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望者走出最后的孤岛——世界之窗圆梦之旅

2013-10-24 08:36周丽
社会与公益 2013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者麻风病圆梦

文 /本刊记者 周丽

麻风病患者世界之窗圆梦之旅

麻风病一直肆虐中国的南方。患病者断手烂腿、流脓流血,这种当时难以治疗的传染性疾病被视为洪水猛兽。为阻止传播,政府采取了隔离治疗的办法,很多患者被迁移到荒岛上救治。30年前,麻风病已可以治愈,但最后一批康复者仍难以回到正常的社会中。

大襟岛就是当年收治过约1500位麻风病人的荒岛,位于台山赤溪镇约14海里的海域上,因形似衣服前襟而得名,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岛的北面就是曾让人闻之色变的封闭区。1997年以后,这个麻风病院得到澳门明爱服务中心长达10年的扶助。这个岛被称为中国最后的“麻风岛”。

记 录

麻风病康复者“走”出孤岛 世界之窗圆梦

2011年,大襟岛上45位平均年龄75岁的麻风病康复老人全部搬迁至东莞洪梅镇的泗安岛上,居住在省属广东省泗安医院。

社会各界为泗安的康复者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对于这群老人来说,亲身到外面看看这个世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心理上,他们仍然坚定“外面的人”会歧视他们。

2013年10月20日上午,已入秋的深圳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烈日当头,让世界之窗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来自广东台山赤溪镇孤岛的麻风病康复老人们在这里完成了他们一辈子的圆梦之旅。

最美微笑

记者观察到,这些老人不是缺胳膊断腿就是面部肌肉收缩呈畸形,痩削矮小,他们无法行走,无法用肢体活动,就连吃饭都需要工作人员喂养。他们坐在轮椅上,由志愿者推行着,在世界之窗的各个景点畅游,每到一个景点,都不忘拍照留念。让记者深有感触的是,其中一个老爷爷看到湖面上游动的盆景在阳光的衬托下格外靓丽,他执意要摄像人员帮他取景拍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怎奈老爷子就不能凑凑热闹? 引得旁人都笑了。

无独有偶,拄着拐杖的老娭毑在艾菲尔铁塔前,嚷嚷着要大家多拍她呢。兴许,每个老人都充分把握了在世界之窗的每一分每一秒,恨不得把这些美景都装进记忆中,殊不知,他们在孤岛上生活了近一辈子呀。

回 放

各界爱心集结 温暖孤岛

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岛上照顾这些麻风病康复老人的屏儿,是个善良温柔的高挑粤家姑娘。她说,黑暗的房子里,见到那些躺在地上生活过的老人,尿桶就在身边,凉席上发出一股恶臭,让你没办法望而却步。她喜欢和老人一起坐在地上,拉着他们变形的手说话聊天,与老人们一起在文娱室唱歌,端着洗脚盆帮老人洗脚,取暖聊天,借着昏黄的灯火,彼此看见脸上跳跃的微笑。

泗安医院的小林已经完全习惯了服侍这些老人的生活。她坦言给老人们打针、输液,做各项身体检查是家常便饭,他们理应享受正常人平等的生活权利、生活尊严。这些老人有时候也发点脾气,也打打闹闹,但都非常坚强。泗安医院大到院长,小到医护人员,都用心呵护着这些老人,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一直尽最大努力照料这些麻风病患者。她认为,从这些人身上可以聆听什么叫身残志不残,可以体验什么是苦难孕育芬芳。

本次活动的主要协助人黄焱红先生意味深长地告诉本刊记者:“的确,苦难是人一生的必修之课,不被苦难打倒,在苦难中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才是真正的生命价值。这一帮经受过深重苦难的老人,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志愿者重新思考,施与受不是绝对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灵魂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只有相互携持着、相互温暖着、相互启示着,才能走的更加坦然,走的更加平和。”

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永远的神父陆毅先生,这个西班牙老人用了漫长的一生,彻底服务于无数深陷苦难的人群。因为他,被麻风病魔沉重击倒的老人有了尊严的活法,孤独的荒岛在他的帮助下有了自来水和电,分派外籍修女对老人们的悉心照料,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补助......

延 续

最后的孤岛,文明的断层

麻风病人是留在南方大地的不可名状的伤痛,这些老人近几十年后会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的生活依旧继续。就像落日余晖散尽,第二天朝霞依旧从东方泛白一样。生命是如此短暂,又是如此脆弱,历史就像一股汹涌的浪花,一浪过来所有的印记都会洗刷带走。麻风病的历史会随着时间流逝也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而带不走的却是他们身残志坚的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那些曾与老人们共患难,洒下青春的志愿者,还有这个国家对人的尊重与厚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热心的志愿者与老人们同行

一个文明的生命,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吸引力,是否有自信对其他文明开放,并且将异质元素转化为自身新陈代谢的造血功能。拾起这一段文明,是在向我们每个人内心敲响警钟,国人正在坦然接受国外的文明涤荡冲刷,唤起自我主人翁精神的担当与责任,公民意识的觉醒,正在一步步叩击国人的灵魂。中国梦是眼下的的新潮词汇,中国梦的诞生既有五千年文明之根的滋养,又有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中国梦不仅是实现国人走上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世界,思想境界,文明程度的小康。

缝合历史遗留的伤疤,彰显大国文明的气度,创造健康、和谐的公民社会,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兼爱大同贯穿中国梦的始终,永久延续。

猜你喜欢
康复者麻风病圆梦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麻风病康复者群体回归路径探究
追梦 筑梦 圆梦
希望的传递——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
国际麻风节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