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风雨 20载辉煌

2013-11-01 07:11袁伟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

1993年,中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光再倒退30年,由于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的迅速上升,周恩来总理曾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石油实现自给。岁月无情,世事弄人,30年后,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生产的石油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走出去”,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获取他国油气资源成为必然选择。

然而,中国石油要“走出去”,走得稳健,走得长远,走得坚实,是何等的艰难!如今,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石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走出了一条辉煌之路。

战略的成果

回顾2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必须首先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石油工业“走出去”。其实,“走出去”从一开始,就是国家战略,而不仅仅是企业经营。

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经说过:“进口石油是美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否则的话,它将无懈可击,强大无比。”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则说:“谁控制了波斯湾的石油流量,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由于中国经济参与了国际循环,所以《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正日益超出传统领土、领海和领空的范围。”现在的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又何尝不是一个致命的弱点: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石油2.05亿吨,而石油消费量却达到4.9亿吨,有2.85亿吨是从其他资源国获得的,或为市场贸易,或为合作分成,别无他法。理论上讲,贸易的形式容易操作,可以实现短平快,但通过贸易的形式获得油气资源,受制于市场的制约、价格的波动,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难以在战略上实现稳定性和长期性。

从1993年“走出去”到20年后的今天,中国石油已经建设了非洲、中亚、中东、拉美和亚太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油气合作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中缅油气管道等四大油气通道,运营着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海外油气运营中心,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更是遍布全球。20年前,中国石油几乎没有国际业务,而今,“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已经成为其战略目标,其基础就是20年的国际化经营。如果仅仅站在市场经营的角度看,这些海外项目不过是一种经营的成功,但如果站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站在政治的高度看,这些海外项目就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保证,是国家战略的胜利,是一个大国摆脱能源供应受制于人风险的战略决策的胜利。

塔拉拉油田古老的采油装置—单井气马达抽油机。

无论是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还是四大油气通道、三大海外油气运营中心,要解决的,是现实的缺油问题,也是长远的稳定供应问题。一个国家要得到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有两个重要环节是绕不过的:资源和通道。中国石油通过海外油气合作和海外油气运营中心,为获得充足的资源创造了条件,而建立跨国油气通道,则从根本上规避了单一通道的风险。有了多元化的资源保障,有了多渠道的运输途径,我国的石油安全就会获得“双保险”。当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达1亿吨、权益产量达到5000万吨之时,当中哈原油管道累计输油突破6000万吨之时,当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保持1500万吨之时……没有人再为根本上的“油荒”发愁。这就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合作给国家带来的利益,也是最根本的利益。

更应该看到,石油合作的规模和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形象,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互利共赢的石油合作,而互利共赢的石油合作,又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中国参与了国际上新一轮油气资源配置,从1993年第一次获得国外油气资源至今,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合作,大大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板图,促使国际政治环境走向多极化,让资源国及相关国家在多极化框架下有了更多、更灵活、更自由的选择,而中国则在这一进程中,获得了更多国家的了解、认同、支持和友谊。在非洲,中国石油与苏丹的石油合作成为典范,进而是乍得,然后是尼日尔。一个个成功的范例,吸引了非洲20多个国家元首前去参观学习。2006年11月,北京召开了史无前例的中非峰会,邀请到48个非洲国家,其中包括到会的43位国家元首。这一切,与中非石油合作的极大成功不无关系。在中亚,在南美,在中东,中国因为石油合作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这就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合作给国家带来的又一重大成果。

1998年以前,中国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几乎为零。1998年,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陆湖项目的操作协议并接管油田。2001年,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开发奥里乳化油项目。尤其是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的石油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促成了“中委石油合作基金”的成立,从此打开了中委全面合作的大门,上海贝尔、中兴通讯、华为、中工国际、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深圳农业投资公司、山东浪潮、三一重工等中国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进入委内瑞拉市场。目前到委开拓业务的中国企业超过40家,在委内瑞拉设立公司的有30多家,共有常驻中资人员约2000多人,业务涉及石油、铁路、矿产、住房、通信、农业、电器、电子、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不少项目与两国政府间协议相关。“中委石油合作基金”也从原来的40亿美元,增大到200亿美元的规模。石油合作带来的全面合作,使中国企业在委内瑞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从伊拉克到伊朗,从哈萨克斯坦到土库曼斯坦,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油气资源大国,都相继实现了油气合作的重要突破,其间,中国领导人与各国领导人的频频接触和友好互访,足以说明石油合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创造的辉煌业绩,都源于当初那个“走出去”的战略决策。“走出去”的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成功,是中国石油集团战略发展的成功。

