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群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艺术批评对于整个艺术活动来说,其重要性不下于艺术创作本身。近年来,艺术批评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内涵方面,着力于艺术深层意蕴的阐发,乃至对于艺术意蕴的再阐发和再创造;其外延方面,已从传统的单一的艺术评论,延展到对于艺术活动的全部流程和全部环节的评判。那么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发生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似乎迄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
批评既是一种判断,当然就不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相比“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艺术批评在学科领域中更难以接近真相并显得面容模糊。在今天的艺术活动中,独立的、专业的、敢于坚持立场的批评声音极其微弱。尤其是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批评的功能和角色都逐渐被媒体策划和宣传造势所弱化和替代。
通常而言,所谓艺术批评,就是批评家对当下现实的艺术现象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反应。广义的看,对涉及艺术的事件、现象以及具体作品的分析、评论、阐述,都可以归为艺术批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都同样是一部文学批评史或艺术批评史,因为任何历史的书写者在书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不同程度地将自己的意志贯穿其中。同时批评与创作应该视为一股道上并行的双轨,每一轨对另外一轨来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处在互相不可或缺的关联中。
艺术批评在艺术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的艺术批评和艺术事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落差。从批评概念本身而言,艺术批评属于艺术接受行为或实践的范畴,但艺术批评不同于艺术接受的是它对于艺术创作具有直接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艺术接受只是对艺术创作及其作品的顺应性接受,并不具有“反弹”的可能。而艺术批评则通过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本身的分析与阐述,则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及其作品语言等,从而成为艺术创作新的理论依据和语言参照。
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而且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和消费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艺术活动是有相互联系、先后承接、动态发展的各种环节联接而成的整体。艺术批评在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创作的完成只是对艺术家私人性的完成,而艺术创作本身并非仅仅是艺术家个人性的,是属于社会的、公共的。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公共的内在联系中。而艺术创作的完成只是这一阶段性的完成或某一物实在的完成,其最终还要体现在社会或公共价值系统中。那么。艺术作品如何介入现实,或者说如何进入公共语境,则必然通过一定的途径。而艺术批评则是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艺术批评使得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在现实公共空间中得以推广;另一方面,通过艺术批评也重构了艺术创作及其作品的现实身份和历史定位。
艺术批评在完成对艺术作品新的价值意义的建构后,这一价值意义又同时成为艺术创作本身的起点。事实上,批评家在批评的过程中就已经潜在着对艺术创作既有语言结构与意义特征的建构与超越。因此,在观念上,亦即潜在的意义上必须先行于现实的行为而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开端。艺术批评在理论层面上推进了艺术创作本身及其意涵的深化。这一意涵本质上正是艺术创作与其现实背景的相关性。而这一相关性,恰恰成为艺术创作新的逻辑起点。
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隐含的读者”,从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方面来看,“隐含的读者”既是隐含的,又具有现实性。所以我们可以把“隐性的读者”分为两类,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去。一类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虚设了一个隐含的他者。也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站在这一他所虚设的观者的立场上。一方面说明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全维地进行审视;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这一潜在的批评发生赋予艺术创作本身一定的批评性。另一类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将自身置于一个批评者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具有了对自我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是极其隐性的,正是这种批判性促使其创作本身不断得到修正和重构。可见,所谓“隐含的读者”实质上就是他者的立场。而康德认为,“站在一切他者的立场上考虑的想法”才是判断力的准则。
换一个角度来说,批评的重要性实质上还在于它被潜在地赋予了某种历史的禀赋。如果站在更高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你不得不承认,一切现实的、当下的、现在的事物,都将转瞬而成为过去,换言之,一切已经发生与存在的东西,最终都要被排列到过去的队伍中,而历史不可能宽宏大量地在这一队伍中容纳所有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