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19)赵荣良
腹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以“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在日常门急诊中占据较大比例。急性腹痛是患者出现腹部突发性痛感,一般是由于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造成的。由于急性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表现多样,仍有相当比例的腹痛患者难于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本文就“腹痛”为主诉到我院就诊的64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经验。
1.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为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门急诊患者。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16~52岁。
1.2 临床方法 对以“腹痛”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包括就诊时的三大常规、B超、X线等现有辅助检查确诊者,有门急诊资料完整者列为有效。
所有患者均采取积极对症处理,解痉、抗感染、留院观察、转院等方法,全部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并得到有效治疗,无明显误诊及延误病情。64例患者的疾病构成比率见附表。
附表 64例患者的疾病构成比率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以急性腹痛最常见。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包含多种疾病,病情急且涉及面广,要求基层医师及时给出正确判断,以免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1]。因多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需多科室协作。
3.1 诊断思路 医务人员接诊并进行诊治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时,必须明确诊断思路。①医务人员对以“急性腹痛”前来就诊的患者要全面分析腹痛特点。详细迅速收集患者的病史特征,女性患者应询问月经史及婚育史,并根据是否存在腹膜刺激征以及腹平片是否出现异常区域以区别患者腹痛类型。②根据患者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区分是器官性腹痛还是感应性腹痛。③医务人员应根据基层现有条件,充分利用B超,血、尿、便常规,腹平片等基础检查手段提供快速诊断,并在特殊情况下及时转到上级医院采用先进诊断仪器进行明确诊治。但应注意在患者的腹痛病因不明确时,医务人员应尽快排除严重或是致命性病变。此外,若是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所造成的急性腹痛,可通过询问患者年龄及既往病史等,同时视情况可辅以必要的心电图、血糖等检查,一般均可确诊。
3.2 误诊分析 在基层社区医院出现的误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务人员过于注重自身的主观臆断。从患者的某一临床表现片面地进行诊断;不进行完整的全面检查;受到患者以往病史的误导;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导致临床症状不典型直接造成诊断困难;病程的阶段不一样,医师只能片面地对现有阶段进行观察,不能及时进行系统化诊断;不具备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和大型先进诊断设备,易导致诊断困难。此外,胸腔疾病出现的牵涉痛也可以向腹部放射,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无明显胸闷气促,易干扰医生的思维,导致误诊。
本组64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以外、内、妇科疾病为主,且以外科疾病最多见,但实际上急腹症是多种急性腹痛疾患的总称,包含范围广,结果分类与国内其他有关报道相似。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非创伤性急性腹痛大多数起病急,恶化快,症状复杂,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的诊治,因此医务人员应全面掌握各科的基础医学知识及诊断技术,以便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基层社区在不能及时做出诊断、积极对症治疗时,应及早向上级医院转运,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获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