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到“广义认知语用学”*
——近20年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2013-10-23 12:16
外语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外语语篇关联

胡 璇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433)

从关联理论到“广义认知语用学”*
——近20年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胡 璇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433)

自20世纪80年代末关联理论被引介到国内,中国的认知语用学研究从主要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认知语用研究,发展到基于认知科学或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广义认知语用学”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认知语用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回顾;思考

Since Relevance Theory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t the end of 1980s, the scope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in China has expan-ded from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to cognitive pragmatic research based on a variety of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of cognitive science 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and their academic horizon in this area has been broaden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in China as well as major achievement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weakness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in China.

语用学研究主要依循社交和认知两条主要的理论线索展开(徐盛桓 2007)。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关注语言使用中的认知问题,并积极开展认知语用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1 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概述

笔者对1992-2011年间在国内语言学与外语类主要刊物上发表的认知语用学研究方向的论文和主要著作做了统计,详见表1和表2。

表1 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方向 论文分布情况①

表2 1992-2011年国内认知语用学 研究相关专著与论文集出版情况③

上述成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由于研究成果迭出,只能择要展开讨论,从中可见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1 理论引介与研究

认知语用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认知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国内早期研究中提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主要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外语界的学术刊物陆续刊载了一批引介、研究关联理论的论文,如张亚非(1992a, 1992b)、曲卫国(1993)、孙玉(1993)、何自然(1995, 1997)、刘家荣(1997)等。国内出版的语用学专著或教材也多辟有章节介绍关联理论,如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何自然、冉永平(2002)、姜望琪(2003)等。随着国内语言学界对关联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如刘正光(2000)、徐盛桓(2002)等;或是试图改进该理论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如杨平(2001)等。

国内第一部认知语用学专著是熊学亮(1999)的《认知语用学概论》。该书对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语用推理、语用因素认知化等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评介。研究文集《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何自然 冉永平 2001)则反映了2000年以前中国关联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为推动我国关联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近五、六年来,随着国内学者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有学者提出虽然关联理论在语用学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作为一个学科的认知语用学似乎还应有更为系统的、能体现自身学术品格和学术价值的描述”(徐盛桓 2007)。徐盛桓对认知语用学做出一个提纲式的勾勒。他认为“认知语用学是语用学在学科自身发展过程中参照认知科学的目标、理论、方法进行语用学研究的一个学科” (徐盛桓 2007)。陈新仁提出“新认知语用学”(陈新仁 2011),即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对语言交际开展认知研究,以区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上述学者对认知语用学的理解已经跳出国内早期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认知语用学框架,都认为认知语用学研究应该有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

1.2 围绕语用学传统议题展开的研究

传统语用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包括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语用推理与含意等。下面将围绕这些议题概述近20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

1.21 指示语研究

在指示语的研究中,空间指示语的研究成果较多。刘宇红(2002)利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研究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吴一安(2003)以汉、英物指空间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为例探讨语言的主观性特征。文旭、熊荣敏(2010)通过Langacker的参照点构造理论探讨英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过程。徐学平、周榕(2009, 2010)通过桌面引发任务实验和情境模拟实验从不同角度考察汉语空间指示语的选择。他们发现,空间指示语编入的远近意义之分是抽象的、图式性的;决定远近指示语选择的真正因素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1.22 预设研究

王文博(2003)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式和图形-背景理论研究预设的成因和预设消失现象。刘宇红(2003)对比Karttunen模式和Fauconnier模式在解释预设投射问题上的优势与不足。魏在江(2008)运用关联理论和认知参照点理论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和理解进行了研究。魏在江(2011)探讨了宾语隐形的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以构式语法为基础对汉语楼盘广告中的语用预设进行了认知分析。

1.23 言语行为研究

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间接言语行为,多是基于Thornburg & Panther(1997)和Panther & Thornburg (1998)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展开的研究。张辉(2007)分析了Panther & Thornburg(1998)转喻场境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把10种语用参数融入该模式中去,使转喻场境变成范围更广的言外ICM。牛保义(2009)通过对文学名著中修辞问句的研究,以Thornburg & Panther(1997)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修辞问句的场景模型。陈香兰(2009)在Mendoza & Otal(2002)矩阵域观和Panther & Thornburg (1998)场境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多域操作。

