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宁琦 郑继贵 黄海涛 张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都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战略工作。我国航天企业的知识产权研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化转型和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笔者结合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产业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研究思路与工作流程。通过开展关键技术提炼、重点专利检索分析、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等工作,制定了全流程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力求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支持指导下,连续多年开展了军品专业技术和民品产业项目的知识产权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功率机电伺服技术、人工辅助心脏等重点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项目,总结提炼了一套知识产权研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产权研究工作流程
核心技术提炼主要是完成产业化项目的知识产权情况梳理。对现有的专利、技术秘密、研究报告等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产业化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完成技术先进度和成熟度评定,并绘制技术树。结合发展需求提出需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总结提炼检索关键词,为后续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奠定基础。
知识产权检索分析是通过技术关键词完成对专利文献和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的检索。对检索的专利类信息按申请年代、专利类型、国家分布、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等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对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按国别、技术类别、专利申请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分析差距,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重点关注的企业清单。
专利筛选与比对分析是在量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各项检索信息与自身核心技术的相似性和关键性比对分析,筛选出需重点关注的专利信息,并按可直接使用的专利技术、可借鉴学习的专利技术、必须规避的专利技术进行分类。对必须规避的专利技术,通过深入研究其权利要求书等内容,吃透核心技术,提出自身技术发展建议。在绕开主要竞争对手专利保护及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同时,研发更先进的技术产品,提升自主科研实力。
知识产权转化是以知识产权转化和市场应用为目标,完成对自主有效专利的梳理分析,结合市场调研完成对现有专利的法律、技术、市场等要素的综合评估,确定可转化专利项目,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和实施计划。对有市场前景但尚未申报专利的核心技术快速补充申报相关专利,力争抢占市场主动权,切实推进自身智力成果的有效转化。知识产权转化项目的组织结构及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主要是完成产业化项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的编制,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研发清单。在有效使用和借鉴他人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推进项目的集成创新;对自主核心技术选择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型,完成相关专利的申请和技术秘密保护工作。以研究知识产权转化为指导,开展专利成果的对外转让和授权许可等工作,从而实现以知识产权带动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
以人工辅助心脏项目为试点,研究所开展了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实践工作。
图2 知识产权转化项目的组织结构及工作流程图
一是对人工辅助心脏项目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分析,提炼核心技术,梳理技术图谱,提出需重点关注的技术和检索关键词。
二是完成对项目相关的国内外专利和重要期刊、会议论文、主要竞争对手等情况的检索。其中,检索国内专利200余件,国外专利180余件,并完成了专利类别分布、专利创新点、同族专利、专利法律状态、专利申请数量等情况的统计分析。在了解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列出了需重点关注的研制单位,并对其进行了常态化实时跟踪。
三是对检索出的专利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10余件重点专利,并逐件进行比对分析和创新点研究,提出规避建议和主动进攻等知识产权策略:对即将到期或处于审查阶段的专利采取关注等待的防御策略;对法律效率时间较长且有较大价值的核心专利采用直接引进策略。2013年,研究所完成了1项国际核心专利的转让收购,在有效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同时补充了自身技术,拓展了欧美市场营销渠道。
四是为实现产品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市场转化,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专利联合申报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交叉共享。制定了人工辅助心脏项目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员,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清单和技术创新措施,同时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网,对电机、泵、控制器3项核心技术进行了专利补充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