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民 李晶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西方古典芭蕾舞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如果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看作是中国古典舞的生母,那么,西方古典芭蕾舞就犹如中国古典舞的奶妈。西方古典芭蕾舞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身在襁褓中的中国古典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有着很亲密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贯彻多元素吸收的原则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李正一教授指出:“人把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特点,归结为重旋律、重情感的线的艺术,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戏曲舞蹈讲究形体的曲线美——舞姿的拧倾、弯曲、交叉、旋扭是它的显著特点——是这种‘线的艺术’的重要体现。‘戏曲’舞蹈提供了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式独特的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包括‘以腰为轴’的运动力源论、‘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起势论以及由圆、含腆、缩展、缓急、刚柔、松紧、虚实、开含等的运动辩证法。”传统戏曲与武术中和谐的流动美、刚柔动静的统一以及芭蕾的韧性和修长,从一开始就影响着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和发展,这种统一于形与神、身与心的艺术,使当代中国古典舞成为世界舞坛——散发着独特馨香的一朵花。
中国古典舞是“形神兼备的艺术”。它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中国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时一定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要包含一种潜在、深刻自觉的意识或是意志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顺风旗”,也要借助“呼吸”的韵律来完成。从而表达出应有的神韵。如著名舞蹈家陈爱莲所说:“只要手一动,眼睛一定要跟上,眼睛跟上,身体必定跟上,然后你那个“范儿”就来了。“如果做动作只动形不动神的话,就如同戏曲界说: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无韵则神死,少韵则风格无。所以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的形神兼备,便是我们衡量中国古典舞演员风格优劣的主要标尺。
“芭蕾从基本动作发展、从足部发力的运动体态观念是芭蕾审美的基础,是经过了很长时间零星的规范,到舞蹈学院建立后,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它第一个重大的收获便是脚的“五位”的诞生,这个在今天看似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确是天才的发明。”[1]它奠定了几百年无法更替的芭蕾审美基础,它使芭蕾形成了最基本美感的“腿部外旋”形态。而这种形态正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历史沉淀。身体的“外开”,是古希腊文化中战争和为战争演练的“运动竞技”的产物;骑术、击剑、投掷等运动都使身体的外开成为必须。
中国古典舞是“圆形的艺术”。无论是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楚时前后的“三道弯”,还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划圆的艺术”。中国古典舞运动的核心就是“圆形”。圆形动律在中国古典舞中得到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自古及今,提起中国古典舞的动态特征,人们常以“委婉曲折”、“闪转腾挪”、“龙飞凤舞”加以形容,这鲜明地刻画了中国古典舞“圆”的人体运动轨迹与情趣。
在芭蕾艺术的发展中,它那科学的运动法则和高贵典雅的美学风范具有慑人的永恒魅力。芭蕾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体现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范系统的教学步骤中。从对学生外开性、稳定性的教学到控制、跳、转等技巧的掌握,芭蕾对人体的塑造和运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古典芭蕾的正确姿势依赖于人的骨盆,舞者应感觉是从腿上拉起,前后收紧,腹部肌肉由前向上拉,用臀部的肌肉下拉来保持平衡;肚子不能太用力,胸部尽量展开以减少脊椎拉长的长度;要提长背部的肌肉以避免重心后倒。
西方古典芭蕾舞是高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低的。古典芭蕾舞者的身体重心保持最高位置,稳定面小,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使舞者的动作感觉自由灵巧、轻盈飘逸,突出了立体效果,并有表现动作的特质。中国古典舞动作重心则偏低,体重多落于脚跟,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两脚一虚一实,一轻一重。
西方芭蕾舞是从内到外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从外到内的。古典芭蕾技术中动作感觉是离心的、星射的,力量发自躯体的中心,由中心外展开至肩部、上臂、下臂、手部、指尖,然后继续延伸至远方;下肢从躯体中心至胯部、大腿、小腿、足部、脚尖,然后钻入地心或穿透空气。
西方古典舞是开、绷、直、立,而中国古典舞是拧、倾、圆、曲。其实,不论是西方古典芭蕾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对“运动人体”的审美开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审美需求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观察的。
(一)就舞蹈表现而言,西方古典芭蕾注重形式而中国古典舞则注重意识。西方所有的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和舞者所赋予的,尤其是西方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托举,惊人的技巧多于传情。中国古典舞动作虽然也示形,但还是以示意为主。“意”是动作所传达出的意味。动作均是“以意领形”“动以示意”,并且每一个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的意义。
例如:古典舞作品《踏歌》不仅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分别有向横、向纵、向斜以及围圆等等,严格按着“美的规律”形式去“叙事”的。如:开场的横线出,上场门与下场门的舞者同时出场,她们在随着轻快的音乐中一手臂搭在右肩上,一手臂随着身体顺着左右脚的迈出而摆动,再在一顿中一腿屈膝,一腿微微抬起,加之头部的向左倾斜,双臂一个方向的抬起,瞬间停在一个优美的造型;下一拍身体再随着左右脚的迈出而摆动,再用一拍停住另一个造型。舞者在不断地一顿一停一造型中完成了横线出场,优美的舞姿使她们犹如一群踏青的少女迎着春风在田野间欢快而来,充分表现出“迎春”的喜悦。也非常注重动作的内涵表现,如:在调度间配合上富有特点的“一顺边”动作,仿佛少女们在诉说着春天以及青春的美好!例如,在围圆形舞蹈时,舞者们向圈内抛袖,收回,然后将双臂放置右侧,一膝微屈,一腿伸直向旁伸出,形成“三道弯”,再将旋转半圈向圈外,将右手臂伸直放置身前,左手提手腕放在脸颊旁。这一串富有空间变化的优美动作,仿佛十二个少女在相互对话,一起享受“踏青”的美好和愉快!
