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志强,张卓娜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制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2009年9月文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完备”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12年2月文化部根据“十二五”规划制定发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也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划。因此建设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建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其本质内涵。尽管中国政府有关文件和政策中屡次提及“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这一概念,但均为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并未做出准确的解释或定义。“保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其二是“起保障作用的事物”。据此,可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理解为保护文化产业发展而有机组合并按照一定规则运行的生命体。既然称之为“生命体”,就意味着这一体系的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并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从而能够对外界刺激共同做出反应。它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实现自身的进化,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外部环境没有激烈变化的情况下,遵循一定的运行模式以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国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模式各不相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国家,政府主要依靠行业组织、协会等社会力量来举办文化产业,政府职责主要在于立法保障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扶持政策;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政府主导型国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竞争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双效原则,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与保护;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国家,将文化产业上升到“文化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层面,主要通过政府的行政指导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1]
中国文化产业脱胎于文化事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主要是体制释放带来的“恢复性增长”[2],许多地方仍留有计划经济时代弊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宏观扶持,还需要行业协会中观支撑,更需文化企业自身努力。政府具有资源调配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它主要是通过法律、政策等行政手段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效率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介入文化产业,能起到缓冲、监督与助推作用,从而改善文化产业成长环境;文化企业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都将落实到文化企业的发展上。因此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将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企业为核心、以社会力量为支持的三位一体保障格局,其保障的重点为整合资源与改善环境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谁来保障,提供何种保障以及如何保障。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三个保障主体,因此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那么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保障主体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何种保障?这需要厘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找准着力点。
迈克尔·波特教授曾在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提出“钻石模型”,该模型概括了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要素,除企业与政府要素外,其他四个要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相关及辅助产业、机遇。[3]依据钻石理论对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初步分析,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应包括文化资源、基础设施、资本等初级要素以及创意与管理人才、专门技术知识等高级要素;文化产业的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文化产业的相关及辅助产业涵盖的范围则十分广泛,2012年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就明确了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这三类文化产业的相关及辅助产业,另外信息、保险、金融、教育等行业均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机遇是一种难以被人为左右的变量,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主要是指国际环境、新技术浪潮等。
波特钻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立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其理论体系主要针对产业竞争力,因此在运用波特钻石理论来探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时不能简单照搬。由于钻石理论主要是针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其中在钻石理论中被作为独立要素提出来的需求、相关及辅助产业,与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相关性较弱,可以放到具体问题中予以探讨,不必单独列出。而机遇则作为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文化产业是一个文化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类型主要包括资源型、能力型和技术型文化产业[4],文化、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相对较为完备,资金往往已成为一个既定的充分条件而不在学术讨论范围之内,但在中国却是困扰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文化、人才、技术、资金这四大生产要素必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产业环境不同,中国转型时期背景下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由于具有较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一些因素直接干扰文化产业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补充进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波特钻石理论为蓝本,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图中实线标明的正三角是由企业、政府及社会力量组成的保障主体,也是整个保障体系的实施者,而虚线连接的倒三角是由文化与资金组成的初级生产要素保障系统、人才与技术组成的高级生产要素保障系统以及环境保障系统这三者构成的保障体系内容。
图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框架图
对文化资源实行“保护——开发——再造”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文化资源依赖性,而许多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为粗放型模式,不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文化产业断层危机。因此,保障文化资源的持续供应,首先要实施积极的文化资源保护政策,加快建设一整套标准化的文化资源保护法,并结合科技成果与科学方法提高文化资源保护的效率。此外,政府要广泛发动舆论监督、社会赞助等方式来拓宽保护广度,挖掘保护深度。同时,实施文化资源保护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其次,评估文化资源存量价值,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建立文化生态质量评估体系,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损益情况计入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为文化资源开发划定安全红线[5],依据资源的特性与状态对文化资源实行区别对待。再次,在充分开发现代新兴文化资源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继承、再创造与再积累。如制定中长期的民族文化振兴计划,做大民族文化品牌,培养民族文化接班人,并鼓励更多的文化工作者将“最民族”的文化遗产与当下“最世界”的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打通任督二脉”。
健全投融资体系,完善财政支持模式。资金是撬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杠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资金短缺使得许多中小型文化企业举步维艰,优秀项目无法落地。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优惠政策激励下,文化产业成为新兴热门投资领域,但许多领域呈现出的大量热钱涌入现象实为“挂羊头卖狗肉”,以建设文化产业项目为幌子大搞地产项目,浪费国家资源。解决这一矛盾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建立法制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评估体系,降低投资文化产业的风险性;二是在加大政府直接投资与间接激励的基础上,完善财政支持模式,建立标准化的事前评估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同时还要防止财政对市场干预过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建立事后数据采集、反馈与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偏离轨道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危机意识。
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高级人才的匮乏以及人才结构的不平衡,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这不仅要求建立一个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人才培育体系,还需要用人单位创新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一方面,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面向市场的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让人才培育更“接地气”,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加强企业与政府、社会机构的横向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并且实施积极的人才交流与人才引进计划,拓展人才培养思路,更新先进理念与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人才配置体系,构建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薪酬机制与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招聘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流动机制,赋予人才充分的成长空间,探索灵活的薪酬机制,增加对创意型人才的吸引力。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的产生,也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升级、文化新业态的扩大、文化产业链的延长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挖掘。中国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共性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扩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也十分有限。一方面,要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激励排他性技术的研发,参与共性技术的开发,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培育基层创新土壤。另一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形成较为同步的创新与应用频率,缩短技术创新到投入生产的“时差”,建设覆盖面广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完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
建立宽松高效的政治环境。所谓政治环境,即面向文化产业的国家宏观管理环境或组织环境。[6]文化产业的公共属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对其发展听之任之,而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它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其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思想,集合分散力量,统一指挥,杜绝推诿,提高行政效率,持续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打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以及行政垄断。其二,优化政策体系。文化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目前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面对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政策制定必须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保持政策体系的一致性、连贯性、协调性与稳定性。其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促进企业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限制。其四,搞好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营造公共关系,最大广度和最大深度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文化产业的运行不能脱离市场,市场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人才聚集力以及自主创新力。中国文化市场仍相对封闭,进出壁垒较高,流通渠道不畅,全国性的文化市场网络尚未形成,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乱象,如盗版丛生、垄断经营、恶性竞争等。为保障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营造公平公开的投资环境,建立规范的许可制度和备案制度,划定合理的内容审查界限,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与民间投资共同繁荣文化市场,开展文化企业等级评估与资质认定工作,制定各行业各领域标准;其次,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完善公平交易与反垄断法律,扩大监管队伍,改革执法模式,严格打击盗版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再次,建立市场引导机制,改善市场生态环境,引导市场资金,提升产业文化品格,采用政府采购等经济手段来保证高质量高水准的文化产品的发展,特殊时期可制定“文化消费刺激计划”,以文化消费优惠、消费补贴等方式,激发国内文化消费需求。
[1] 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向勇.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机遇[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4] 向志强.文化产业类型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J].求索,2008,(11):66-68.
[5] 胡惠林.文化政策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6] 熊耀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