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崔艺薷 毕德余
创面的感染及不愈合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尤其多见于污染创面的愈合方面,往往发生伤口的红肿,伤口的感染,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伤口的感染成为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本病主要表现为伤口处红肿、疼痛、肿胀、有少量的渗出,伤口愈合延迟乃至不愈合。笔者收集自2007年以来运用0.2%苯扎溴铵溶液冲洗创面及传统换药(碘伏无菌消毒)治疗创面进行治疗的患者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邹平县人民医院自2007~2012年住院病例6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11~74岁,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22~74岁,病程最短5 d,最长3月。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1~76岁。病程最短7 d,最长6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的分布差异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
1.2 诊断依据 诊断符合外科感染的诊断标准: ①创面区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②全身出现发热、呼吸心跳加快、乏力等症状。③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上升或下降。④病原体鉴定:取患处脓液或穿刺液做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⑤采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特殊检测手段明确致病菌感染[2]。具备以上①②或①③④⑤或①③⑤即可诊断创面感染。
治疗组, 用0.2%苯扎溴铵溶液冲洗无菌消毒后的创面,每日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对照组 用碘伏无菌消毒创面,每日换药一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两组患者换药期间,注意创面的红、肿、热、痛等情况;注意创面的渗出情况;注意换药时患者的疼痛的感受。
3.1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①创面的愈合时间的长短,②创面的清洁程度,③创面的感染程度,④创面换药时患者的疼痛程度,⑤创面愈合后疤痕外观的大小,⑥创面皮缘的坏死情况。综合以上六方面以每方面满分2分计算(优2分,中1分,差0分),评价每个患者的愈合情况。优10~8分,良7.9~5分 ,中 4.9~2 分 ,差 1.9~0 分。
3.2 治疗结果 创面愈合后评定疗效,其中治疗组病例32例,优23例,良3例,中4例,差2例,总有效率93.75 %。对照组病例32例,优15例,良5例,中6例,差6例,总有效率81.2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评价例[例(%)]
本研究治疗组32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皮缘坏死,经长时间换药处理后因皮肤缺损大爬行慢,造成肌腱外露,行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
外科创面根据污染的情况可分为I类Ⅱ类Ⅲ类伤口,伤口的清洁程度不同影响着创面的愈合优劣,外科伤口的愈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受伤时的创面清洁程度,尤其是污染伤口经过清创后一期缝合,虽经过消炎抗感染治疗,但仍有潜在的感染的危险。创面的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一大难题[3]。创面长期不愈往往造成皮下组织的失活,皮缘的坏死不经过积极治疗易诱发机体的深部感染,为此在治疗上除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换药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运用0.2%苯扎溴铵溶液与碘伏无菌消毒治疗表现出以下优势:①伤口的愈合时间缩短。②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防止与伤口粘连。③缩小了手术切口边缘的硬结的大小,使瘢痕减小,有利于手术后的美观。④降低了创面的感染率,尤其是对于污染伤口优势更加突出。
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以下方面:①苯扎溴铵为一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强,对于炎症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4]。②0.2%苯扎溴铵溶液持续杀菌时间长,使创面处于药物有效浓度内。0.2%苯扎溴铵溶液中有效杀菌因子长时间作用于创面,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产生的内毒素,苯扎溴铵刺激人体产生白介素,趋化性因子作用于细菌,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活性有利于抑制和清除细菌。③形成抑菌屏障:苯扎溴铵中的油性物质含有多种抑菌作用的物质构成体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屏障。其中自然(NK)细胞阻止病原体在上皮表面的粘附并发挥防卫作用[5]。
本组资料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两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苯扎溴铵针对创面愈合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当前治疗创面的坏死基本上采取转移皮瓣覆盖的方法,病程长,患者痛苦不宜接受,为此预防皮缘的坏死治疗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采用苯扎溴铵换药治疗创面,促进愈合,防止感染,安全可靠,疗效优越,可作为有效外科换药治疗方法。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37-1338.
[2] 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6-127.
[3] 梁颂名.外科汇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83.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44.
[5] 张振斌,谷双魁,康林,等.炎症因子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5(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