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洪海 王珂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期上海冰上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认为上海市已经把“冰上体育”摆到塑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大局中统筹推进,且在定位上已经跳出了“部门体育”并上升到“民生体育”的层面;提出相关利益各方应从细节入手,践行既定规划的同时,尽快打造自主表演品牌,实现冰上体育文化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常态化。
关键词:冰上体育;文化;特点;路径
一、新时期上海“冰上体育”跨越式发展的特点
上海“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体育发展能力,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为此,上海市体育局把“将体育发展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总体战略,提升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相一致的体育发展水平,以体育发展的新业绩增强上海城市的竞争力”作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指导原则。上海体育人解放思想,不受习惯做法约束、不被地域思维局限发展“冰上体育”,初步实现了理念创新、思路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使“冰上体育”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迅即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化要素,成为整个城市文化的最大亮点。“冰上体育”近期在上海的发展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特点:
1.战略先行
冰上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优秀的体育文化,它是城市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冰上体育在城市精神塑造、社会经济拉动、生活方式引领及城市魅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早已为欧美等国家的国际大都市所证明。因此,上海发展“冰上体育”是大势所趋。同时,上海人拥有追求时尚、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天性;加之即将落成的浦东三林社区体育中心冰场,上海符合国际标准的冰上场馆达到4座,超过国内任何一座城市;上海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发展“冰上体育”又是“适逢其时”。
上海冰上体育的发展战略可用“定位准确、思路清楚”来评价。所谓“定位准确”表现为:“体育不仅仅是竞技和金牌,体育是一种文化”;发展冰上体育最大意义在于探索新时期培养多元文化满足申城市民的体育文化需求。所谓“思路清楚”表现为:一方面,依靠高端冰上赛事来培育冰上项目市场、培育本土“冰迷”、培育冰上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契合度;另一方面,举办冰上运动爱好者夏令营,组建本地的冬季体育专业队伍,培养出本土冰上明星。
上海冰上体育发展战略的“创新意识”,从定位上已经跳出了“部门体育”的桎梏,并上升到“民生体育”的层面。体育“回归”文化,是体育在发展方式上的重大转型,它意味着对诸多功利诉求的摒弃,表现出的是一种“壮士断臂”般的勇气。同样令人折服的还有上海体育人果断迈出发展步伐的效率:以短道速滑世锦赛为起点,上海在一年的周期里先后将举办五项高级别冰上赛事,让更多上海市民亲身感受到冰上运动的魅力;女子冰壶队一经成立,就迅速在初中、高中、大学形成梯队。相关负责领导也要求,“最晚三季度前,女子冰球和花样滑冰、短道速滑三支冰上运动队将在沪上高校组建完毕”,采取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让普通青少年都有机会投身冰上运动。
2.政府推动
发展“冰上体育”,在形式和内涵上为上海“海派文化”注入新的元素,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体育向构建彰显国际大都市体育文化体系的一种努力,是对上海市民体育文化需求的主动回应,也是上海推动体育由量和规模向质和效益提升的具体体现。冰上体育在上海的发展已经彻底摆脱前期“单一的市场行为”阶段,开始进入由政府部门主导下的“文化创新”阶段。从目前来看,政府部门表现出色。
一方面,政府部门勇于担当,责任面前不缺位。把体育摆到塑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大局中统筹推进,是上海体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企业固然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阶段投资“冰上体育”并不总是有利可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在战略制定、制度安排、市场监管、统筹协调等方面角色重要。在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安排上,上海市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冰上体育”高度重视。办好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被列为今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市领导亲自对筹备工作作出指示。上海市体育局为能举办一次“成功、精彩、难忘”冰上赛事,组成专门机构全面推进赛事工作。上海女子冰壶队成立,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共同揭牌。一只运动队成立之初即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实属罕见。
