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兵周勇
20世纪末期,发达国家陆续进入知识化发展阶段。〔1〕美国信息探索研究所在其出版的《1993-1994年鉴》中,发表了《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总标题的系列文章,在第一篇论文《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地位:把信号转为行动》中明确指出:“信息和知识正取代资本资源成为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而且,本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已经变成知识和信息密集的经济,知识和信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2〕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 (产生)、分配 (传播)和消费 (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其中,智力资源包括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决策和管理方法等,其最高的投入形式是创新活动。”〔3〕根据世界银行《2005世界发展指标》提供的数据,1990-2003年,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62%上升到2003年的70%。发达国家服务业对GDP和就业贡献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美国2005年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信息、金融、教育培训、专业服务业和商务支持产业的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接近服务业产值的一半,约占美国GDP的32%。现代服务业多数行业都保持快速增长,如美国信息服务业2000-2005年期间增长32.15%,是美国GDP增速的2倍多。2005年韩国的知识型服务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2.15%。〔4〕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如上海的服务业内部结构在新世纪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彻底改变了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大 (传统)行业占到服务业增加值70%的格局,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现代知识型服务行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4〕我国发达地区的服务业正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如信息咨询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发展迅猛。〔5〕但我国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内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到GDP的20%,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着比发达国家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时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必要而且重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某种特殊要素的支撑而独占产业发展的重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其空间到底大在什么地方,如何发展呢,这是本文专注回答的问题。只有了解了产业发展的潜力空间和行动路径,我国知识产业界才可能建立起未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远景,战略规划也才能落到实处。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1990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涵盖了会计、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研发服务、环境保护、电脑与信息技术相关服务、市场服务等服务行业。〔6〕知识密集型服务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者服务的公司和组织,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主动且关键的角色。〔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第99号调查研究报告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定义为: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服务产业,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包括金融、保险、教育、咨询、信息电信、物流配送、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与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 (管理咨询、员工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知识含量较高,需要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服务行业。〔8〕
现有文献大量论及了拉动服务业或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各类需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其拉动因素之间有很多是双向关系。比如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间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表述为互为供给推动,互为需求拉动。但正如同凯恩斯在其《通论》中反复论及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多地是由需求来决定,需求相对于供给是产业发展的更重要方面,因而,尽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其需求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拉动关系,本文在讨论相关文献时,更关注各类需求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拉动性。
(1)产业发展全球化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链和价值链日益全球化,相关的微观主体越来越来越需要生产性服务与全球性投资和生产活动配套,从而扩展了一系列诸如协调、管理、物流运输和金融保险等服务链的投入,导致经济和生产经营方式对生产性服务及其贸易所发挥的“黏合剂”作用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例如,美国的电脑芯片生产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NSC,National Semiconductor)确认自己的核心活动和竞争优势是半导体开发,而供应链中的物流环节 (从芯片出厂到交货给客户)却麻烦不断,飞机、火车、卡车运输时间表和各大区域市场独特的语言、文化、规则和组织结构带来的报关障碍,NSC供货周期原来平均为60天,过长的供货周期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公司决定将原料供应、仓储、货物包装、分拨和运输业务外包给联邦快递公司 (Fed Ex)。由于联邦快递公司的货运和报关效率为世界之最,所以,NSC的供货周期从60天缩短为2天,其效益显著提高。〔9〕
(2)生产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没有农业的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生活资源无法获得;没有工业的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不仅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且也是产品价值不同环节外部化与内部化的关系。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者竞争优势的建立都受到这种关系影响,两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动态均衡的关系。〔10〕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时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互渗透革新,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机械化、自动化的趋势。在英国的伯明翰,里兹和曼彻斯特三地,制造商购买的生产性服务中80%来自同一地区的服务提供者,公司的绩效因生产性服务的当地可得性而得以增强。〔11〕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的当地可得性对于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非常重要。〔12〕“外围”经济体的工业基础狭窄将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后者的局限性将强化前者的狭窄性,因而存在一种恶性循环。〔13〕生产性服务在工业化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一纽带,制造业逐渐“服务化”,服务业逐渐“机构化,自动化”,两大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济效率越来越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这正如美国经济学谢尔普所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 (主要是生产服务业)则是把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14〕
