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的区域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

2013-10-17 05:27卢巧玲
台州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台州制造业创新能力

卢巧玲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沿海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递减趋势,要促进这些区域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就必须打破既有的成长范式,重新思考未来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化水平领先的区域如何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国家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又究竟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快速的工业化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起飞”的动力在于资本积累,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的源泉又来自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创新。[1]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经济发展领先区域如何将其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技术性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区域经济增长路径的转换,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一、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用生产函数形式表示为Y=F(K,L,A)。新经济增长理论(newgrowth theory)认为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在于内生化的技术知识或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强调内生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罗默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只要知识积累过程不中断,经济就能够实现长期增长;认为一些国家之所以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增长路径上,就是由于对知识生产部门的投资不够,技术进步率太低。1988年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解释技术进步,说明经济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在于内生化的技术知识或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从不同侧面讨论了技术进步与经济行为的关系。[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被众多学者所关注,Stern、Porter&Furman(2000)认为一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的潜力确定,最重要的因素是R&D存量,无论是企业R&D还是政府R&D,都能支持新技术、发明、设计和创新生产方式,从而影响R&D边际产出并影响技术创新能力。[3]随着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多学者对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硅谷和128公路为对象,研究了创新集群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的角度主要从国家竞争力、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逐渐向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推进。我国学者柳卸林等参照科技部对区域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提出了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3个层次、41个具体指标来评价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史清琪、尚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部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国际比较。李晓钟等(2005,2007)、吴玉鸣(2006)、郭国峰等(2007)主要从创新的基础、有关研发、教育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专利数等方面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做了探讨。

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在区域层面的探讨更多地侧重于区域创新能力与绩效等方面,而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探讨区域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并不多。本文选择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台州为例,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浙江台州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从2000年的12390元增至2011年的47779元,增长了4倍;台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将为其他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起到引领作用。

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般分析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依靠技术创新的内生力量,以区域技术发明、创新和技术扩散等技术知识的渐进积累和释放提升为基础,提高区域内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产品技术层次、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效率提高和发展的综合过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总收入和人均收入提高,是促进区域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基础。从经济的总体表现来看,台州经济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增长。GDP总量从2006年的1458.4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426.45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3.5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006年3254美元提高到2010年6172美元,超过了全国人均GDP4000美元的水平,年均增幅达17.4%。地方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38.8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4.88亿元,年均增长17.4%,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从2005年的2.5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25亿元,年均增长19.3%。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表明台州具有走向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可能,但地处综合实力最强区域的台州其创新能力却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性。本文选取浙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杭州及在国民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科技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台州实力相当的嘉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台州区域创新能力作深入地分析。

(一)技术创新投入

1、资金投入。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科技资源的不断累积,在越来越依靠技术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多的R&D投入就会增强未来的技术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4]投入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指标,特别是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区间的科技实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1列出了台州、杭州、嘉兴三地2002-2010年R&D投入及占GDP比例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一是台州R&D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02年的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61亿元,增长了5.08倍,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0.61%上升到2010年的1.3%。内部R&D经费投入的迅速增长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与省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与杭州、嘉兴等地相比,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2-2010年杭州R&D增长了7.26倍,嘉兴增长了10.28倍。2010年杭州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2.8%,嘉兴为2.09%,而台州只有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图1 2002-2010年R&D投入及占G D P的比例

2、人力资源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源是R&D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资源,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从某一方面反映一个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水平。拥有一定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2010年,台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中拥有博士生233人、硕士生835人,占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5.65%,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个百分点。表1数据显示,不管总量还是增长速度,台州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与其他地区都有一定的差距。2010年杭州科技活动人员为150126人,比2001年增长了2.53倍,嘉兴为47896人,比2001年增长了2.67倍,而台州却只有44290人,比2001年增长了2.11倍。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嘉兴为21211人年,比2001年增长了5.8倍,台州为18646人年,比2001年只增长4倍。2010年每万人口R&D人员嘉兴为62.09人年,杭州为95.32人年,台州仅为31.98人年,低于全省47.07人年的水平。

3、主要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本文选取反映台州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特点的产业作为样本,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前八大产业是台州当前的主导产业,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全部工业总值的比重在60%以上,这些产业的相关科技创新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当前台州的创新能力相关情况,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了台州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

从表2数据可见,近几年台州新兴行业和技术密集度高的行业R&D经费投入规模明显高于传统行业。十年间台州十大行业中研发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了84.2倍,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31.4倍,增长最慢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只增长了1.2倍。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前期基础低,近几年加大了研发投入得到了飞速发展,通常化学工业属于科学与技术联系比较紧密的产业,而在台州这一产业研发投入较少,基本上从事低附加值生产。从研发的投入强度看,强度最大的是医药制造业,2010年达到2.84%,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为1.52%和1.51%。

从表3可以看出台州制造业中各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提高的趋势。十大行业中研发人员增长最快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年间增长了58.6倍,R&D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02%提高到4.59%,同期,其工业产值从2.7亿元增加到84.34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0.8倍,R&D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02%提高到3.13%,同期,其工业产值从58.48亿元增加到454.65亿元。相对而言,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要高于其它的行业,如医药制造业,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该指标为5.4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为4.75%,而台州塑料制品产业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仅为0.91%,从事研发的能力较弱。

从产业研发投入的变动趋势看,近十年来台州这三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实现了快速技术发展,符合国际产业变动趋势。因此,将技术开发资源向这些技术产业转移大大增强台州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能力,主要从技术创新直接产出、高科技产业发展状况等角度来分析。