由于上海市政府对发展冰上体育的高度重视,政府各部门间也迅速达成默契:为办好“短道世锦赛”,体育局与旅游局在接待酒店、赛事餐饮、交通车辆、票务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实现冰上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局与教委实现体教深度结合,将运动队布局到大、中学校,为运动员的成长选择了一条更加人性化的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兼收并蓄,放手发展不越位。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体育局在冰上体育发展的诸多方面,做到了管办分离,做到了博采众长。与以往“建成一座场馆背上一个包袱”不同,上海世博演艺中心交由国际现代体育产业巨头经营。这不仅减轻了体育部门的压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对接国际娱乐和体育资源的能力。世博演艺中心先后两次为世界级花滑表演提供了硬件支撑。东方体育中心又名“海上王冠”,规划设计阶段就汲取了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市文化建设中的体育发展经验,把它建成一座可满足国际各单项体育联合会赛事标准的综合馆,可举办游泳、篮球、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20多项国际比赛。世游赛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参照奥运会标准浇筑的冰场宣告落成,并接连举办了三次国际冰上赛事。
上海发展冰上体育,除了启用专业团队,还问“计”于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任洪国、兰立等官员,中国短道队领队刘浩、教练李炎,退役世界冠军王金玉、申雪、赵宏博、大小杨阳,现役国手刘秋宏、范可欣,都成为专家库成员。他们为上海冰上体育发展出谋划策,有的甚至亲临赛场做赛事宣传、营销。正是由于主管部门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使上海冰上体育有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不论是赛事文化,还是运动队建设,亮相之初即展现出无限活力和发展后劲。
3.目标多元
培育冰上项目市场、培育本土冰迷、培育本土冰上明星、培育冰上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契合度,“培育”成为当下上海发展冰上体育的关键词。拒绝急功近利,拒绝短视行为,当发展冰上体育上升到打造城市体育文化、满足市民体育需求的高度时,心态平和了,脚步也踏实了。
2011年10月23日,“海上王冠”落成,500多位社区居民、“冰迷”代表受邀成为“海上王冠”冰场的首批客人,欣赏国家花样滑冰队和上海小冰迷表演的“冰上芭蕾”并接受了由国家队队员签名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门票。2012年1月19日,世锦赛票务销售启动,最低票价从此前短道速滑世界杯时的50元降为20元,以吸引更多学生和市民赴现场感受冰上运动的速度与激情;2012年3月4日, 100多名大学生、白领,受邀在世界顶尖选手争金夺银的场地上体验翱翔的美妙感觉;2012年3月8日,201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如期举行,三天的赛程,超过3万名观众进入“海上王冠”现场观赛。有耄耋老者,有八、九岁的小学生,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正在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激动与喜悦。
与此同时,上海市体育局在冰上项目发展方面也在积极跟进。2012年2月21日,全国冰壶巡回赛第三站比赛在松江的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国际滑冰馆举行。成立仅12天、由上海外贸学院学生组成的冰壶队勇敢地站在了家乡的赛场上。2012年6月4日,上海市冰壶项目发展专题研讨会在上海松江大学城体育中心召开,会议不仅就“一条龙”培养体系建设、运作管理机制的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达成共识,而且批准了“冰壶场地建设规划”,制约上海冰壶运动发展的瓶颈不久后即可被攻破。6月22日,作为推进上海冰上项目普及和发展的活动之一,“走进海上王冠,点燃冰上梦想”——2012年上海青少年“冰上明日之星”夏令营正式开营,国际奥委会委员、奥运冠军杨阳到会并致辞。来自全市的127名花滑和冰球爱好者参加了高海军、姚乃峰等国家队教练员的训练和指导。
二、未来促进上海冰上体育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短短一年时间,上海冰上体育已打开了局面且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对于“冰上体育”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利益相关各方按照既定规划踏实走好每一步。当前,除进一步完善冰上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外,尤以是在加速自主表演品牌的培育上最为迫切。打造自主表演品牌并天天上演,将有助于实现冰上体育文化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常态化,快速提升冰上体育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影响力和份额。
融合了技巧、音乐、舞蹈等诸多因素的花样滑冰,因其特有的浪漫唯美风格,被歌德誉为“运动的诗”,是冰上运动中最具观赏价值的运动项目。不仅是花样滑冰项目本身,芭蕾舞、魔术、杂技等一些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一旦与冰结缘,立刻脱颖而出,成为演出市场的新贵,甚至成为稀缺演出资源。
