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铅、锌资源分布特征及保障形势

2013-10-21 03:04李建设何孝海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5期
关键词:铜陵铜矿储量

■ 刘 春/李建设/何孝海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

有色金属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严峻,正在演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安徽省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钨、钼、钴、锡、锑8种,前五种资源量比较丰富,后三种资源量很少。钨、钼资源储量原本不高,矿产地较少,品位较低,钨(WO3)平均品位均小于0.5%;钼矿资源多为共伴生矿产,矿床规模较小。截至2009年底,钨、钼矿保有资源量分别只有4.3万吨、4.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14位和24位。

安徽省钨钼矿产资源勘查近些年取得较大成果,在皖南北部发现了宁国大坞尖钨钼矿,祁门东源新近发现大型白钨矿,2011年底钨矿保有资源储量达28万多吨;近年省地勘局313队在金寨县沙坪沟发现了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居亚洲第一。经详查综合评价,初步探明钼主矿体矿石量约15.8亿吨,钼金属量220多万吨,平均品位0.144%。这一发现将使安徽省钼资源储量跃居全国首位。

安徽省钨钼矿资源潜力较大。通过近年勘查,钨、钼矿资源保障程度有很大提高,由于是国家控制开采的战略矿种,目前在安徽省矿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本文着重阐述有色金属中的铜、铅锌矿产资源。

1 资源概况、矿床特征和地域分布

1.1 铜矿

安徽省是国内主要铜矿产地之一。截至2011年底,已发现铜矿产地176处(含共、伴生矿产地53处);累计查明铜矿资源储量690.6万吨,累计消耗铜资源量245.5万吨,铜金属保有资源量445.1万吨,居全国第5位。

按矿床规模:大型3处,中型9处,小型及以下164处;大中型矿产地保有资源量357.6万吨,占保有总量的80.3%,小型及以下占19.7%。

按矿产组合:单一和主要矿产地123处,保有资源量367.6万吨,占保有总量的82.6%;共、伴生矿产地分别为25处、28处,共计53处,保有资源储量77.5万吨,占保有总量的17.4%。共、伴生矿产地中各有1处中型矿——新桥铜硫铁矿、庐江县龙桥铁矿。

铜矿保有资源储量中,品位0.4%~1%的占总量的36.4%,品位大于1%的占总量的49.6%。

省内铜矿产地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铜陵、庐枞、怀宁、池州矿集区(见图1)。累计查明铜资源量635.0万吨,约占全省铜金属总量的91.9%;保有资源量414.9万吨,占全省保有总量的93.2%。尤以铜陵地区为主,矿床多且集中,储量大,该区铜金属查明量占全省铜金属总量的59.3%。少量分布在淮北地区和皖南地区,资源少且分散,一般规模均较小。

铜矿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铜陵、贵池、怀宁的绝大多数矿床均属此类型;其次为斑岩型、热液型和风化淋滤型。

1.2 铅、锌矿

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铅矿产地65处,累计查明铅矿资源储量103.3万吨,保有铅金属量72.4万吨,占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70.1%。

按矿床规模:中型矿产地3处(2处为共生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8.8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7.2%;小型及以下62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4.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52.8%。

按矿产组合关系:主要矿产地24处,保有资源储量22.9万吨,占保有总量的31.6%;共生矿产地34处,保有资源储量48.9万吨,占保有总量的67.5%;伴生矿6处,保有资源量0.4万吨;单一矿产地1处(小矿),保有资源储量0.2万吨。

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锌矿产地70处,得益于近年发现的“南陵县姚家岭”大型锌及多金属矿产地,全省锌矿资源储量有较大的提升,累计查明锌资源储量264.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上升至224.6万吨。而2009年底,锌保有资源储量只有84万吨。

按矿床规模:大型1处(姚家岭),保有资源储量122.2万吨,占保有总量的54.4%;中型4处,保有资源储量60.0万吨,占保有总量的26.7%;小型及以下65处,保有资源储量42.5万吨,占保有总量18.9%。