共赢的合作

作为战略物资,石油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但历史上,石油给资源国以及资源国人民带来的不只是财富,战争和动荡似乎总与石油如影随形。而中国石油“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一种崭新的合作姿态,遵循的是规则,传递的是友谊,实现的是共赢。

中国石油践行“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提升了资源国石油工业整体水平,创造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促进了南北合作共同富裕,符合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两大主题。

2010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为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总经理颁发最佳社会责任奖金奖。

在尼日尔,仅仅3年时间,中国石油投资的阿加德姆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建成年产百万吨原油生产基地、400多千米的输油管线和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尼日尔由石油进口国摇身变为出口国,总统穆罕默杜·优素福为项目题词:“50年前,尼日尔就开始了石油开发的征程,但直到今天才产出第一桶油。从此,尼日尔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乍得,中国石油投资建设了上下游一体化项目,首先建设百万吨炼厂,以便尽快满足当地成品油供应。在过去,这是其他任何国际公司没有做也不会做的事,但中国石油做到了。因为,中国石油相信,合作就要满足当地需要,合作必须坚持互利共赢。

中国石油在资源国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当地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援建学校,支持医疗,改善民生,传递友谊。如今即使走在仍然动荡的伊拉克巴士拉街头,当地人总会友善主动打招呼:“你好,中国!”而中国石油鲁迈拉大庆营地则被他们亲切地唤作“大庆镇”。

在委内瑞拉,由中国石油援建的木薯种植园和木薯加工厂,为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在秘鲁,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印第安社区建设的诊所已经成为原著民健康的医疗保障。

从石油七姐妹开始,站在世界石油舞台中央的,是西方大石油公司。曾几何时,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配角和跑龙套的。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油公司体制,限制了其与资源之间的全面合作,其思也,油气,其想也,利润。中国石油则不同,其职责是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追求的是长远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短期的利润。而其独一无二的综合一体化优势,则能确保中国石油能与资源国在石油工业领域开展全面的合作,甚至帮助资源国从零起步,建立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非洲的尼日尔,盛产石油却又不得不进口成品油。非洲的苏丹,国民经济曾濒临崩溃的边缘,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石油工业体系。中国石油的进入,使得包括苏丹在内的非洲国家拥有自己独立的石油工业体系。与油气资源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实践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承诺,促进资源国脱贫致富,促进了国际石油工业的和平发展。而这些举措,为世界石油工业开辟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推动了全球能源治理结构多极化和公平化。

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石油的海外油气合作,也给国际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机遇。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只有BP,拿不下来,因为BP没有工程技术服务体系。只有与中国石油合作,BP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算。此后,中国石油又联合道达尔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服务项目,中国石油担当作业者。2011年10月,中国石油、卡塔尔石油国际和壳牌中国3个石油公司与浙江台州市政府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利用进口凝析油等原料生产乙烯等石化产品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乍得我们间接采用了埃克森美孚的技术。而在中国国内,由于与中国石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壳牌得以在长北项目一展雄风,雪佛龙则在四川盆地高含硫气田开发中发挥作用。作为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与国际石油公司有竞争,更有合作。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中国石油拥有与人为善、化敌为友的宽广胸怀和合作态度。这些事实,进一步证明,中国石油为世界石油工业输入了新鲜血液,中国石油技术、管理和文化为世界石油工业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麦罗维中苏友谊大桥位于苏丹北方州,全长440.4米,宽20.5米,双向4车道,是中国石油捐资1000万美元于2004年4月21日修建的。