1.24 语用推理与含意研究

熊学亮(1999)提出了包括“具体场合”、“工作记忆”和“知识结构”3个因素的单向语境推导模式。廖巧云、侯国金(2005)在关联理论明示推理模式和二步推理的基础上,提出“多级二步明示推理模式”。此外,朱永生、蒋勇(2003)利用Fauconnier空间映射论中的3种空间映射形式探讨了空间映射在常规含意推导中的作用。蒋严(2002)将溯因推理与概率论结合,希望建立“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形式化的溯因语用学理论”。徐盛桓(2007)参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心理建模”作为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提出“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模式。吴炳章(2007)根据徐盛桓“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参照语篇表征理论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会话含意推导的形式化系统。

1.3 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

国内学者的应用研究从语言使用中的词汇、句子、语篇层面的相关问题到具体的交际现象都有所涉及。

1.31 词汇层面的研究

冉永平、董成如等从认知视角开展词汇语用学研究。冉永平(2005)以使用中的词语为基础,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它们在特定语境下的语用充实。董成如(2007)运用图式范畴化理论研究话语中词义的缩小和扩大现象。江晓红、何自然(2010)以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转喻研究上的互补性为指导,分别探讨转喻词语的识别与理解问题。

1.32 句子层面的研究

项成东(2006)研究元交际条件句的用法,认为元交际条件句的理解主要依赖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陈香兰、申丹(2010)探讨具体语境对“What’s X doing Y?”构式转喻思维的限制性作用。吴剑锋(2011)将显性施为式“我+言说动词”处理为一种构式。他认为作为认知构式,显性施为式“重在表达在线自返的语用意义”,是一种元语用标示语。

1.33 语篇层面的研究

苗兴伟、王寅等研究语篇的连贯性。苗兴伟(1999)运用关联理论研究语篇连贯性,分析了关联理论对连贯理论的补充,认为关联理论在解释语篇连贯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王寅(2005)运用Lakoff的体验哲学和ICM理论、Langacker的动态分析方法,提出语篇连贯性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

许余龙(2002, 2003)、王军(2004)等研究语篇回指。许余龙(2002)以Ariel的可及性理论和van Hoek的回指规约理论为指导,提出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语篇回指确认机制。许余龙(2003)以汉语民间故事语料中零形代词的回指确认为例,验证了他提出的语篇回指确认模式的可行性。王军(2004)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英文短篇小说语料的定量分析,探讨关联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作用。

1.34 具体交际现象的研究

一些学者对交际中的具体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如语言转述、隐喻、幽默、误解等。彭建武(2001)结合英汉两种语料,从语用规约化、转述人编码的经济原则、转述话语的意识逻辑以及语言转述中的隐喻现象4个方面对语言转述进行探讨。匡方涛、文旭(2002)运用关联理论研究隐喻,认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都受关联原则制约。王文斌、林波(2003)运用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研究英语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他们结合两种理论提出分析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模型。宗世海(2005) 研究言语交际中的误解现象,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提出误解形成机制的解释模型。

2 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1 主要特点

回顾近20年来国内认知语用学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国内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 引介、研究西方新理论、新学说。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关联理论被引介到国内,可以说几乎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都是围绕关联理论展开的。关联理论的引进为中国认知语用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学者在研究、应用关联理论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将其它认知科学或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语用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些学者定义的“广义认知语用学”。从近些年的研究趋向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都比早期有所拓宽。

2) 结合汉语语言事实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一些学者在引进、学习国外理论的同时,积极结合汉语语用现象进行研究与探索,并根据汉语实际情况对国外的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这是中国认知语用学研究中值得肯定的。此外,通过表1和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早期大幅增加;而根据图1的统计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出,近10年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各方面都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应用研究的增量尤为明显。

图11992-2011年国内语言学与外语类 主要刊物认知语用学研究分主题统计情况④

3)尝试建构自己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或模型。

在理论建构与创新方面,徐盛桓先生做出很多努力。他在含意与语用推理研究方面成果丰硕,提出许多有影响力的观点和理论模型,如徐盛桓(2007)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模式,为认知语用学研究做出提纲式勾勒。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在这方面做出过尝试,如熊学亮(1999)、蒋严(2002)等。

