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骏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0071)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瘙痒、明显的湿疹样变和皮肤干燥。AD常自婴幼儿发病,迁延至青少年,部分患者可延续终生;可因严重瘙痒、睡眠缺失、饮食限制以及心理社会影响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AD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成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1]。笔者近年来在日常门诊中,采用中药消风散加减治疗异位性皮炎,并与氯雷他定片口服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1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2010—2012年皮肤科门诊病人。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20.98±14.13)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20.53±13.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1996年)Wimams等提出的诊断标准[2],即皮肤瘙痒史加如下3条或3条以上:①2岁前发病;②哮喘或枯草热史;③全身皮肤干燥史,④屈侧受累史。⑤屈侧有可见皮炎。
1.3 纳入标准[3](1)符合Wimams等提出的诊断标准者;(2)年龄2岁~65岁患者;(3)患者或其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3](1)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或精神病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近2个月内口服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近2周内外用过此类药品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治疗组:给予中药消风散加减治疗。基本组方为牛蒡6 g、荆芥6 g、防风6 g、蝉蜕3 g、黄芩9 g、山药12 g、生米仁15 g、白鲜皮15 g、苦参12 g、苍术9 g、当归9 g、生地黄9 g、生甘草3 g。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加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者,加地肤子、车前子、黄柏清热利湿;血分热甚,皮疹焮红者,加赤芍、丹皮、茜草清热凉血。每日一剂,水煎400 mL,分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0970410,规格10 mg/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10 mg。小儿患者药量酌情减少。两组患者均以服药1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参考四级加权评分法[4]及 EASI评分法[5]记录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形态及皮损面积:(1)瘙痒程度[3]:无任何瘙痒为0分;轻度,偶尔瘙痒,不用药,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为1分;中度,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需用药为2分;重度,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为3分。(2)皮损形态[6]: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3)皮损面积[6]:皮损面积大小计算,用患者手掌为1%估算。<10%为1分,10% ~29%为2分,30% ~49%为3分,50% ~69%为4分,70% ~89%为5分,90% ~100%为6分。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1]:疗效好转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疗效好转率≥90%;显效为疗效好转率60%~89%;好转为疗效好转率20%~59%,无效为疗效好转率<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两组分别在治疗2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5.1 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自身配对t检验 两组t 检验治疗组40 8.13±1.94 3.18±0.48 4.95 10.3140 8.15±1.89 1.88±0.35 6.27 17.93 3.17对照组
5.2 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瘙痒不休的特点。个人或家族中常伴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7]。本病与遗传过敏密切相关,患儿具有过敏体质是发病的根本,其发病率存在城市高于农村,在工业发达地区逐年上升的趋势[8]。本病患者自幼发病,病程迁延,西医目前主要采用抗组胺药和局部激素制剂等治疗,虽然能暂时控制病情,但易于复发,而长期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易出现耐药及诸多副作用[9],患儿家属难以接受。因此,探讨异位性皮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中医学并无AD病名,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态特征,与中医文献中的“奶癣”、“浸淫疮”、“四弯风”相类似,多因母亲在孕育期间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湿热内蕴,或因情志内伤,郁火遗热于胎儿,致患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偏热,复因后天喂养不当,饮食不节,致脾虚失运,湿从内生,外感风、湿、热邪,郁于皮肤腠理而成本病。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10]。总之,本病发病主要与脾、肺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脾虚不足是本;风、湿、热邪困阻皮肤,肌肤失养,腠理闭塞是标[11]。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应采用疏风清热除湿之品治其标,待症情稳定后再以益气健脾养血治法治其本。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是使用多年的经典中药复方,以清热解毒和凉血燥湿为原则而立法组方的,具有疏风养血、清热除湿的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予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超敏反应所致的皮肤病[12]。笔者在此方基础上,去木通、胡麻仁、石膏、知母,加黄芩、山药、生米仁、白鲜皮。方中以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疏风止痒为君,去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散风除湿,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生米仁利水渗湿为臣药;更佐以黄芩清热泻火,生地黄、当归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功效。
现代研究一般认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13]。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消风散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水平达到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活性氧(ROS)等多种功能[14],对机体细胞免疫作用和Ⅳ型变态反应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效应[1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荆芥有抗过敏、镇静等方面作用;防风内含防风醇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水提液能明显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6];苦参中的苦参生物碱具有丝裂霉素样的细胞毒作用,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17]。
AD病程较长,易复发,西医常用内服抗组胺类药物结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患儿家长难以接受。本次研究用中药消风散和氯雷他定片对照治疗异位性皮炎,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明显下降,治疗组症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消风散加减治疗异位性皮炎疗效确定,可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的副作用,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1]张玉芳,陈全胜,王 鹏,等.升清降浊饮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6):85.
[2]吴志华.现代皮肤病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17-12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297.
[4]包宗昭,李成林.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四级加权评分法介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5(2):164-166.
[5]Hanifin J M,Thurston M,Omoto M,et al.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 dermatitis.EASI Evaluator Group[J].Exp Dermatol,2001,10(1):11-18.
[6]赵 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
[7]马绍尧,赵尚华.现代中医皮肤性病诊疗大全[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8-493.
[8]顾 恒.婴儿和儿童异位性皮炎的处理[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6):352.
[9]余土根,朱金土.皮炎消净饮Ⅱ号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3):165-167.
[10]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9-101.
[11]安家丰,张 芃.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1-133.
[12]温 炬,陈宝田,兰海梅,等.消风散抗炎活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广东医学,2009,30(12):1773.
[13]谭新华,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39.
[14]卜俊敏.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7):1295.
[15]吕翠霞,齐冬梅.消风散对中性粒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4):216-218.
[16]郑咏秋,陈光亮,戴 敏,等.消风散颗粒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基层中医杂志,2002,16(5):6-8.
[17]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