当然,中国石油对世界石油工业的贡献远不止此,另一个重大的影响是文化。中国石油独特的一体化优势使曾经的“油公司”体制相形见绌,而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尊重资源国以及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更是对世界石油工业带来一股清新的东风。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之后,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就签署命令,建立美军非洲司令部。同样是在非洲合作论坛之后,中国石油在非洲建设的,则是大量的学校、医院、厕所和供水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这就是中国石油作为一个国家石油公司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的新风尚。同时,中国石油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形象出现在资源国的油气田、炼油厂、管道建设工地,长年坚守,无怨无悔的精神,赢得高度的赞扬。2008年12月13日,尼日利亚埃莫州阿穆马拉部落举行了隆重而神秘的加冕仪式,主角是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非项目部总经理赵恩慧。赵恩慧在加冕仪式上成为第一位被授予“酋长”称号的石油员工。这种文化感召力,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来自中国石油50年的创业历程。但对世界石油而言,这是一股清新的气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大石油公司在重大合作项目中,开始重视中国石油,并把中国石油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油气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合作,资本运营合作,一系列的合作,搭起了中国石油与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桥梁。

真正的法宝

中国石油进入国际市场啃的都是“硬骨头”,一些项目也被当作“鸡肋”项目。但中国石油却能把“硬骨头”啃下来,让“鸡肋”变成“肥牛排”,靠的是什么?

塔拉拉油田7区,1874年投入开发,到1994年1月8日中国石油正式接管时,已经开发了120年,而塔拉拉油田6区1903年投入开发,到1995年初中国石油接管时,也已经过90多年的开发,两个区块总共有近5000口油井,但真正生产的,只有530口,两个区块总的日产量不到1700桶,是真正的“鸡肋”。难怪在秘鲁国家石油公司对7区块的招标中,第一名中标者在中标后选择了放弃,而中国石油才得以第二名的身份接标。中国石油接管后,通过老井恢复使产量迅速提升,此后,又相继打出多口日产量超千桶的高产井,原油日产量窜升至7900多桶,秘鲁石油界为之震惊。

乍得位于非洲内陆,有“死亡之心”之称。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海外面积最大的高风险勘探项目,在西方公司经过40年勘探后放弃的区块,中国石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共发现了8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近6亿桶,基本具备了上产500万吨/年的储量基础。

在尼日尔,中国石油合作开发着阿加德姆(Agadem)、特内里(Tenere)和比尔马(Bilma)三个区。阿加德姆区块位于尼日尔共和国东南部,在首都尼亚美以东1400千米,距离最近的居民镇迪法460公里。该区块地处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气候干燥,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社会依托几乎为零。早在1957年,尼日尔就开始了野外地质调查。1959年向外国石油公司颁发了第一个勘探许可证,但没有获得发现。1969年,德士古公司在阿加德姆地区获得少量石油发现,不足以经济开采。随后,相继有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在此勘探,均以失利告终。

然而,中国石油接手后,在阿加德姆区块已累计新发现30个含油气构造;落实了3个千万吨级油藏;发现了1个三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油气富集区;发现了4个千万吨级油藏;外围甩开已形成一个新的亿吨级场面。

在阿曼,中国石油接管阿曼5区块项目后,经过9年的努力将项目年产量从22万吨提高至150万吨。

在叙利亚,中国石油人2006年创造性地提出“断裂带油气富集理论”,使格贝贝油田从30万吨规模上升到80万吨规模。

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经过前苏联40余年开发的盐下油藏,总采出程度也只有6%,单井日产量只有1—2吨,中国石油接管后迅速取得突破,单井产量最高达到23吨。

除了来自地下的挑战,部分地区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也是对外合作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秘鲁,多次发生印第安人抵制油气开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导致该国政府难以推进亚马孙地区的油气田项目。厄瓜多尔在亚马孙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也曾导致印第安人与政府之间的暴力冲突,跨国石油公司常常受到当地印第安原著民问题的困扰。

在委内瑞拉,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国93%暴力犯罪未受到惩罚。首都加拉加斯公共交通系统每天发生抢劫事件60起;加拉加斯每天发生吉普车和卡车驾驶人员被抢事件834起;委内瑞拉每小时发生驾驶人员被抢事件34起。每周星期五到星期日午夜全国暴力犯罪死亡人数平均约150人,其中约1/3在加拉加斯,也就是中国石油拉美公司所在地。

2011年,中石油苏丹项目由于南苏丹独立而划分为苏丹和南苏丹两部分。其中,1/2/4区项目被划境而治。3/7区项目几乎全部在南苏丹。6区项目全部在苏丹。2012年年初,南苏丹石油项目全面停产。特别是2012年4月,1/2/4区北方部分燃起战火,项目受到灾难性影响。

在伊拉克,石油员工要穿着防弹衣前往作业区。在尼日利亚,石油勘探开发、保护绿色三角洲、争夺石油利益、劫持船只、绑架人质等一幕一幕的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在尼日尔,油区不远的山区里有几股武装匪徒在活动……

这些项目在中国石油接管的时候,无疑是难啃的“硬骨头”,或者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中国石油似乎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圣手,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在鸡肋上吃出了好滋味。那么,中国石油到底具备了哪种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强手中傲视群雄?