“在动作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2]在“顿”与“流”的同时微妙地形成队形的流动,并在形成队形的基础上,一部分舞者“动”,一部分舞者“停”;一部分舞者向前做,一部分舞者向反方向做,在视觉上显示出了强烈的对比。例如,中间两排的舞者将袖搭肩向舞台前方做一组动作,两旁的舞者向舞台后方做一组动作;并且中间“动”的时候,旁边舞者造型不动;在下一段舞蹈开始的时候,旁边舞者又随着中间舞者的动作开始“动”。“在这一顿、一停、一流动中突显了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风姿。”[3]另外,“《踏歌》作品从舞台构图上也尽显着“诗化”的一面。”[4]如:12位女子举袖搭肩斜排踏舞的场面,正是“舞婆娑,歌婉转,仿佛莺娇燕姹”。更为诗意的还在于作品处处渗透、蔓延出的情思,在曲子和歌词中,渗透出我对“君”的情。《踏歌》在古典舞演员深情的表演下,配合上舞蹈动作的顿与停和队形的流动,将舞蹈的内涵及歌词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难看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感动和触动观众的,《踏歌》正是如此。
(二)就各个舞蹈所要追求的方面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主外,中国古典舞主内。西方古典芭蕾舞演员的面部总是冷冰冰的,如同面具,但却刻意去追求超强的肌肉力量,通过完成高难度技巧来取悦观众,使观众叹为观之,以此也使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价值得到认同。而中国古典舞的追求则是“神、律、诗意”,“神”即神韵,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
剑与水袖是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最常见的两种道具。剑舞身法性强,充满阳刚之气,袖舞柔媚飘逸,韵律感强。除剑、袖运用之外,还有鼓、扇子、手绢、帽子、桌子、椅子、长绸等得运用。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绸舞体现了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以线造型,以线传神,以线抒情的审美意趣,它以飞天跌岩的动势,舒卷盘旋的流线,起伏流畅的韵律,组成充满音乐感的时空造型,如再与色彩相结合,就会使人联想到行云、流水、泛烟、火焰、彩虹、流电等等,充分发挥了道具在舞蹈中的象征手法,也正因中国古典舞中道具的巧妙运用,才更加烘托了舞蹈主题,丰富了舞蹈表意,渲染了舞蹈氛围。
而谈到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典型道具就非“足尖鞋”莫属了,女舞者穿上它翩翩起舞于舞台之上,通过做一些旋转、跳跃的技巧展示着“足尖鞋”的神奇,给人以蜻蜓点水般的轻盈之感,也体现西方人所追求的典雅高贵之美。
结语: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比较是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化、两种社会观念作用下的两种舞蹈形式的比较。我们只有比较出两者的差异,才能在学习时掌握两种舞蹈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技巧特点,使我们中国古典舞在保持自我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西方古典芭蕾舞中好的、科学的东西,以取长补短,完善推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1]付永霞,谈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戏剧之家(上半月)[J],2010/09
[2]《舞台调度—舞蹈人物内心的旁白》作者:杨春雪 来源:中国艺术报
[3]百度百科《踏歌》http://baike.baidu.com/view/252510.htm
[4]同上
[5]张斌,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的审美解读,戏剧之间(上半月)J,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