,以及通过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严重的慢性神经痛之一,是带状疱疹皮肤损伤痊愈后遗留的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带状疱疹消失后原发疱疹皮损区出现的持续的自发痛、轻触痛和(或)感觉异常[1]。此病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减少PHN的发生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观察脉冲射频治疗结合专科护理干预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的效果,来找到更好的控制PHN的方法,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患有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年龄52~73岁,男16例,女24例,随机分组。A组20例采用脉冲射频42℃进行治疗;B组20例采用脉冲射频42℃结合专科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及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疱疹区由T2-T11神经支配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7分; PHN病史≥3个月。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及患重症疾病者,不能配合或不愿接受射频治疗者;)PHN病史<3个月;微皮损型带状疱疹患者; VAS评分<7分;疱疹皮损区由T2-T11神经以外支配[2]。

1.2治疗方法

采用美国GE24排16层CT机及配套的穿刺针以及常规微创射频介入手术包。根据疼痛和皮损部位确定受累神经,患者卧于CT床上,取合适体位,扫描确认交感神经所在的椎体侧缘中后1/3位置及病变神经根所在的椎间孔位置,选择该层面上设计穿刺路径,在皮肤穿刺点做好标记。按此前穿刺路径在局部麻醉下将射频套管针刺入。CT扫描验证穿刺针尖位置后,若电阻在200~600Ω之间,采用感觉电刺激100Hz,1~2mA诱发出患者的原疼痛区域异感(酸、胀、麻、电击感等),调整针尖的位置,使刺激电压在0.5V,且可诱发出麻刺感,然后采用运动点刺激2Hz、≥2V的刺激电压诱发受累区域的肌肉抽搐,再注入2ml的2%利多卡因,患者疼痛区域明显减轻,再次证明位置准确性[2]。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根42℃连续热凝射频治疗5次,治疗完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观察其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稳定者30min后在医护人员陪护下返回病房。

1.3护理

1)基础护理。病房内应严格消毒,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室内紫外线每日消毒30min。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安静、空气新鲜、适宜的温湿度。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疼痛时抓伤皮肤造成感染。保持床单整洁,衣物宽松舒适,污染后及时更换。高龄及有坠床风险患者,应加床挡保证其安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提供患者喜爱的食物。

2)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详细讲解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因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清而产生恐惧,让患者对治疗有合理的期望值,并能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发病时疼痛十分剧烈,患者常表现出烦躁焦虑,甚至脾气粗暴[3]。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应技术娴熟、动作轻柔,耐心听取患者主诉。术前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更加积极配合治疗。

3)术前准备。患者术前1天备皮,以手术区为中心,范围5cm×5cm,检查手术区域皮肤是否完好,有无感染。

4)术中认真核对患者资料,确保手术部位准确,鼓励患者,减轻其焦虑及恐惧。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接通射频仪电源并将射频仪负极板贴于患侧上臂。备好射频针、穿刺针,将射频针的电线及地线固定在无菌单上,防止脱落。因为胸椎带状疱疹治疗可损伤肺组织,所以尽管这类并发症发生率很低[4],但也要做好心脏骤停及气胸的抢救准备。术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嘱患者术中护士应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正确传递物品,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保持敷料干燥。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下床活动,饮食上应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忌辛辣。很多患者因剧烈的疼痛突然得到解决而极度兴奋,引起失眠。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必要时口服镇静类药物。以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少数患者术后疼痛未减轻,会更加焦虑,对治疗丧失信心。本组15例患者术后疼痛仍然存在,考虑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一定的失败率,需再次手术。患者害怕手术再次失败,责任护士应耐心劝解和安抚,讲解再次手术后成功的例子,或让其与已经恢复的病友在一起交流。增加再次手术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地配合治疗。

6)疼痛护理。剧烈的神经痛使许多患者坐卧不安,护士要教会患者自我放松、转移注意力,谈话、看书、看节目等,让心情愉快,以提高其疼痛阈值。可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或者使用冷敷、热敷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或抗抑郁药物。

7)出院指导。分别于出院后1周、1、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指导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劳累。定期来院复查,不适随诊。因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一定的复发率,如患者有轻度疼痛,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必要时再行射频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分别统计术后1周与术后6月VAS评分差值(100分值表),VAS评分差值=术后VAS评分-术前VAS评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0例患者均参加术后1周及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VAS评分较术前VAS评分取其差值。其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差值表

注:组间比较,*P<0.05。

40例患者中仅接受1次脉冲射频治疗者6例,其疼痛明显缓解,直至观察结束。接受脉冲射频治疗2次者12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3次者3例。疼痛得到控制,其中显效为17例,有效为4例,并在此研究观察期间疼痛未见再次加重。经过12周治疗后,15例患者已完全无痛。患者经过治疗后夜间不用通过服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且能够连续入睡。均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及体力劳动。

3 讨 论

带状疱疹疼痛起源于外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和组织破环,严重疼痛者。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急性带状疱疹病情有效的控制,以达到减少PHN发生及缓解疼痛症状的目的。因此,笔者采用脉冲射频结合专科护理干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观察到的结果是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疼痛均明显得以缓解,效果良好。脉冲射频术是目前微创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5]。脉冲射频术利用电流脉冲经组织时产生高频振荡,在神经组织附近形成高压,当神经组织局部加热至42℃时使神经纤维不被破坏,从而保留触觉,有效地缓解疼痛,并尽可能地保留神经功能。脉冲射频是使用短时、间断性的、300~500kHz 的射频,控制电极的最高温度≤42℃。PRF 的镇痛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确[6],但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是肯定的。推测 PRF 可能通过 DRG 外周突抑制周围神经 C 纤维伤害性传入和刺激 DRG 中枢突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而产生内源性镇痛作用。整个治疗阶段结合完善的射频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及方法,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并对医生的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加有助于治疗效果的维持。可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本研究中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在对40例严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治疗上,采用脉冲射频治疗以及专科护理干预,已经获得满意的疗效,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上,我们进行专科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示此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可行有效。

[1]Lambert SB.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fter herpes zoster vaccination[J]. JAMA,2012,308(14): 1427-1428.

[2]Ke M, Yinghui F, Yi J, et al. Efficacy of pulsed radio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postherpetic neuralgia from the angulus costa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ontrolled trial[J]. Pain Physician,2013,16(1): 15-25.

[3]Wright W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role of the nurse practitioner[J]. J Am Acad Nurse Pract,2003,15(12 Suppl): 10-15.

[4]Dworkin RH, Panarites CJ, Armstrong EP, et al.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he community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J]. Pain,2012,153(4): 869-875.

[5]Kim SH, Shin JW, Leem JG, et al.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of the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J]. Anaesthesia,2011,66(11): 1057-1068.

[6]Lim SM, Park HL, Moon HY, et al. Ultrasound-guided infraorbital nerve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for intractable postherpetic neuralgia - a case report[J]. Korean J Pain,2013,26(1): 84-88.

R473.75;R473.5

A

1673-1409(2013)30-0052-03

[编辑] 一 凡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三黄膏治带状疱疹有奇效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