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旻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可以说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高校辅导员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从宏观上界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当前,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碎片化,其工作岗位职责并没有得到有效履行。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2]。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碎片化是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本职工作被大量琐碎而非本职工作占据和替代。
(1)工作比较忙。辅导员工作碎片化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辅导员每天都感觉非常忙,不停处理来自教学、财务、行政和学工等部门发出的各种涉及学生的指令要求与通知,一天到晚不停做事,有时甚至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2)工作目标模糊。辅导员每天都在不停处理被碎片化的工作,只是在被动完成工作任务,并不理解工作自身的目标和实际意义,每天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缺乏时间思考如何有效、创新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目标。
(3)本职工作缺位。辅导员日常工作被碎片化的直接结果是每天做了很多不该做的、本不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而本职工作职能却没有得到有效履行和实现,导致了实际工作的越位与本职工作的缺位。
辅导员每天被动接受和完成大量外加工作与任务,短期内还可以接受,长期下去势必消耗和占据了辅导员大量工作时间,造成辅导员本职工作的空心化,使其无法体验到工作本身的实际价值和意义,逐渐产生疲倦,无力也无心完成这些任务和本职工作,最终产生应付心态,引发工作形式化。
辅导员工作碎片化直接影响到了辅导员本职工作的有效完成,导致辅导员难以抽出时间去学习、钻研、熟悉、掌握岗位业务知识;无法拥有充足时间去与学生谈话交流,难以及时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困惑、有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无暇静下心来回顾与总结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更不用说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上述一切都势必妨碍到辅导员业务技能提高。
辅导员专业化要求辅导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本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而辅导员工作碎片化却与此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高校内不同职能部门都能对辅导员发号施令,使辅导员成了名副其实的办事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对辅导员工作碎片化最生动写照,长此以往就促使辅导员对自身岗位产生了边缘化认识,从而降低了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无法满足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所追求、体验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容易引发辅导员产生工作枯燥感和职业倦怠感,并最终降低了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
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工作职能过多,既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集中体现了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特征,也成了诸多高职院校学生矛盾和突发事件的灭火员,这种职责界定不明确和主次职责不分的情况是导致辅导员日常工作碎片化的最重要原因,也为相关职能部门转移本属于自己的工作提供了充分理由和借口,“有事情找辅导员”几乎成为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的思维定势。
规范有序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但如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就会给辅导员带来工作量倍增,也会导致辅导员日常工作碎片化。学生管理部门工作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就必然带来大量突发性工作;同时在布置工作时,对上交材料要求事前考虑不周、缺乏精细化、统一化、表格化、模块化要求,引发辅导员工作多次反复,工作量翻番。另外,在被动性学生活动开展模式中摊派分配学生名额的做法,也增加了辅导员大量工作,这些都会打乱辅导员正常的工作安排,造成辅导员工作碎片化。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能部门工作人手紧张、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惯性影响或部门官僚习气严重,高高在上,就会把本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大量工作如教材发放、学生缴费和退费、学生学籍信息数据统计、全校性学生活动开展、公寓管理、催还图书等工作推卸给辅导员去做,这些都额外增加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分散了辅导员的工作精力,加剧了辅导员工作碎片化进程。
辅导员每天把大量精力用于处理日常繁琐的学生事务工作,或因家庭事务繁忙,或因自身家庭经济境况较好,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这些自然都会导致其无力、无心思考自己的工作定位,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导致自己每天盲目被动的工作和生活。辅导员自身工作的无目的性,也会导致辅导员每天愿意做一些“执行性”的不用动脑筋的工作,这种行为习惯被强化后就会让辅导员变得自然而然地适应了碎片化的工作环境。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升格转变而来,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大规模扩张,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如热水供应不足、公寓维修不及时、学生住宿环境差、防盗设施不完善等)越来越突出,学生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需要辅导员出面做好学生的引导与安抚工作,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碎片化。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被安排在高考录取最后批次录取,录取学生分数相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要低得多(见表1),这些分数差距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和自立能力较低,学生组织纪律性、自主学习性、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较弱,不同程度上加剧了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中的突发性事件应对频率,也是辅导员工作碎片化形成的基础。
表1 2009-2012年湖南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统计表
学生管理部门要重新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界定和梳理,突出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学生班级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学生勤工俭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职责,对于涉及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辅导员只是充当个别学生的配合者和督促者角色,而不是全部学生,更不是代替者。
学生管理部门要推进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可预期性和透明性,让辅导员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在下达或布置工作时,上交材料时间、地点及负责联系人要交代清楚,需要辅导员上交的工作表格要提前设计好,并周密完整地考虑设置事项,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表格,尽力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重复。此外,还需要理顺和建立新的大学生活动开展机制,以自愿和兴趣作为参与前提,采取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避免给辅导员摊派名额和强制学生参与活动行为的发生。
高职院校学校领导要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办事能力和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梳理职能部门的职责,配齐配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改变职能部门传统的中专工作模式,突出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的培养,真正使职能部门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学生自己的事务,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主动做好服务与引导,应让学生自己去办理,而不能为了自身工作方便,动不动就搞一刀切,把辅导员也牵涉进来,让辅导员去做,甚至代替学生去做,这样做学生并不领情,也不会认同辅导员的辛勤付出,只会造成辅导员工作碎片化,并弱化学生自主办事能力的培养。
辅导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认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自身条件和学校环境政策,准确定位自身本职工作,做好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围绕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刻苦钻研岗位业务知识,反省、总结和提升自己的工作不足与经验,形成自己的学生服务工作模式,不断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专家化目标,做好知识与能力储备,谋求未来更大更好发展。
高职院校要建设完备齐全的学生基础服务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舍得投资翻修和改造学生住宿条件,建立健全快速维修保障机制,加强学校的安全设施建设,尽可能减少因后勤服务不足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方便、快捷的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量,让辅导员有更多精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辅导员工作碎片化。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2006-07-23.
[2]碎片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80892.htm,2013-05-21.
[3]湖南地区2009年各批次控制分数线[EB/OL].http://kaoshi.edu.sina.com.cn/collegedb/pici.php?wl=&provid=14&year=2009,2009-06-17.
[4]湖南地区2010年各批次控制分数线[EB/OL].http://kaoshi.edu.sina.com.cn/collegedb/pici.php?provid=14&year=2010,2010-06-25.[5]湖南201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EB/OL].http://edu.qq.com/a/20110625/000045_1.htm,2011-06-25.
[6]湖南2012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EB/OL].http://edu.qq.com/a/20120625/000295.htm,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