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基于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2013-10-30 08:34:46雷继元王化凯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口普查襄阳健康状况

雷继元,王化凯

(湖北文理学院 老龄科学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53)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其比重上升1.91 个百分点[1],而襄阳市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3 个百分点①襄阳市统计局.襄阳市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襄阳(内部资料),2011:69.,襄阳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襄阳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对于襄阳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促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襄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长表抽样调查数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查表长表中列入了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询问,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人口普查中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掌握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制定老年政策等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使我们能够对老年人口的现状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长表抽样就是在《户主姓名底册》的“户编号”上,按10%的抽样比例,随机等距抽取调查户。其中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填报“身体健康状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抽样设计,样本容量大,填答率和回收率高,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严密,其数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

研究目的人口的异质性或变异性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人口学家一向关注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地区和家族以及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事件的差异。[2]目前,虽然国内已有学者对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差异性进行过一些研究[3,4],但多以全体老年人或某一类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地域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应用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长表数据,对襄阳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做出分析和评价,探讨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在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特征(如城乡类别、主要生活来源)和居住环境(如居住方式、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性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性原因,深化人口普查成果,通过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老龄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IBM SPSS Statistics 20 为工具,对襄阳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来探讨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城乡类别、主要生活来源、居住方式、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等12 个方面的差异性,并得出简单相关系数。由于当身体健康状况受到众多因素影响时,简单相关系数也可能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接着又引入控制变量进行详析分析,在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考察这种相关关系的真实性。最后,根据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制定相关老龄政策的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1.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评价

人口普查中询问的“身体健康状况”,是指被登记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对过去一个月能否保证正常生活做出的自我判断。根据所列四种情况圈填其一。一健康。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良好,完全可以保证日常的生活。二基本健康。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一般,可以保证正常的生活。三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不是太好,但可以基本保证正常的生活。四生活不能自理。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较差,不能照顾自己日常的生活起居,如吃饭、穿衣自行走动等[1]。为便于分析,笔者根据答案对每个样本的自我判断情况分别赋值,健康=4 分,基本健康=3 分,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2 分,生活不能自理=1 分。此分数代表被登记人的健康状况,分值越高,被登记人的健康状况越好。经频率分析,得到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结果见表1。

表1 襄阳市与湖北省、全国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比较

表1 显示,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均值为3.22)介于基本健康与健康之间,好于全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均值为3.13),略差于全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均值为3.24)。其中有3%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结合全市72.23 万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规模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2.17 万,这无论是对家庭照料、社区服务,还是社会经济、医疗支持,都将是较重的负担。

2.不同类别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需要理解和解释这种差异性,并揭示这种差异的大小与规律性。为了探讨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城乡类别、主要生活来源、居住方式、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性,首先以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因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了频率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把健康状况赋值后视为定距变量)和卡方检验,结果都以0.001 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检验,并且每个变量分类的两两比较基本上也都以0.001 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表省略),说明上述不同分类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由于本研究所用的样本容量足够大,一些很小的分布差异也可以通过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所以在分析分布差异时,不仅要确定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而且更重要的要确定其关系强度。为此,又计算了因变量与这些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但只有年龄、主要生活来源、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城乡与因变量的相关强度相对高一些,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类别老年人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年龄组显著负相关。低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91.5%,比中龄老年人高15.2 个百分点;而中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比高龄老年人高20 个百分点。低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好于中龄老年人,而中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又远好于高龄老年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高龄老年人中有近12%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差的趋势,反映了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自然规律。年龄是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主要收入来源不同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有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没有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最好的是有劳动收入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95.4%);其次是有离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92.3%);再次是有财产性收入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82.8%);而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整体上处于基本健康以下的较差状态,其中生活不能自理和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人占到三成多;健康状况最差的是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生活不能自理或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占样本总数38.7%的老年人靠家庭其他成员或政府供养,他们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主要收入来源是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时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供养方式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任何其他问题都不如经济保障方面的问题重要,有足够生活来源的老年人能够支配自己的健康花费,接受较好的照料服务,看病就医有保障。

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男性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85.7%,比女性老年人高4.3 个百分点,男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好于女性老年人。从观念层面看,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使得男女角色分配时,男性老年人一般是家庭事务的决定者,尤其在乡村,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更容易决定家庭事务,同时,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有更多的对外交往,这样男性老年人比呆在家中的女性老年人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从经济层面看,不同性别的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显著差别(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口表省略),男性老年人中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两项比例之和为71.1%,比女性高22.8 个百分点),而女性老年人更多地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比例高达47.2%,比男性高23.2 个百分点)。

