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永 李静华 陈峰
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刘学永 李静华 陈峰
目的观察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40例患者,应用肾炎康胶囊口服(冀药制字Z20050643),2~3粒/次,3次/d,疗程6个月,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汤剂加减口服,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效果。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有较好临床疗效,且此方安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肾炎康胶囊;中药活血化瘀方;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ns nephropathy IMN,以下简称IMN)是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最常见于成人,好发年龄大多在30~50岁,男女比例约为2 ∶ 1。国内报导IMN约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占老年肾病综合合征44%[1]。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占70%~80%),血尿、高血压,10%~60%存在血栓栓塞并发症。典型病理特点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征[2]。疾病特点为病程长,病情变化缓慢,存在着自发缓解和肾功能恶化倾向,10年存活率为65%~70%。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单用激素治疗不能提高IMN的总体缓解率,也不能提高肾脏长期存活率,故一般联合应用细胞毒类药物提高缓解率,但对于老年IMN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内各系统、器官呈生理下降趋势,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疾病[3]因此治疗更加困难,我院近年来采用本院中药制剂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治疗,观察老年IMN,临床疗效良好,减少和避免了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过肾脏病理而明确诊断为老年IMN40例,其中初治者30例,已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5例,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5例。年龄55~80岁,男24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3 ∶ 2,病理类型分型:Ⅰ期MN:19例,ⅡMN17例,Ⅲ期以上MN4例。
1.2排除标准 ①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②有肝功能损害者。③继发性膜性肾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3治疗方法 ①40例老年IMN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者,全部应用肾炎康胶囊口服(冀药制字Z20050643),2~3粒/次,3次/d,疗程6个月。②活血化瘀药物汤剂口服:丹参15 g,当归15 g,土元10 g,牛膝10 g,益母草15 g,赤芍10 g,白术15 g,蝼蛄15 g,僵蚕10 g,山慈姑15 g;兼气虚者,加黄芪20 g,党参12 g;兼肾阳虚者,加制附子9 g,干姜12 g;严重浮肿者,加车前子12 g,通草12 g,地龙12 g,痰浊重者加胆南星10 g,白芥子10 g,昆布10 g。前2个月制为汤剂口服,后4个月改为9 g蜜丸,1丸/次,3次/d 口服。③住院患者配合静脉输注如丹参、川芎嗪、血塞通等中医制剂,1次/d,10到14 d为1疗程,可酌情重复2~3个疗程。④其他治疗:降压、抗凝、利尿对症等。
1.4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分别于2、4、6、8周,后一个月随访一次,检测指标: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观察指标:血压、尿量、水肿情况。
1.5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①显效:水肿等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转阴,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血浆蛋白>30 g/L。②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较前 下降>50%,血浆蛋白上升,但仍低于30 g/L。③无效:临床症状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下降或较前下降低于30%,血浆蛋白低于30 g/L。
2.1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用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结果 ①临床疗效:40例患者治疗后观察12个月,全部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全部纳入分析之例,结果如:显效21例(占52.5%),有效13例(占3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87.5%。②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对照:治疗6个月尿检蛋白定量呈明显减少,转阴者占52.5%,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具体如表1。③药物不良反应:40例观察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有6例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经肾炎康胶囊减量、护肝治疗后转氨酶正常继续用药;5例一过性白细胞总数下降(<4×109/L),最低者3.4×109/L,经药物减量服用后恢复正常,肾功及其他无明显变化。
表1 40例IMN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体液免疫,炎症介质和遗传因素学说。目前,普遍认为IMN是原位免疫复合物所致的肾小球疾病[4]认为IMN是Th2介导的体液免疫所致,导致以IgG4为主的原位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侧形成,并激活补体,导致膜攻击复合物(C5b-9)刺激足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蛋白尿和GBM损伤[5]。
本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针对发病机制免疫抑制为主,但激素与细胞毒类药物的联合应虽能起到以上作用,短期内减轻蛋白尿,但治疗中诸多的毒副作用,如致感染、复发、合并库兴综合征、骨髓抑制等临床显见,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老年IMN患者特殊生理特点,多合并许多慢性疾病,故选用了肾炎康胶囊及中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疗效,不但起到免疫抑制剂相似疗效,而且保护了各脏器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许多毒付作用。
针对膜性肾病属中医“水肿”泛筹,多责之于脾肾亏虚,血行壅滞,内生瘀血,水湿津液代谢障碍,内化痰浊,痰瘀交阻互结而引发本病,在治疗上化痰软坚,活血化瘀为主,汤剂:丹参15 g,当归15 g,土元10 g,牛膝10 g,益母草15 g,赤芍10 g,白术15 g,蝼蛄15 g,僵蚕10 g,山慈姑15 g;方中丹参有活血破除癓之能,《本经》:“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癓除瘕”而益母草、当归均为活血化瘀之品,配合能活血化瘀,合血利水;土元、蝼蛄、僵蚕为虫类药,能破血逐瘀,解毒散结之力,山慈姑之消痈散结,化一切痰结;加用白术以益气健脾,补气以行血,以牛膝引药下行直达肾脏病灶,诸药合用,共起益气活血,袪瘀散结之功。兼气虚重者,加黄芪20 g,党参12 g,以补气;兼肾阳重虚者,加制附子9 g,干姜12 g,以温肾水;严重浮肿者,加车前子12 g,通草12 g,地龙12 g以利水。肾炎康胶囊是我院中药制剂,内含黄芪、人参、山药、发酵虫草菌粉、紫河车、神曲、雷公藤多甙、鸡内金、白术,本方中紫河车、发酵虫草菌粉温肾填精,固涩精微为君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补益肺肾,利水消肿为臣药;鸡内金和胃消食,化积除胀为佐药;六神曲调和肠胃为使药。诸药合用旨在温肾健脾,益肺填精,配合应用活血化瘀方以健脾温肾,活血袪瘀,使脾运强健,肾阳温煦,肺气充盛,水道与血脉通畅而诸症渐除。
另外,肾炎康胶囊中的雷公藤多甙,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去根部提取的总苷,体外实验表明本药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利用其药理作用可做到针对病因治疗,使病情可稳定,达到长期缓解[6]。
综上所述,本组40例病例,采用院内院内制剂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制发性膜性肾病,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5%,治疗中各项指标及疗效指标均稳定,无一例肾功能恶化,与国内权威研究: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无效停药后改为中药治疗总有效率80.31%,77.53%,70.89%[7]。治疗效果相当,略有优势,我们认为此方安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并进一步观察随访验证,为老年膜性肾病治疗寻向问路。
[1] 陈以平.第21次中华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学术论文汇编,上海中医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2.
[3] 刘树军,于洗河,罗平.老年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分析,吉林大学学报, 2004,2:299-300.
[4] Ronco P,Debiec H. Antigen identification in membraous nephropathy moves toward targeted monitoring and new therapy. J Am Soc Neph-rol,2010,21(4):564-569.
[5] 章友康.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2):118.
[6] 张家麟.药物临床信息.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记中心,2007: 1140-1141.
[7] 邓跃毅.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临床肾脏病杂志,2012,6:246-248.
101601 京东誉美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