2.2 存在问题

尽管近20年来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1)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引介、评论西方理论较多,从汉语研究出发形成的原创性理论较少。

钱冠连指出,国内的研究对“语用学理论上的新原则、新范畴、新论题的发现尚不太多”(钱冠连2001)。另外,在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中,外语界学者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这可能与外语界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理论发展的优势有关,但是,外语界和汉语界缺乏沟通与交流的现象并不利于国内认知语用学的发展。不断增进外语界与汉语界学者在认知语用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对话,发挥不同学术背景研究者的优势,对推动国内认知语用学的原创性研究必不可少。

2) 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语料库、心理实验、神经实验等实证或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基于语料库的语用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十届国际语用学大会还曾将“语料库”作为大会的主题之一。但是,这一定量研究方法在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中的应用似乎还不够。国内学者更多采用的还是针对某一语用现象的定性推理和分析,缺乏大型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此外,运用心理实验或神经实验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的研究就更显不足了。

3) 研究视角相对局限。

近20年来,国际语用学界的认知语用研究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结合认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认知语用研究(如Sperber & Wilson 1986/1995, Kasher 1991, Carston 2002, Sperber & Wilson 2002,Bara 2010等);二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认知语用研究(如Thornburg & Panther 1997, Panther & Thornburg 1998,Marmari-dou 2000等)。与国际学界的研究相比,国内早期(2001年之前)的认知语用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第一种研究趋势中的关联理论,而近10年的研究又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研究趋势,研究视角相对局限。另外,国内学界对某些议题的研究过于集中,存在重复研究和跟风现象。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中,语料选择有限,或是局限于英语语料,或是局限于汉语语料,缺乏对比研究和对其它语言语料的关注。

3 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根据以上对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状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可能会呈现以下趋势:

1) 学科界定更加明确。

从目前认知语用研究的两个主要趋势来看,国内有些学者倾向于按照第一种研究趋势定义“认知语用学”,认为“认知语用学”是在认知科学理论和方法框架内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如徐盛桓 2007等)。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依据第二种趋势对之进行界定,提出“认知语用学”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框架内开展语用研究的学科(如陈新仁 2011等)。其实,在“认知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等问题上,国际学界亦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是将上述两种研究趋势都归入“认知语用学”,还是做进一步的细分与界定,应该是国际国内学界认知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

2) 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国际语用学界的认知语用研究从早期以内省或直觉为主,到近期结合语料库、心理实验、神经实验等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得到提升。例如Bara(2010)成功地结合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交际行为的产生和理解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未来国内的研究也必然会更多地结合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

3) 研究选题更加广泛,研究视角更加开阔。

尽管近年来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学界在研究选题和研究视角上的局限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的研究选题将更加广泛,国内学者将更加关注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例如,语用充实的研究,说话人话语产出的认知研究,非言语交际行为(如手势语)的研究,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结合神经、临床语用学对自闭症、老年痴呆症等人群语用认知问题的研究等等。此外,未来的研究在语料的选择上也应该更加广泛,不仅局限于英汉两种语言,对其它语言语料的关注也应该更多;从认知视角开展不同语言语用现象的对比研究也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

4 结束语

近20年来,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经历了从关联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到基于认知科学或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广义认知语用学”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但是,国内的认知语用学研究还远远没有成熟。国内学者在认知语用学的学科界定问题上还需做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选题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引进国外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国内学界也应该加强基于汉语语用现象的创新研究,拓展新的研究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语用学理论。希望今后在国际语用学研究的舞台上能有更多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

注释

①笔者于2012年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1992至2011年为限,将上述期刊作为“来源期刊”,将主题设置为“认知”或含“语用”或含 “关联”进行检索。对得到的检索结果再进行人工筛选,得出表1的统计结果。

②《中国外语》于2004年创刊,故2004年之前没有相关统计结果。

③对认知语用学研究相关著作的统计主要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中含“认知”或“语用”或“关联”的书目进行查找,并对搜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同时利用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网站进行搜索和补充。

④以上数据来源于表1统计的12种期刊。

陈香兰.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多域操作[J]. 外语学刊, 2009(3).