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按均值由高及低的顺序为:有偶者、离婚者、未婚者、丧偶者。有配偶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其他老年人。健康状况最好的是有配偶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86.9%);其次是离婚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84.3%);再次是未婚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73.1%);健康状况最差的是丧偶的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67%)。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主要活动领域在家庭,而且家庭的小型化,配偶往往成为老年人接触最多的对象。夫妻之间可以提供更多的精神慰藉和照料服务,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丧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是严重和剧烈的。丧偶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很复杂,倍感悲伤寂寞孤独,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由于丧偶老人中,有2/3 以上的是女性,有近2/3 的是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3 的是靠家庭其他成员或政府供养的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相对较差。(分性别、年龄、主要生活来源、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口表省略)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受教育程度显著正相关,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变好。大学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最好(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95.1%),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最差(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只有70.6%)。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有较强的健康保健意识,能更好地预防疾病,患病时也能够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有较好的收入来源,年龄相对偏低,男性偏多,而这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相对较好。(分性别、年龄、主要生活来源、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口表省略)

城乡之间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城区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为90.3%,比镇区老年人高4.6 个百分点;而镇区老年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比例之和比乡村老年人高5.9 个百分点。城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好于镇区老年人,而镇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又好于乡村老年人。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区和乡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城区老年人比乡村老年人有更优越的经济、医疗和参加休闲活动的条件,如城区老年人中有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的比例为69.2%,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只占26.3%;而乡村老年人中有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的比例为53%,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高达39%(分城乡、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口表省略),因此,城乡之间老年人在健康状况上出现的差异是不难理解的。

在表2 中,主要生活来源(η=0.40)和年龄(η=0.35)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强度相对高一些,说明它们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更大一些,它们在健康状况上差异性的结论也更具有应用的价值。

身体健康状况与居住环境,包括居住方式(几代户)、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又比表2 中的另外四个变量较弱,并且当控制年龄组变量后,身体健康状况与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消失,表明原来检测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受老年人年龄的影响所致(相关性分析表省略),比如四代户居住方式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主要是因为四代户中高龄老人的比例最大。因此可以认为,不同居住方式、不同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只具有统计意义而缺乏实际意义。

三、小结与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介于基本健康与健康之间,略好于全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年龄组不同、主要收入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方式、不同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高龄老人、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老年人、女性老年人、丧偶老人、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要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需要构建“健康老龄化”战略体系。

首先,要确立三个观念。一是老年人的健康关键靠自己。虽然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自然规律不能改变,但是每个人衰退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生命过程中的行为、生活方式,而行为、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因此,老年人要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树立防病胜于治病的理念,积极健康地生活。二是老年人的健康不只是老年阶段的事。健康老龄化是整个生命过程的积累,准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要为生命老年期的到来做好健康储备工作。三是老年人的健康不只是老年人自己的事。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氛围,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强大的社会人文关怀。特别在老年人的婚姻方面,全社会要关注老年人丧偶、再婚等问题,鼓励丧偶或离婚的老人再婚,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要完善三大保障。第一,要完善经济保障,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类指导,如可针对高龄老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可针对丧偶老人(主要是女性老年人)建立遗属保险金;要加大对高龄、贫困老人的养老救助与救济水平[5]。第二,要完善医疗保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改善社区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条件,促进健康公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对医疗保险运行过程的监督,稳定医疗服务价格,减轻就医负担。第三,要完善照护服务保障。一是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医疗、疾病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一体化的卫生保健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和经济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二是老年生活照料服务。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入户服务和设点服务的办法,为居家老人料理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送奶送报、代为购物、陪医配药、助行助浴、失能护理,提供送餐或集中用餐服务以及日托生活照料和紧急援助等多项服务。三是老年精神生活服务。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兴趣和爱好,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服务。再次,要加强六大支持措施:加强政府扶持、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市场培育、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管评估[6]。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338,2391.

[2]谢 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6.

[3]谷 琳.我国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差异性分析——基于2002 年和2005 年全国老年跟踪调查数据[J].南方人口,2007(2):58-64.

[4]宋 璐.代际交换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性别差异的纵向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7):14-20.

[5]王莉莉.老年人健康自评和生活自理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243.

[6]雷继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09(9):37-41.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襄阳健康状况
襄阳市第七中学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人口普查学问多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人口普查由谁首创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9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