(3)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当前服务经济的时代,服务业本身就是一个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系统,不仅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升级,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来维护,就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身,其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15〕上海浦东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首家以金融贸易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发展至今,已经汇集了银行同业拆借、证券、期货、保险、外汇、黄金、钻石等金融市场和产权、人才、技术、石油、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它们对上海金融和商务服务起到了重要的极化作用,有较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16〕
(4)产业进步和升级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升级可表现为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经营方式转型。生产制造业产品质量升级、功能升级及生产本身效率升级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部门 (包括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和制造企业外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是把一般资本、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的飞轮,它们为劳动与物质资本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并改进了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质量。〔17〕
(5)人类生存生活方式转变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类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为此,一方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减少对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离不开对资源利用的增加,在自然资源有限,物质消费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提高文化消费成为可行选择,由此需要总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18〕
(6)制度转型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变革和演化的过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确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过程,而是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政府职能,法律和监管环境,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交通运输体系,各种非政府组织,生活环境以及产业结构同时发生深刻变革、调整和转变的过程,其中任何一方面的不完善都会影响到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发展。〔19〕
综上所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因素可概括为:产业全球化,生产制造业 (工农业),服务业,产业进步和升级,生存生活方式转变,制度转型。但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效用,换言之,产品和产业只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手段的角色,效用和价值才是终极目标。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价值和效用是什么。效用和价值表达了根本需求,只有明确它,我们的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误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回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拉动因素时,人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层面,仿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只是为了生产制造业,为了服务业本身,对问题的回答仅局限在产业的范围,也就是从产业到产业。要真正对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本质需求有透彻理解,还有必要跳出就产业论产业的怪圈。将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经济生产可能性的原理可表述为: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稀缺,人类欲望无穷的背景下,只有有效需求才能拉动产业和产品的供给。这里,需求的有效性是指收入可支配性和效用可得性。从本质上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经济的一个部分,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人类的欲望和效用需求。是人类的欲望和效用需求在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要真正研究透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未来空间,有必要先回到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层面。
人类的一些直接需求、现实需求、间接需求也能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但很可能这些拉动因素并不是根本性的,或者说只是短暂性,偶发性的。比如,我们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从自行车到汽车制造,不仅代表制造业的升级,也代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升级。但从器物的物理层面,很难说自行车和汽车有着必然的层级优劣区分。例如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自行车能发挥交通代步作用,而汽车只是一堆废铁。但从消费者效用角度,两者却有层级之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汽车产业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为什么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汽车产业进行升级,单纯从物理产品的角度很难说得清,还必需从文化品味,从消费效用,从对人类需求层次满足的角度更深入理解。对于完成某一类产品的n种制造业资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以选择或者创新出类产品,在这些组合中,任何整体或者局部的变动都可以看作创新,比如改变两类要素的组合数为,但人们为什么仅选择其中的某一类或者某些类来生产呢,这取决于人类消费效用需求满足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人类的消费效用需求可概括为文化需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消费效用需求更丰富更高级地得到满足,这种消费效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更多的知识含量,更深的人文涵养。文化需求包括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人与人平等需求,社会稳定性需求等。换言之,产品制造的技术层次性和品类多样性本身并不能构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效的潜力空间,唯有人类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才可能构成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空间。