有人说是人才优势。的确,在苏丹,“石油神探”苏永地连续提交9口预探井位,口口出油;在伊拉克,海外“小铁人”王贵海每天穿着十几公斤重的防弹衣在项目奔波;在秘鲁,“老黄牛”黄士忠坚守老油田近20年不言放弃;在中亚,“石油报国英模”孙波16年海外艰苦创业直至生命终结……。20年前,30余位石油员工漂洋过海,踏出了海外油气投资业务的第一步。今天,4000多名投资业务中方员工、上万名操作技能人才常年坚守海外。正是这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创造了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的辉煌。但我们必须承认,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的人才队伍并不具备突出的优势。

也有人说是技术。是的,在一些领域、一些项目,中国石油的技术确实具有相对优势。正是通过这些相对优势的技术,跟踪前沿,把握关键,创新发展,把国内50多年形成的成熟配套适用技术在海外融合创新,相继在苏丹迈卢特盆地发现法鲁济世界级大油田,在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发现希望油田,在乍得H区块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东方物探公司物探施工能力跃居全球第一;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物资装备出口商。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石油已经有1000余支队伍“走出去”,在全球60多个国家提供着工程技术服务,多项施工作业技术全球领先。但是客观地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国石油有自己的优势技术,但也有技不如人之处。综合地讲,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相比,中国石油的技术优势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苏丹5区地处苏丹南部,被公认为苏丹国内最富有潜力的含油区块之一,是以前苏丹南北交战的主战场之一。工区内蚊虫肆虐、水域交错、天气酷热、假地连片、治安环境复杂、大型危险动物出没,是世界上最深的沼泽区域之一,也是一块典型的“硬骨头”。

那么,是综合一体化优势?综合一体化确实是中国石油的独特优势。这一优势在伊拉克油田项目中确实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其他一些油气合作项目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正是这种扰势,才使得鲁迈拉项目第一个实现一年内增产10%的目标,哈发亚项目开发方案第一个获得伊拉克政府批准并开始产能建设,艾哈代布项目成为伊拉克战后第一个恢复的油气项目。正是这种优势,中国石油在非洲、中亚、拉美的一些项目中实现了骄人业绩。但这种优势并不能在所有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因为有些项目,比如在中方是小股东、不担任作业者等情况下,综合一体化优势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真正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优势是政治文化优势,说的更精确一点,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正如周吉平董事长所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人心,政治文化优势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吉平董事长还指出,艰苦奋斗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精髓。

曾几何时,几十名中国石油人在秘鲁的塔拉拉租住的是一个小院,外国石油公司一个人住一套公寓甚至是一栋别墅,而中国石油工人则是几个人挤一间房子。外国石油公司的专家独立作业期间,可以乘飞机回家度周末,而中国的专家却只能一个月往国内的家里打一次电话,并且通话时间受限。但中国专家却在外国专家划定的找油禁区内,发现了新油藏,打出了千桶井。

曾几何时,在尼日尔的阿加德姆,方圆400多千米内无任何社会依托,是真正的“千里无人烟”,除了沙子和石头外,项目建设的所有物资均需进口和长途运输。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石油人靠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排除万难,从2008年底动工,到2011年11月28日阿加德姆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的全面竣工投运,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而阿加德姆一体化项目是一个包含一座百万吨原油生产基地、462千米的输油管线和一座百万吨现代化炼油厂在内的一项庞大工程。

曾几何时,在委内瑞拉奥里乳化项目,为了使一般需要5个月才能批准的地震作业许可证,中方员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地准备材料,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就得到了地震作业许可。而后的钻井作业中,为了尽快打出油来,中国石油人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以至于参与项目的外国专家叹息“为了工作,中国人简直是疯了”。

有太多的“曾几何时”,20年的创业之路上,有太多的感人故事。正是由于对祖国石油事业的忠诚,正是因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今天海外油气事业的辉煌。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中国海上油气》2019年征订启示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PK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