陈香兰 申 丹. 转喻与语境:“What’s X doing Y?”构式转喻思维的限制性因素[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2).

陈新仁. 新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认知语用研究[J]. 外语学刊, 2011(2).

董成如. 词汇语用学的认知视角——话语中词义缩小和扩大的图式范畴化阐释[J]. 现代外语, 2007(3).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何自然. 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4).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江晓红 何自然. 转喻词语识别的语境制约[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6).

蒋 严.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 外国语, 2002(3).

匡方涛 文 旭.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 外语学刊, 2002(4).

廖巧云 侯国金. 多级二步明示推理及其泛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5).

刘家荣. 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J]. 外国语, 1997(3).

刘宇红. 指示语的多元认知研究[J]. 外语学刊, 2002(4).

刘宇红. 预设投射研究的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J]. 外语学刊, 2003(2).

刘正光. 评关联理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批判[J]. 外国语, 2000(6).

苗兴伟. 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3).

牛保义. 修辞问句言语行为实施的认知机制研究[J]. 外语学刊, 2009(6).

彭建武. 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5).

钱冠连. 语用学: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国内外语用学选题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2001(4).

曲卫国. 也评“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2).

冉永平. 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5).

孙 玉. 相关理论中的语用推理[J]. 外国语, 1993(4).

王 军. 论关联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主导作用[J]. 现代外语, 2004(3).

王文斌 林 波. 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兼论RT与CB的互补性[J]. 外国语, 2003(4).

王文博. 预设的认知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1).

王 寅.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 外语学刊, 2005(4).

魏在江.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J]. 外语学刊, 2008(3).

魏在江. 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以汉语楼盘广告为例[J]. 外语学刊, 2011(3).

文 旭 熊荣敏. 参照点与空间指示[J]. 外语学刊, 2010(1).

吴剑锋. 显性施为式“我+言说动词”的构式分析[J]. 现代外语, 2011(2).

吴一安. 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6).

项成东. 元交际条件句的语用认知研究[J]. 外国语, 2006(6).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徐盛桓.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 2002(3).

徐盛桓.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 外国语, 2007(3).

徐学平 周 榕. 自触和他触情境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J]. 外国语, 2010(3).

许余龙. 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 外国语, 2002(1).

许余龙. 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验证[J]. 外国语, 2003(2).

杨 平. 关联——顺应模式[J]. 外国语, 2001(6).

张亚非. 关联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a(3).

张亚非. 关联原则及其话语解释作用[J]. 现代外语, 1992b(4).

张 辉. 从转喻场境到语用参数和言外ICM[J]. 外语学刊, 2007(4).

朱永生 蒋 勇. 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意的推导[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1).

宗世海. 论误解的形成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Bara, B. G.CognitivePragmatics:TheMentalProcessesofCommunication[M]. Cambridge: MIT Press, 2010.

Carston, R. Linguistic Meaning, Communicated Meaning and Cognitive Pragmatics[J].Mind&Language, 2002(17).

Kasher, A. On the Pagmatic Mdules: A Lcture[J].JournalofPragmatics, 1991(16).

Marmaridou, S. A.PragmaticMeaningandCogni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Panther, K. & L. Thornburg. A Cgnitive Aproach to Iferen-cing in Cnversation[J].JournalofPragmatics, 1998(30).

Sperber, D. &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1995.

Sperber, D. & D. Wilson. Pragmatics, Mdularity and Mnd-reading[J].Mind&Language, 2002(17).

Thornburg, L. & K. Panther. Speech At Mtonymies[A]. In W. A. Liebertetal. (eds.).DiscourseandPerspectiveinCognitive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责任编辑孙 颖】

CognitivePragmaticsinChinainthePastTwoDecades

Hu Xuan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35, Chin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Relevance Theory; cognitive pragmatics; review; reflection

H030

A

1000-0100(2013)03-0060-6

2012-10-04

*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语块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shs1008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外语语篇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奇趣搭配
智趣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