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柏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李伟 柏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HI VIS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临床诊断脑梗死患者和50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人数及诱发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结果脑梗死患者中有92例患者检测出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主要是软斑及混合型斑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软斑和混合斑块容易溃破出血,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彩色多普勒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进行性血管疾病,是诱发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联性。
1.1一般资料 脑梗死组100例来自我所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住院,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63.2岁。50例同期住院的并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梗阻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8~75岁,平均59.6岁。二组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检出率的比较。脑梗死组100例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92例(92%),对照组中有颈动脉硬化斑块21例(42%)。两组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颈动脉硬化斑块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软斑、硬斑、混合斑的发生率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斑块性质的比较
表(2)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诱发脑梗死的主要是软斑及混合型斑块两种类型。两组差异显著;P<0.05。
2.3梗死组与对照组IMT厚度的比较,(见表3)。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说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大中动脉,最早累及的部位是动脉内膜,脂质代谢异常是重要的病因。类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逐渐出现动脉内膜增厚、纤维化、钙化,当斑块形成并突向管腔时,在血流的作用下,容易使斑块表面破溃,导致斑块出血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试验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了患者发生脑卒中和脑梗死的概率。硬斑较稳定,软斑及混合斑块发展快,纤维帽溥,易破溃脱落出血及形成血栓,而斑块内出血则为重要的梗塞栓子来源,造成脑梗死的发生率极高。
颈动脉内膜增厚是常期脂质沉积及适应动脉压力和血流的结果,IMT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征兆,脑梗死组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IMT增厚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软斑和混合型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壁的结构,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能够较准确地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以便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1] 唐杰,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25(2):568.
162650 扎兰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李伟);扎兰屯市人民医院(柏巍)
表3两组患者斑块厚度的比较
组别左IMT右IMT脑梗死组1.23±0.211.18±0.18对照组0.87±0.110.83±0.10
表(3)说明IMT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率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