安徽省铅锌矿资源分布较集中,以共、伴生为主,主要分布在铜陵、黄山、巢湖、池州等地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各种围岩中的脉状充填型等。

总体来看,安徽省铅锌矿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1)开发规模小,矿床以小型及以下规模为主,中型矿床少,近年新发现的南陵县姚家岭锌多金属矿现已达大型矿床规模,锌资源储量为122.2万吨。(2)以铅、锌共生为主,占总量93%以上,单一和伴生矿产地少。(3)铅锌矿石品位不高,铅锌品位基本均低于10%。铅矿品位大多在3%以下,品位在3%以上的铅资源储量占保有总量的16.3%;锌矿品位在2%以上的占保有总量的73.4%。

2 开发利用概况

2.1 铜矿

2.1.1 矿产地及矿山

表1 2011年安徽省主要铜矿产地利用表 金属量(万吨)

铜矿主要矿区共123处(不含共、伴生),已利用矿区105处;18处未利用矿产地中,计划近期利用的有9处,基本为小型以下矿产地;可进一步工作的有8处,其中2处为大、中型矿产地—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矿段与凤台山矿段(合并,大型)、沙溪鼓架山矿段铜金矿(中型)(参见表1)。

铜矿资源已基本配置,铜陵有色占用资源达60%。

全省铜矿山高度集中在铜陵市,其次在枞阳、池州、怀宁、庐江等市、县。除已经开采的铜陵有色下属的几个大中型矿山企业外,其余均是小型矿山。近年铜矿价格持续走高,原先未生产的矿山企业,或加快技术改造或积极申办新矿区采矿权。

安徽省的铜矿采矿回采率一般都在85%以上,个别矿山回采率在80%以下。选矿回收率一般都在85%以上。

安徽省铜矿中,伴生组分多。铜陵有色集团回收部分铁、硫、金、银等,在矿产综合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2.1.2 存在的问题

现有生产矿山一般已进入中老年期,采场个数逐渐减少,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都显著提高,出矿品位逐年下降,大部分矿山的铜品位低于1%,生产成本不断提高。18处未利用矿产地中,只有2处中型矿产地,其它基本为小型矿产地。安徽省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0%~90%。

目前,铜山铜矿、凤凰山矿、金口岭矿等主要生产矿山服务年限不足5年,行将闭坑,铜官山矿(大型)已停采;铜矿石生产能力约消失100万吨/年,在建的小型矿山生产能力不超过30万吨/年,投产后不足以弥补老矿山生产能力衰减的损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2 铅、锌矿

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铅矿产地数59个(不含伴生),开采矿产地47个,其中正在开采的矿产地29个,其它皆为停产、闭坑矿区或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等(见表2)。总体矿山企业规模较小。开采规模较大企业有:池州黄山岭铅锌矿(中型)、祁门三堡铅锌矿(小型)等。

安徽省锌矿产地63个(不含伴生),开采矿产地21处,停采17处,闭坑1处,基建13处,计划近期利用4处(见表3),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矿山企业规模多数偏小,停采矿区中有2个中型矿产地——庐江县岳山银铅锌矿、祁门县三堡铅锌矿。其它开采、基建以及计划近期利用的矿区皆为小型及以下矿床。“姚家岭锌多金属矿”目前正在做进一步勘查工作。

开采回采率80%~90%,贫化率8%~25%,选矿回收率90%左右。

3 产能、产量和资源保障程度

3.1 铜矿

安徽省铜矿采矿和选矿的实际生产能力在2004年以后基本处于阶段性高点,但采矿和选矿的实际产能都低于设计产能,尚有潜力可挖。铜矿是安徽省优势资源,也是紧缺资源。省内自产铜矿石2005年为401万吨,2010年为672万吨,除2010年有较大提高外,近几年处于平稳状态,供给不足,自给能力大多仅满足需求的10%以下,80%~90%资源需外购(见图1)。

一大批小型及以下矿山的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下;现有2座大型铜矿山——安庆铜矿和冬瓜山铜矿,服务年限分别为24年和14年。10~15年后,将有大批铜矿山消失生产能力,铜矿产量将呈下降的趋势。