1、技术创新直接产出情况。通常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直接产出能力以科技论文数、专利授权量、新产品开发能力作为衡量标准。科技论文表明科技人员的知识创造能力,蕴含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基本知识。据调查,浙江省内除了省会杭州有较强能力外,其他地区都比较薄弱,因此科技论文无法反映浙江各地区创新能力,在此不作分析。

在判断R&D投入与产出关系时,通常采用专利数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趋势。在我国的专利制度中,专利包括3种形式,除了发明专利还包括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表4数据显示:一是台州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从2006年3365件上升到2010年10558件,增长约2.1倍,最能直接反映技术根本变革的发明专利数从2006年的57件上升到2010年的285件,增长约4倍,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数从2006年的5.96件上升到2010年的18.11件,增长了2倍。这表明台州企业创新活跃程度比较高,台州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二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台州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数从2006年浙江省第5位下降到第7位,低于浙江省27.85的平均水平。

表4 浙江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是否有能力生产含有更高和更新技术的新产品是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另一个指标。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从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来进行衡量。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作为衡量企业知识产出的重要指标,既是直接反映新产品产出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的指标,也是间接反映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的一个指标。表4数据显示,2006-2010年,台州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稳步提高,从2006年的360.70亿元增至2010年835.48亿元,年平均增长23.37%,超过了浙江省21.63%的年平均增幅,新产品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从16.18%上升至23.01%,也超过了浙江省从13.80%到17.02%的增幅。

2、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形。高技术产业是知识与技术的高度结合,其创新能力就是如何将高科技知识转化为高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也是反映一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6年以来,台州高科技产业的生产以及出口发展都较快,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41.96亿元增加到2010年332.59亿元,2010年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3%,其中医药制造业占总产值的63.53%,占浙江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27.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成长的基础和重要体现,能大大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2006年以来台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从表5可以看出台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居浙江省第三位,从2006年的3.86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3.3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36.32%,远远高于全省同期年均增速9.73%,也高于全市同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4.63%的速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5.48%上升到2010年的9.55%,比重增长较快,2010年居浙江省第3位,仅次于杭州、宁波。以上情况说明了台州近几年通过技术改造、引进与吸收,实现了技术积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医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和能力,今后发展的重点应迅速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从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表5 浙江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通过对台州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台州近几年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是以新产品创造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特点。已经具备了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所需要的支撑能力,未来经济发展要将其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技术性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区域经济增长路径的转换。

三、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的措施

一个地区选择什么类型的增长模式,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是区域内外部宏观条件和微观行为动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演变的趋势是从劳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到管理、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型。纵观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其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表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演化路径;二是主导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过程。[5]

目前台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7000美元,较高的人均GDP意味着区域的比较优势将发生重大变化,其发展推动力是延续当前的模式还是转向新的增长模式?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区域已经渡过了较多地依赖增加要素投入和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的工业化早期发展阶段,正接近向效率和创新驱动增长转型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更多靠集约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可持续的发动机。因此,为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其发展路径必须做以下转型。

(一)从依靠物质资本积累转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经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就要把生产总值相当高的比例用于投资,尤其是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构建起以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增加的支撑体系。然而,从前面的分析得知台州创新人才不管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与其他区域的差距都还很大,创新人才不足问题制约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影响着区域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台州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就要实现从依靠物质资本积累转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上,尤其是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因为只有在区域内的劳动力构建了必备的知识技能前提下,引进的先进技术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并产生最大的效用,也只到当新引进的技术和当地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相匹配时,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两种途径可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一种途径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展本地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提高一般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台州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尤其需要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支持高等学校建立创新型研究的基础设施。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加大创新人才引进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量,尤其是台州目前主导产业和技术型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引进,通过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社会保障等配套机制吸引国内外的创新人才,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本交流机制。

(二)从依靠传统要素投入转到加大对知识生产的投资。按照内生增长理论观点,经济增长要转到创新驱动的模式必须加大对知识生产的投资。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效应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如果没有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和技术创造活动,资本的收益就会递减。研究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比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它们的创新更多且增长更快。在一些研发强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表明一个事实:只有增加技术开发经费,提高研发强度,才能产生更多的技术进步,更多的研发投入就会增强其在未来的技术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为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今后台州要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重视对知识生产的投资,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政府投入主要应集中于基础研究和优势产业的公共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此外,还要结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建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覆盖从科技信息共享到技术检测和技术转移服务的创新开发全过程,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无论是创新领先的国家还是技术追赶的国家,企业都是创新的核心主体。因此,台州地方政府要发挥科技激励政策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促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等知识生产的研发投入,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和利用外国资本的渠道,以充分诱导企业增加R&D的投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三)从依靠传统产业的增长转到充分发掘优势产业的技术发展潜力。台州制造业目前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缝制设备和船舶修造等“5+1”主导产业。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台州区域产业变动特点,从前面的分析论证我们可以得出台州有些产业的优势正在减弱,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台州要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及变动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化。因此,要实现区域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就要增加优势产业的投入,尤其是主导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而且这些产业也是研发最密集的行业。它不仅使用许多物质资本,如计算机、精密仪器及其他的实验设备,而且也是需要投入积累了许多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如果处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能够快速跟上技术变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行业制造的技术创新将产生最高的回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言,今后将技术开发资源向这些技术产业转移,使经济发展的主流从工业化转向技术化,可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能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5):4-20.

[2]阿吉翁,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M].陶然,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Stern S,PorterM.E,Furman J L,TheDeterminantsof National InnovativeCapacity[R].Cambridg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7876.

[4]殷醒民.重铸区域科技创新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8.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换[J].经济研究,2006(4):4-14.

猜你喜欢
台州制造业创新能力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