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芸
合理用药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用药品种的选择、用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防治、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及与医生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我国医院合理用药起步较晚[1]。但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用药工作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加强用药监测管理,并探索和初步建立国家合理的用药监测网络。
根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江苏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估标准》我院进行了合理用药的指标统计(见表1)。
表1 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统计结果与标准指标的比较
表1反映出目前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又主要表现在:一是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如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满足某些病人的“要求”等;二是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如重复使用,手术不适当预防用药,过度使用昂贵或新抗菌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以及注射剂的过度使用等;三是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或联合使用品种过多。四是手术预防用药中存在的问题: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我院仅有50%的病历符合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的要求,有的在术前1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我院部分病历超过72小时,个别超过7天。
针对我院临床用药的现状,为有效地解决临床不合理用药这一难题,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尚没有彻底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必须不断地创新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从行政干预到信息化干预的转变,有效规范医生临床用药行为,降低药品费用,使病人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从而改进医疗质量,使我院合理用药管理再上新台阶。
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又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从药源性和政策法规性两方面对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因此开发”合理用药管理软件”必须将各种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医学规范和相关知识进行提炼并信息化,再用计算机程序对临床医生使用药品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为了整合医院信息化平台,我们还创新性地将“合理用药管理软件”的实时监控模块嵌入我院HIS中,成为医生工作站的一部分[2]。
3.1 定义和功能 合理用药软件,是以临床用药数据库为基础所构建的药物信息平台,主要作为临床辅助系统的一部分,为临床诊治及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3]。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设置各种条件下的用药指标和管理流程,医生使用医生站开立的医嘱将自动检查用药情况,确定管理流程做出相应的操作指引,最后形成不同的指标报表供管理部门监督与考核。
参见图1,其中用药流程(参数)设置、监督考核、用药审批等环节在本系统中完成,医嘱开立在医生站系统中完成。
图1 业务系统流程图
3.2 干预方式 根据临床医生的用药不合理、不规范和滥用药情况,在“合理用药管理软件”中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干预方式:(1)提醒。当用药超过合理条件时,给予提醒。(2)说明原因。当用药超过合理范围时,要求开方医生填写使用原因(系统预设,选择即可)。例如:头孢二代重复使用,请说明原因。(3)审批。当用药符合该条件时,处方或医嘱必须经过审批,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例如:头孢三代越级使用需审批。(4)禁止。当用药符合该条件时,禁止开立处方或医嘱。例如:出院带药常州医保限定开立3种或3种以下非静脉类药品,剂量不超过10天量。
3.3 干预条件管理模块 根据前文述及的文件和2012年江苏省卫生厅关于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2年常州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本系统中设置了如下几个管理模块。
3.3.1 高价药品、超使用天数、超剂量用药管理模块。(1)设定使用数量监控值。根据各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价格、疗程、疗效,对某些特殊药品限定药品最高使用数额、使用天数、单次最大剂量。(2)使用提醒和说明功能。医生在开立处方和医嘱时,对达到监控值的药品即予以提醒或是要求填写说明。
3.3.2 抗生素重复、更换、多联使用管理模块。(1)限定同类抗生素药品使用。依据药品的药理编码(目前的方法是药理编码前三位为A0101,且药理编码一致的药品为同类抗生素)来判断,医生在下医嘱时只能在同一类药品中选择一种,如需使用必须填写原因。(2)限定同类抗生素药品的更换使用。同一天内(24小时内),更换同类抗生素药品(原药品医嘱停止)给医生提示。(3)限定抗生素的多联使用。同一天内(24小时内),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即抗生素多联使用,在医生开立处方或医嘱时给予提示。
3.3.3 围手术期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模块。(1)限定抗菌素使用期限。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对不同病人使用抗菌素的时间和期限进行严格限定。如清洁手术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从术前0.5—2小时到术后24小时。当开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录内,如头孢一代、头孢二代等药品医嘱时,系统提示需要填写用药原因说明;当开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录以外的抗菌药物时,系统提示需要在病程录中详细说明原因。如超时使用,系统则自动提醒医生填写用药审批单,由医务处指定人员审批通过后才能继续使用。
3.3.4 药敏和耐药率管理模块。(1)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限定抗生素的使用。针对单个病人来说,直接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提示指引医生开立抗生素医嘱。如果药敏试验中某种抗菌素为耐药,提示医生慎用。(2)根据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引导医生开立医嘱。系统按月或按年统计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作为下一阶段医生开立药品的参考依据。某种药的病菌耐药率在本院超过一定比率的时候提醒医生慎重用药。(3)对多重耐药的病人用红色警示。医生进入医生工作站,病人列表中用红色标记出该病人是多重耐药病人,提示医生对该病人给予重视,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3.3.5 病原学未送检干预。(1)当医师开立抗菌药物医嘱时,系统进行送检提醒“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请送病原学检验!”。(2)当抗菌药物使用第5天,仍无病原学检测报告,则系统提示需要填写用药原因说明。
3.3.6 处方限额、处方天数管理模块。(1)整张处方金额的控制。根据不同的结账方式(常州医保、武进医保、自费),在系统中设置整张处方的金额数量。超出金额数量的设定,医生在开立处方时给予提示。(2)整张处方天数的控制。急诊3天、门诊7天、慢性病30天,处方超天数时,给予提示。
我院于2011年11月开始启用该系统,最初上线时,干预条件中设置了提醒和说明原因两个级别,该系统设置的干预条件重点对高价药品、超使用天数、超剂量用药;抗生素重复、更换、多联使用;药敏和耐药率;处方限额、处方天数进行管理,经过近10个月的临床实践应用,我院再次进行了合理用药的指标统计(见表2)。
表2 2011年与2012年1-8月合理用药指标统计结果比较
从表2中看出通过医院管理部门的合理用药政策的不断学习、宣传和本系统的实际运行,我院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本系统的优势体现在:一是提供了内容详尽的用药指南和实时监测医嘱的功能,避免因用药过量和用药不当造成的医疗失败,从而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二是规范了医疗行为,减少了医师用药的随意性及习惯性。对于高风险的医疗处方(医嘱),系统设立警示信息,提高了处方安全系数。三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加强了临床用药指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利用信息系统指导临床用药,客观、规范、便捷,可信程度高,医师容易接受,避免了目前因药师医疗知识欠缺、权威性较差、下临床制度难以深入推行的缺陷,使得医师对用药指导的可接受程度提高。针对系统的实用性进一步改进,监测警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统计报表和指标分析进一步深入等不足,系统再次进行修改特别是统计报表和指标统计部分,并与2012年8月份提高干预级别,开通了“审批”和“禁止”功能,重点加强围手术期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实时监控以及2012年常州市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中重点监控的7类无菌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等。
近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采用多种方式对临床用药进行强制性干预。通过各种行政干预措施和手段,做好合理用药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管理。在行政手段作用弱化时,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该管理软件在我院的安装和实际运行时间虽然有限,其实用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其已经成为我院临床医学和药学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指导和监测手段,增强了全院合理用药的意识,为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预见,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病人治疗实行全过程用药的监护将成为可能,必将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戴兴凌,刘文萍,程轶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体会[J].中国药房,2005,16(17):1303.
2 孙喜琢,李野,杨秀梅,等.创新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临床合理用药实时监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7):44 -45.
3 施慧,张相林,常明.国内几种合理用药软件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3):103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