表2 2011年安徽省主采铅矿产地利用表 金属量(万吨)

表3 2011年安徽省主要锌矿产地利用表 金属量(万吨)

根据综合回收率85%计算,2011年消耗铜资源储量约7万吨,铜陵市境内占用保有资源储量244万吨,根据安徽省现有产能估算服务年限约为30年左右。如果考虑铜陵市、巢湖市庐江县及芜湖市南陵县境内有一定规模的未占用铜资源储量(约55万吨),服务年限8年左右,总的静态服务年限约为38年。

加强铜矿资源勘查,寻找新的资源接替基地已成为安徽省勘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未来铜矿勘查重点是铜陵地区、庐枞沙溪地区以及安庆铜矿外围地区,力争实现铜矿勘查的重大突破。

3.2 铅、锌矿

安徽省铅锌矿资源相对集中在铜陵-贵池地区、金寨地区、蚌埠地区,矿床以小型及以下规模为主,中型矿床少,2011年年产矿石量约37万吨,自产矿石仅能满足产能的40%。若不尽早开发“姚家岭”等矿产地,铅锌保有可采储量只能维持10年左右,资源接替相当紧张。

4 未来开发利用布局及其展望

4.1 铜矿

如前所述,安徽省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保有铜矿资源91%以上集中在铜陵周边的4个矿集区中(图2),距离铜陵有色均在100公里范围内,交通发达,其他基础设施良好,保有资源储量大,虽品位相对较低,但可选性能好。铜陵有色所在地铜陵矿集区保有铜矿资源就约占全省的59.3%。

根据现有矿山企业分布情况及区位优势,将铜陵市郊及铜陵县、庐江县、芜湖市南陵县等铜矿资源富集地区作为安徽省铜矿重点开发区域比较合适。

对生产规模小的矿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采选技术和产能;加强中低品位铜矿和有害物质含量高的铜矿选矿技术改造,提高伴生矿产的回收率,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铜矿资源。

加大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凤台山矿段)、铜陵县舒家店等一批中、小型矿产地的勘查。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对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凤台山矿段)进行开发利用,设计矿山规模为年处理铜矿石150万吨,年产金属铜6万吨左右;随着该区铜矿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庐江沙溪地区将成为安徽省铜矿另一个勘查开发基地的态势已经形成。

一大批小型及以下矿山也为铜陵有色选冶提供部分生产支持。2011年,铜陵有色矿山生产铜5万多吨,周边的小矿山产铜约1万吨,预测在“十二五”期间,铜陵地区国有、私营矿山年处理矿石量达到700万吨、金属铜6万吨左右的产能将会维持。

4.2 铅、锌矿

预计“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姚家岭铅锌矿开发基地已经形成,预测其达产后,年产处理矿石量150万吨,本省铅锌矿资源基本能够满足自给要求。

5 结论

安徽省有色金属中的铜、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已经很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铅、锌矿因“姚家岭”大型矿产地的发现而使资源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但作为安徽省优势矿产资源的铜矿,其资源保障程度不容乐观。预计铜、铅、锌矿山在未来几年或10~20年后将普遍出现资源危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好开源与节流工作,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有色金属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布局与规划[R].合肥: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2012.

[2]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2011年度矿产资源储量表[R].合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11.

[3]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2011年度矿产资源年报[R].合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11.

[4]麻志周.我国矿产资源保障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09(3):2-7.

[5]刘树臣,王淑玲,崔荣国,等.当前矿产资源形式与未来走势[J].国土资源情报,2009(7):29-33.

[6]罗元华.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规划思路[J].中国煤田地质,2001(2):1-5.

[7]闫卫东.正确认识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J].中国矿业,2008(1):1-5.

[8]梅燕雄,杨德风,叶锦华,等.中国矿产资源战略问题[J].中国矿业,2008(6):11-13.

[9]马伟东,古德生.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现状及对策[J].冶金工程,2008(3):121-123.

[10]杨建功.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0-13.

猜你喜欢
铜陵铜矿储量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亲亲的鸟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