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10-20 07:32:16王丽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罂粟碱肠病肠系膜

王丽娅

罂粟碱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丽娅

目的观察罂粟碱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肠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活血化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罂粟碱静脉注射。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治疗中注射部位发红肿胀2例,减慢输液速度后减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罂粟碱治疗缺血性肠病疗效显著,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罂粟碱;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肠壁血液灌注不良而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增多,其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本院用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5~75岁,平均53岁。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4~80岁,平均55岁。4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者19例,冠心病者10例,糖尿病者8例,房颤者3例。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根据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生、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肠镜明确诊断。

1.3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胀,其中伴便鲜血25例,伴便暗红色便10,伴便黑便8例,伴腹泻3例。

1.4治疗方法 40例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活血化瘀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罂粟碱注射液90 mg/d,维持24h静滴。

1.5疗效评估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实验阴性,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正常,停药观察2周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正常,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明显减轻;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须转外科手术。

2 结果

2.1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评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 罂粟碱治疗中注射部位发红肿胀2例,减慢输液速度后减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以动脉缺血最常见,60%左右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常见为血栓形成。20%~30%为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5%~10%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突发急性腹痛、便血,随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及肠麻痹应考虑本病。

罂粟碱属于阿片类生物碱,是一类非特异的血管扩张剂,它通过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对血管、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对缺血性肠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胡亚飞,杨兵.肠系膜上动脉影像学检查及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58-160.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罂粟碱肠病肠系膜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局部注射罂粟碱后创面有形物质形成原因的探讨及预防
罂粟碱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0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