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太极拳习练意识调查与分析

2013-10-27 05:43徐婧
武术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太极拳体育大学生

徐婧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基础部,江苏 南京 225300)

在我国,太极拳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轻柔优美、圆活协调的形体动作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养心健体之功效[1-4],然而,笔者在太极拳教学过程发现,作为我国国粹之一的太极拳,并未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虽然太极拳为我校体育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低于其他运动项目。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太极拳精神,了解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提升太极拳教学水平,笔者对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的626名学生进行太极拳兴趣调查,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按已修和未修分组,分科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科系抽取30-40名,其中已修者316名,未修者310名;自制封闭式调查表对630名学生进行兴趣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30份,有效回收626份,有效回收率99.4%;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兴趣率比较

组(x2=7.7705,p=0.005),详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有兴趣率均低,修完太极拳课程对提升学生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场地课为主,缺少理论知识系统介绍;第二,老师教,学生学,形式单一;第三,任课老师动作不一致;第四,学生上课才打太极,课后练习较少,无法做到学用结合。

2.2 无兴趣原因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太极拳是老年人专利,不适合年轻人;太极拳动作缓慢,单调乏味;太极拳用处不大,浪费时间;太极拳易学,随时可学;其他,如打太极容易惹人看笑话,心理上感觉不好意思。(见表2)

表2 无兴趣原因选择分类一览表

3 讨论

根据上述结果及原因分析,虽然太极拳教学活动在大学生对太极拳兴趣程度的提高、练习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该作用不明显,由此不难看出,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欲改善大学生对太极拳兴趣低的现状,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太极拳文化和益处的宣传,突出太极拳的“可学性”。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具有东方体育文化色彩,蕴含着中国先哲的深刻思想,注重内外兼修、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传统拳术。教师在教学过程

表1 已修组与未修组兴趣率比较

(x2=7.7705,p=0.005,两组对太极拳有兴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已修组和未修组中分别有113名和79名学生表示对太极拳有兴趣,分别占总数的35.8%和25.5%,两组太极拳兴趣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修组要高于未修中,除向学生介绍它是一种具备技击功能的拳术,还应该介绍其蕴含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观,既要教完成太极拳动作教学,又要让学生了解太极原理,了解中华名族的养生理论。太极拳是极具特色的一项民族健身之术,它以阴阳平衡运动为保健之根本,以动静结合为延年益寿之基本方法。现代研究表明,长期规律的太极拳练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机体免疫力等有显著的作用[5-6],采用一些实例教学,会更具说服力。(2)采用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手段教学,突出课程内容“生动性”。 体育老师可利用业余、集体研讨时间认真学习太极拳,看教学录像,拜师互相指点等方法,确保授课时动作规范,标准统一,提升教师自身技能水平,建立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与信任感,避免学生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教师现场动作分解示范,教学片感知,太极拳音乐口令配备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力图呈现给学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太极拳武术课。(3)组织多彩活动,突出学生学太极拳的“主动性”。 单向的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课后练习的力度和强度,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如果不能自发勤加练习,就无法熟练掌握动作,更不能体会到太极拳蕴含的养生功效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对太极拳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在每期课程中,挑出1-2名优秀学员担任教员任务,学期结束评比出“优秀教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钻研太极拳的热情,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格局;另外,可组织“武林大会”之类的比赛表演活动,以专业、年级,性别等不同分组形式进行太极拳表演、比赛,增加练习太极的趣味性,将太极与“团结、向上”的拼搏精神融合为一体,掀起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热潮。

4 小结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是人一生当中接受身体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和机体趋于成熟和完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体育态度将对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扬备受重视,众多高校在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程中把太极拳导入到教学体系,大力普及推广,然而普及之途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强调太极拳运动健身作用的同时,应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学习和技击功能的充分认识上,因而,广大的高校体育工作者有责任且有义务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太极拳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逐步培养起终生锻炼的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1]黄 勃.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对女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岳利民. 简化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心率变化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鄢行辉.太极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8):110-112.

[4]刘笑昆. 太极拳运动与团体认知辅导的心理干预效果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庞阳康,刘 仿.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6):100-103.

[6]尹 辉,杨 靖.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康复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9):7991-7992,8001.

猜你喜欢
太极拳体育大学生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42式太极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