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探析

2013-10-22 08:55:50王娟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归国留学人员

王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逐步实施的桥头堡,对于直接引进国内外学术领域顶尖人才或鼓励青年学者出国进修等“国际化”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日趋重视,从而有效促进了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高校正逐渐成为归国留学人员的主要聚集地,为其发挥才能提供了广阔平台。研究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工作、生活和经历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及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现状分析

(一)我国归国留学人员整体现状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改革开放33年以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截至2011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42.67万人,其中110.8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1]

根据留学生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中国目前留学人数已位居世界首位,占到总数的15%。专家预计在今后三年,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会超过200万。另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2011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8.62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93万人,单位公派0.77万人,自费留学16.92万人”。[2]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统计表明,“2011年度与2010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加。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0万人,增长了19.32%;留学回国人数增加5.13万人,增长了38.08%。”[3]

(二)以某高校为例,浅析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以某高校为例,目前包括从国外引进、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和公派在国外做访问学者、访问研究,以及自费和公费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内的归国留学人员已经成为该校统战工作对象中人数增幅最大、最快的群体。

2000年至2012年,该校各类归国留学人员795余人,留学国别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33个国家。2012年度共引进安置归国人才5人,归国返校16人,归国留学人员中公派占17%。目前该校教研室主任中归国留学人员占总数16%;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归国留学人员占总数35%,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11名出国留学人员被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民主党派成员中归国留学人员占总数15%;各级政协委员中归国留学人员占总数53%。

由此可见,人员基数大,学历层次、专业水平高,已成为该校归国留学人员群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某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基本情况统计

二、我国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基本特征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通常具备知识分子群体所具有的“拥党爱国、专业技能强、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与强烈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4]具有相对于其他群体不同的一些特征。

(一)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

近年来,我国高校归国留学人员逐渐呈现年轻化、专业化、跨多国开展研究的特征,其中以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学者居多,他们学历高(97%具有博士学位)、语言基础好、专业方向突出。与此相适应,他们的气质主要表现为富于朝气,思想活跃,在事业上表现出强烈的开拓和进取精神,对社会问题具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及独到见解,是高校知识分子队伍中表现活跃的一个群体。

(二)学术造诣精,专业素养高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不仅学历高,而且在所属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化水准。多年的国外生活和工作经历使他们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并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研究理念。他们了解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包容并蓄的胸襟,他们在高校已成为各自所在专业、学科、部门中有经验、有干劲、有素养的骨干力量。

(三)国家荣誉感强,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归国留学人员大多都怀有报国梦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因此,他们对于无私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的体会更加强烈。但同时因为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熏陶,他们也更加重视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的体现,这使得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表现得更加进取。以某高校为例,在该校的归国留学人员中有27人担任该省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该校担任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总数的54%;此外,有9人在各民主党派省委任职,占该校党外人士担任各民主党派省委职务人数的50%。

(四)资源联系广泛,桥梁纽带作用凸显

归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多数从事较为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加之中国学者好学勤勉的特征,许多留学人员掌握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或科研方向,他们与世界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联系密切,并且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结交了众多的国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科学家。作为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际加强沟通的媒介,其桥梁纽带作用凸显,在提升国内科研实力和科研视野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探索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根据归国留学人员的群体特征,同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特点,高校应从统战工作和人力资源开发等角度,对归国留学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归国留学人员在推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逐步明确,对于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资源需求迫切。归国留学人员作为此类人才的主要群体,是推动高校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员对部分拥有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目标和实力的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高校应积极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归国留学人员的特征,依据自身发展目标,运用统战工作在团结、服务、引导优秀人才方面的优势,使归国留学人员能够尽快适应国内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环境,并且主动将自身价值实现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目标相契合,从而有效激发其工作热情和潜力,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机制,实现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动态管理

1.把握政策,深入调查,掌握动态

调查研究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础,对于归国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也应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于归国留学人员的流动方向、工作基础、思想状态和生活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切实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人员动态管理。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校、院两级建立归国留学人员动态信息库,[5]并且建立动态链接实时更新需求信息,详细记录他们的专业特长、生活状况等信息,从而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事业发展方向。学校可根据掌握的信息建立双向选择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引进所需的专门人才,同时做好归国留学人员的管理和引导工作,保持供需信息畅通。高校还可以通过调查归国留学人员自主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意向和需求,充分运用国家提出的“千人计划”、“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春晖计划”、“海智计划”,以及大学科技园等人才培养政策和平台的优势,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从而加大归国留学人员在国内创业立业的信心。

2.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完善服务

随着国家《关于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见》的下发,我国关于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这对于创新完善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大吸引留学人员开展为国服务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高校作为吸纳归国留学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领域,要积极借助统战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加强领导,把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一要定期研究并解决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重要问题,合理配置资源,为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二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方位互动的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大统战格局。三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不断增强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为归国留学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四要尊重归国留学人员的个性表达,尤其是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表现出的鲜明个性要予以认同和包容,通过个性化的管理手段,使每个归国留学人员都能感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使其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施展才华。

3.关注人才质量,合理配置资源

虽然归国留学人员的整体特征表现为高学历、高素质,但其中也不排除鱼龙混杂的人员存在。高校统战部门在积极引导和促进归国留学人员建功立业的同时,也要通过归国留学人员数据库动态跟踪、重点对象调研和听取群众反映等方法,着重关注引进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成为学校人才体系建设的“千里眼”和“试金石”,为学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不符合引进人才标准的对象,统战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其思想工作,充分挖掘其在其他领域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

(三)搭建平台,促进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沟通交流

1.搭建参政议政平台

近年来,随着高校归国留学人员人数的增加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逐渐表现出较高的参政议政热情和较为明确的政治诉求。为了保护其热情,发挥其作用,高校统战工作应依托政协、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等组织和团体,充分发挥政治安排的引导培养和激励作用,积极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通过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发挥他们学识高、阅历深、资源多、联系广、观念新的特点,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有利于为地方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开展统战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海外生活背景和专业学术背景,促使其在专业领域与国际接轨的意愿非常强烈。高校应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以专业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为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使归国留学人员能够通过平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讲述自己在国外学习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另一方面也可鼓励他们借助其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邀请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平台与学校师生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使归国留学人员与本校师生在学术研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快速融合,彼此建立信任,形成合力,从而推动高校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3.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交互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对新时期统战工作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代表的统战对象,不仅在年龄结构上趋于年轻化,受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影响,在信息沟通的手段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高校统战工作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在网上设立“留学人员信箱”、公共微博、公众微信平台、QQ群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学校与归国留学人员开展信息沟通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向归国留学人员传达国家和学校的方针政策,而且还能够及时回答归国留学人员的疑惑,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学校统战工作还应积极拓展传统交流模式的新内涵,通过“留学人员定期交流活动”、“归国留学人员论坛”等形式为归国留学人员建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加强其自身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从而保持群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统战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1][2][3]教育部.教育部发布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D B/OL].ne w s.s c i en c ene t.c n,2012—02—25.

[4]黄新颖,张天兴.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0.

[5]刘羽.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05.01.

猜你喜欢
归国留学人员
郭沫若《归国志感》手迹
郭沫若学刊(2023年2期)2023-06-28 09:51:16
丹阳市“三个聚焦”精准服务归国留学人员
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22 14:54:04
镇江:用“四项机制”打造留学归国人才精英队伍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11-12 22:53:06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56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24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