上海是中国最具浪漫气质和时尚气息的城市。上海应该抓住当前“产业升级”有利时机,看准“体验经济”的大方向,以创造良好的消费体验为核心,首先从国际上发展较好的花样滑冰项目入手,通过打造中国自主冰上表演品牌,以一种全新的设计思维和方式,促进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文化演出产品的核心在创意。好的创意就是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用冰刀诠释“技术”“修养”“乐感”,在冰上讲述江南水乡的“喜怒哀乐”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意。这种原创和地方特色,足以区别世界上同类演出团体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1.关于冰上表演自主品牌的品质
传统意义上的品质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在表演领域则特指演出节目或剧目在演出形式、表现手段、表达方式、娴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达到的水准。品质最终是以对观众视觉的冲击和情感的震撼得以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成功的表演品牌的塑造,必须是从创作团队到舞美灯光、从演员阵容到营销团队中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顶尖专家,跨国家、跨地域的合作:或者给惊险高难的中国杂技注入了“外国元素”;或者变单一的功夫表演为多种艺术元素加杂技的舞蹈和戏剧;或者用了一种若断似连的叙事方式把单个的杂技节目串联在一起等等,只有在细节上极尽心思,赋予传统节目以现代的美感和人文的情感,才可能经得起观众最挑剔的目光。
2.关于冰上表演自主品牌的品位
这里的品位是指品牌的文化定位,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既不同又统一的诉求。在创建品牌的长期的过程中,企业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从抓企业文化入手,在全体人员中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念和宏大、博爱的经营理念。在表演和经营活动中,将企业文化特质贯穿于全过程,以品牌的发展和传播为重,以观众的需求为重。要敢于承担起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的同时,向大众提供健康、积极的文化产品。
3.关于冰上表演自主品牌的品相
品相是指品牌的形象,即品牌的符号系统和传播系统。具体到演出则是指核心价值观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及品牌营销等层面的具体展现。打造冰上表演品牌,在项目确立之初即要采取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推广方针,把树立品牌形象作为营销工作的重点。成立市场推广部门,制定详细宣传推广方案,做到项目未动,宣传在先。持续不断地为品牌注入概念、精神、文化、故事、时间等内涵。加大媒体对项目在创排、网站开通、剧场改造、道具革命、时尚服饰等方面进行深入报道。逐步使消费者群体对品牌产生认知、识别并产生信誉。让品牌形象成为品牌拥有者的丰厚资产。
三、推进冰上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城市保持其独特性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大城市在形态、制度、规范、市民行为等方面日趋雷同,因此在文化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必须以独特的“战略思维”打造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质。发展冰上体育,正是城市决策者敏锐把握住了文化发展动向,及时掌控了推进城市综合发展的又一个抓手,无疑是以特有的形式与内涵为海派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把冰上体育摆到塑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大局中统筹推进,必须鲜明地发掘冰上体育重要的文化交流与辐射功能。而在这些方面,上海也还仅仅是迈出第一步,在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设施建设、先进技术运用等诸多方面,还有着广泛的创意空间。对上海冰上发展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对冰上体育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剖析,期待以此为政府、体育组织、传媒及企业界的有识之士从事项目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潜力释放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萍.“北冰南展”续新篇申城市民感受冰上运动魅力[N].中国体育报,2012-03-13.
[2]王萍.冰场一流安保得力接待优质:短道速滑世锦赛筹备有序[N].中国体育报,2012-02-24.
[3]王彦.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目标:冰迷不增加就是失败[N].文汇报, 2011-12-07.
[4]冰雪情缘期待再续:写在短道速滑世锦赛闭幕之际[EB/OL]. http://sh.xinhuanet.com/2012-03/12/c_131461030.htm. 2012-03-12.
[5]黄维.文化创意提升企业自主品牌力[J].艺术百家,2010(5):12-16.
[基金项目: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课题编号:TYSKYJ2012089)]
(作者单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