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梅
高血压脑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由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偏瘫患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1]。本文总结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58例病例资料,旨在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本文统计的资料对象来自于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58例病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70.34±16.58)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统计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诊断标准”,且临床头颅CT检查结果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另根据偏瘫肢体分级情况进行分级:0级患者4例,Ⅰ级患者13例,Ⅱ级患者23例,Ⅲ级患者18例。所有58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分为两组:只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后针对性进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时间开始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并且经24 h的观察结果表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进行配合治疗:根据患者发生偏瘫的性质,部位,程度和偏瘫范围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重点针对偏瘫肢体和肌肉进行康复训练。
1.3 疗效指标 本文进行评价的标准为“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3],对患者护理结果评分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以上者视为显效,功能缺损评分缺损20%~50%者视为进步,功能缺损评分低于20%者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按照疗效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显效和有效数,计算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者均纳入总有效率计算),结果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观察组显效者14例,进步者9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者6例,进步者10例,总有效率69.6%,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表
偏瘫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床边的康复锻炼。双手交叉肘关节伸直,上下举手是一个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锻炼肩关节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将患侧拇指放在健侧拇指的外侧,举手的数量根据自己的病情循序渐进的增加。在肩关节有一定的力量后,先不要急于反复的抬手,这样很容易形成抬臂屈肘的异常模式。建议在平躺位将手臂伸直上举过肩,并保持姿势。待姿势保持稳定后再逐渐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注意运动肩的同时不要屈肘,最近常常发现很多家属喜欢把患者的胳膊向上揪,这个动作是十分危险的。很多患者锻炼手的方法就是捏瓶瓶,抓球球,最后把手练成了大拳头,只抓得住张不开。所以在早期锻炼手功能时是绝对禁止往手里塞东西玩儿命捏的。通常可以采取比较放松的姿势平躺在床上,将手臂伸直水平外展30°,适度刺激手的背侧后缓慢尝试张手,如果手抓的比较紧,可以先做做适当的牵拉缓解下痉挛。
最后,康复医学之所以要强调脑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是基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理论。以往人们认为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系统是不可能再生了。所以许多脑中风的患者与身体的功能障碍相伴一生。后来,医学家提出了脑的可塑性理论。就是说,脑损伤后,人体有修复自身的能力,就像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破损后都会自行修复和愈合一样。脑组织也会通过轴突的再生和侧枝的长芽,原先不被利用的组织重新启用等系统内和系统之间的功能重组,来实现患者的部分功能。经过康复训练,虽然许多患者不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功能水平,但95%的患者可以恢复行走能力,30%的患者可以恢复轻工作。而实现功能重组的先提条件,就是要做有目的的、选择性的训练。脑损伤后第3至第30天是康复训练疗效最佳的时期。初期的康复训练护理主要是以被动锻炼为主,与此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适当对患者指导,使其主动进行适量的肢体伸展和肌肉收缩活动,防止偏瘫部位关节的僵硬和肌肉的萎缩。
[1] 程桂玲.偏瘫40例卧位护理与功能锻炼.齐鲁护理杂志,2010,14(8):26-2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