不关注具有根本意义的文化需求,仅关注工具性需求,并不能真正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层次水平,加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比如在产品竞争过程中,仅使用一般的营销工具和公关手段进行市场推广,产品只是到达了店铺和柜台,难以到达消费者的手里和心里。其原因就在于产品服务仅关注了生产制造环节,物流环节和营销通路环节,至多再关注一下产品技术创新和营销制度改革,而这些服务仅仅是满足了人们一些工具性的需求,对人类的文化需求关注不够。因此,我们认为,品牌服务是产品服务的最高层次,因为它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的文化需求。牢牢把握住了人类的文化需求这一根本性的需求,是品牌服务能够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的根源。品牌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一般生产制造只是获得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支撑。
以耐克鞋和一双中国沿海广东制造的普遍鞋子为例。同一双鞋子采用不同的标签,实现的市场价值有天壤之别。笔者在调研中亲眼见到,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同一批次鞋子,在中国市场打上耐克标签能够卖800-1500元,而打上另一个国内的品牌,只能够卖300-500元,打上一个不知名的牌子,放在街边折价出售都少有人问津。原因在于:这个厂内部及周边以打板,鞋材生产技术供给,整鞋合成技术供给,模具制作技术供给,贸易公司及金融中介服务,相关信息供给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仅支持到了有关鞋类的一些工具性需求,即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转运,出口,而对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则没有多少关注。以品牌服务体现的文化需求拉动了耐克鞋子每双800-1500元的收益,以及利润占据全球3成的美国鞋业的发展。美国的鞋业品牌不做鞋子,因而没有生产制造业,它们的产值全部来自体现文化需求的以产品设计,消费者服务,文化概念挖掘,全球消费潮流引导,消费者需求发展和满足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文化需求拉动了美国鞋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中国的制鞋业因为仅仅关注了需求的器物层面,中国虽然成为了世界制鞋大国,但却利润微薄。鞋业器物层面的需求带动的中国鞋业产值目前正连年不断下滑,鲜有中国品牌能够进入国外市场。。
另一个以文化需求拉动产业的成功案例是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瞄准文化需求,实施品牌服务,早已成为阿迪达斯市场竞争的关键手段。2007年,阿迪达斯与它的中国本土零售商们以每月新开40间店面的速度进行扩张——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目前阿迪达斯53%的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这一基础上的。
现有文献论及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适应工农业和服务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只是说明了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直接需求。人类基于经济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而产生的产业升级,生活方式转变,制度转型需要,只是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全球经济转型和地区协调发展,只是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间接需求 (见表1)。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最终需求,或者说根本性需求,是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水平提高的文化需求。
表1 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各类需求
文化需求之外的工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产业升级等需求因素都属于工具性需求。人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如果仅限于工具性需求的拉动,其发展层次难以提升。中国许多产品领域的品牌全线失守,并导致中国话语权丢失,就是没有坚持产业发展文化需求导向的结果。基于文化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中国产业发展能否被拉动起来,更关系到中国的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人自身价值和效用需求的关注应远远重于对工具性需求的关注。
把握住文化需求,才能根本发展起产业竞争力。只有掌握文化强势,一国的经济强势才可能建立和长期维持。关于文化需求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至整个产业和经济体拉动,研究目前还只是一个开拓性领域,后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做出。
〔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1998.68.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7-4.
〔3〕吴季松.知识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应用〔M〕.科学技术出版,1999.15.
〔4〕杜奇华.国际技术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5〕何德旭.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5: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6〕王颖晖.创新内涵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盈利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9,(1).
〔7〕Miles I,et al.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users,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Rapport pour DG13 SPRINTEIMS,1995,March
〔8〕高汝嘉,张洁.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6-60.
〔9〕余伟萍,崔苗.经济全球化下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5).
〔10〕徐学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M〕.科学出版社,2008.
〔11〕Marshall.Servic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2〕Mckee.Growth,Development,and the Service Economy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8.
〔13〕Martinelli.Branch Plants and Services Underdevelopment in Peripheral Regions:the Case of Southern Italy.London:Belhaven,1991,151-176.
〔14〕刘志彪,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王文平.国内外知识型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数理分析〔J〕.财贸经济,2006,(3).
〔16〕姜鹏.国际间统一银行监管.形成、缺陷及进步〔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3).
〔17〕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J〕.科学出版社,2003.
〔18〕Martinelli.Branch Plants and Services Underdevelopment in Peripheral Regions:the Case of Southern Italy.London:Belhaven,1991,151-176.
〔19〕周振华.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