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2013-10-21 11:50彭恩丽
卷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巷子风貌历史

摘 要:本文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价值加以描述,其次分析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思路与策略。

关健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对策

(2013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研究》SKL-2013-1075 阶段性成果)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旧城改造热潮,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到重要日程。尤其是在保护与发展存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传统格局和文化风貌,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在分析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问题。

1 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价值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于1986年提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不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也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它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本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而其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信息,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容易协调,有利于完善地处理旧城更新中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作为旧城更新的一个分支,有其重要的意义。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重新焕发活力。如河南濮阳市的明清四街、安徽黄山市的屯溪老街等,通过有计划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景观,成为去该地旅游者的必游之处。但同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突出、普遍性的问题。

1、不重视作为风貌载体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有的历史建筑被不恰当地改造,有的甚至被直接拆除,历史文化街区中仅靠文物保护单位独立支撑,使其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如开封书店街是开封这座老城记忆汇集的地方,它反映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显示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在过去繁华时期,书店街上有许多老字号,生意兴隆。商家一般都是租用上下两层,一层为店铺,二楼用来住人,楼梯设在一层店铺内。如今这条街根据商业的需要,店主往往把一家店铺分成几间门面,分别租给不同的商家,由于店铺的进深小,有的商家在门面后面加倒座以增加进深,极大的破坏了原有建筑物的风貌。另外,由于现代商业的需求已经把原来的板门换成了现代防盗门和玻璃门,而两旁的木板门则直接拆除换成商品橱窗外加防盗窗。

2、保护理念存在偏差,热衷于建设仿古建筑,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如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在历次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博弈中,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占了上风,除了文保单位甘熙故居保存下来,其余房屋均被“地毯式”推平,而随着名人故居与明清建筑的被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建的仿古建筑,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假古董。

3、历史文化街区本身保护注重商业价值开发,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过度整治的问题,“景点打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如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它不再是一本旅游手册中写的:“到了成都,你不必去什么杜甫草堂、武侯祠……只需要一下子扎进宽巷子和窄巷子,坐一会儿街边的小茶馆,喝几口三块钱一碗的成都花茶,吃一碗撒了很多葱花的素椒面,然后蹲在那些坐在竹椅上晒‘烘烘太阳的太婆大爷旁边照几张相片,成都一游也就不虚此行了。”而是有了最低消费的茶馆,在宽窄巷子之间树立起了打着景点招牌的五星级宅院大酒店。走进宽窄巷子,首先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宽窄巷子”与“原生态”的“宽窄巷子”已经大相径庭。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不够。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生动的教育基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好, 还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区。然而,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并没进行很好的保护,而是听之任之。如河南浚县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虽然还保留有一些传统建筑,但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没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还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生活的轨道上来,但前提是必须放下经济利益为先的标准,先合理有度地进行修缮维护,再考虑其经济发展。因此,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不是不可改造而是应张弛有度,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刻意破坏,也不能因文物保护限制或阻挡其进一步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明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鼓励并吸收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中来,让民众亲身体会到历史文物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对现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适度改造,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居民生活提供应有的便利,延续其历史文化传统,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群众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建立检查与考核机制

笔者认为,对已经公布过的历史文化街区或没有公布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文物,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检查团,进行定期的巡回督查。对一些在历史文化街区、古文物建筑等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风貌格局破坏较为严重的当地相关部门,给予通报、处罚,并把此列为考核其政绩的标准之一。当然,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完好,并能延续原有的文化价值,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政府部门,要给予表扬以及相应的奖励。

3.3 营造多方合作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尽管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但是它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这种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建立由某一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政府担负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要职责,资金上的支持是实现这种职责的有力保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专项基金是必要的。单纯依靠政府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除了开展广泛的宣传,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相互配合,以避免出现仅仅是城市的局部地段零星改善的结果。

3.4 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协调

对老街区的复兴经验证明,要想复兴老街区,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商业业态,建立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功能,且这种商业业态是可以持久永续的。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其以“食”为主的商业业态,满足民众需求,顺应当今社会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民众对于进食环境的特殊要求。试问,门外挑檐斗拱青石板,门内玻璃矮墙木地板的结合是否显得突兀,加之门外的迎宾小姐,很难令人体味到这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物。因此,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传承应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城市资产,它的保护与复兴既要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又要结合城市設计促进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

[2] 王敏,张亚娟.厦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J].陕西建筑,2009(4).

[3] 耿慧志.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理念及策略[J].城市规划,1998(3).

作者简介

彭恩丽(198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巷子风貌历史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作品五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