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出新 遒劲峭拔:柳公权及其《玄秘塔碑》

2013-10-15 01:00江西文师华
名作欣赏 2013年10期
关键词:柳公权楷书用笔

/ 江西_文师华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登进士科,又登博学宏词科。初仕校书郎,久滞未迁。元和十四年,夏州刺史李听任命他为掌书记。次年,柳公权入京奏事,穆宗知其善书,即日召为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敬宗朝,官至兵部郎中,曾知制诰,充任弘文、翰林学士,仍然担任宫廷内专职书家。文宗朝,历任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右散骑常侍。曾充任知制诰、翰林院学士承旨。武宗朝,初任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封爵河东县伯。后任太子詹事、宾客,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懿宗咸通初年(860),以太子少傅退休,咸通六年卒于家,享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由于擅长书法,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担任宫廷最高级专职书法教师长达二十年之久。穆宗曾问他怎样用笔好,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

关于柳公权书法的渊源和影响,《旧唐书·柳公权传》有这样的记载:“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上都(即长安)西明寺《金刚经碑》备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尤为得意。”他的字从钟繇、王羲之入手,继而师法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等名家。他学王字、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他继颜真卿之后,再变楷法,避开了颜楷肥壮的竖画,把横画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点、撇、捺写得像刀切一样爽利森挺;他还吸取了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楷结体上的纵势,写出了以瘦硬露骨见长的“柳体”,成为唐代楷法集大成者。

“柳体”的特征表现为:用笔十分灵活,点多带钩出锋,用揉毫来蓄势,出钩劲利,如高峰坠石,利落而显精神;横画起笔多方,收笔多圆,方圆结合;竖笔起笔多带方笔,棱角突出,直中带曲;长撇行笔速度较快,长掠直下,稍带弧度,修长劲健;短撇粗重;捺画起笔较细,中段逐渐加粗、加重、加长,末尾极粗,出锋极有力量;折笔多方折顿挫,劲健有力,甚至让人感到用力太多。长笔瘦硬伸展,短笔粗重收敛;既骨力奇峭,又不乏血肉。结体内紧外松,辐射开张;撇低捺高,险中求稳;高低错落,庄严端正。宋代范仲淹《祭石学士文》中称颂石延年书法云:“曼卿之笔,颜筋柳骨。”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认为,柳公权书法“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后人多以颜、柳并称,视颜、柳为一路,“颜筋柳骨”遂成定论。柳公权不仅耽于书学,而且工于诗。其联句诗“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为文宗所激赏,有“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之誉。

柳公权传世的书迹有数十种,代表作有《蒙诏帖》《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蒙诏帖》书于四十三岁,墨迹本,行草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金刚经》书于四十七岁,原石早佚,1908年在敦煌石室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神策军碑》书于六十五岁,原石久佚。传世仅宋代贾似道旧藏本上半册,曾流入香港,现藏北京图书馆。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六十三岁时所书,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立,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碑高386厘米,宽120厘米。28行,行54字。现立于西安碑林。

碑文的内容是记叙大达法师端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弘扬佛法的功德。作者先从总体上概述大丈夫在家、出家的准则:“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紧接着描述端甫和尚的母亲梦见梵僧、吞舍利子而生端甫的奇特情景,端甫长大成人后气宇轩昂的神态。然后详细描述端甫出家为僧,从师学佛,宣扬佛家教义的过程:他十七岁剃度为僧,住进安国寺,学习佛家的“威仪”、戒律,研究唯识宗、涅槃宗等诸多宗派的教义,精通“经、律、论”,囊括群书,融会贯通,然后开坛演讲,传播佛祖旨意,祈祷天下太平,先后受到唐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的恩宠礼遇。他把“贵臣盛族”、“豪侠工贾”及普通信徒捐献的钱物全部用来修建和装饰佛寺,并培养了一千多弟子,不愧为“出家之雄”。最后用碑铭的形式,歌颂端甫大法师深厚的佛学修养,冰霜一样的高尚品格,超脱空静的精神境界。

全文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气脉连贯。文中涉及到佛教方面的许多概念或词汇,较为难懂。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此文,现将一些重要词汇解释如下:1.左街僧录:僧官名。唐初僧尼隶属祠部,所度僧尼由祠部给牒。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设置左右街僧录,后因置僧录司。2.菩提:正觉,即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3.沙弥:佛教称男子出家初受十戒者为沙弥。4.威仪:佛教经律中以行、住、坐、卧为四威仪。5.涅槃:涅槃宗灭度之法,即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6.三藏:佛教典籍中的经、律、论合称三藏。7.真乘:佛家真谛,佛教称解释教义深浅的等级为乘,如大乘、小乘、上乘等。8.三密:密宗的三密之法,即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9.瑜伽:梵语,物物相应,一种功法。10.无生:佛家所说的万物的实体无生无灭的观念。11.净土:佛教所说的庄严洁净、没有污浊的极乐世界。12.四相:佛家以离、合、违、顺为四相。13.贤劫:佛教认为天地的形成到毁灭叫做一劫,过去住劫为庄严劫,未来住劫为星宿劫,现在住劫为贤劫,又称善劫,在贤劫中有千佛出世。14.能仁:即释迦牟尼佛。15.大雄:佛祖释迦牟尼的尊号,指佛有大智力,能伏四魔,故称为大雄。16.三乘:佛教以车乘喻佛法,学者接受的能力不一,分三种情况,称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17.空门:佛教认为色相世界皆是虚妄,能破除偏执,由空而得涅槃,以空为入道之门,故称空门。18.悉地:悉檀,普遍施舍,悉檀之地,意译为成就。

此碑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点多带钩出锋,遒劲动人;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挺劲舒长;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用笔干净利落。从结字的整体看,主要是内敛外拓,即中宫收紧,撇、捺等主笔向外伸展。这种用笔遒健、结字紧劲、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的艺术风格,是柳公权继承、融会晋唐楷法而独出新意的成功之处,世称“柳体”。历来临习柳体者,常以此碑为入门之阶。

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五认为,此碑是“柳书中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一大变耳”。赵崡《石墨镌华》卷三指出,此碑“书虽极劲健,而不免脱巾露肘之病,大都源出鲁公而多疏”。综合前人的观点可知,“遒媚劲健”是此碑的主要特点,而“不免脱巾露肘”则是此碑的不足。学习此碑,要注意方圆兼用,方起圆结,字距行间疏密等,更要注意避免脱巾露肘、刻板拘谨的毛病。

柳公权所创造的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柳体楷书,在当时就名扬海内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旧唐书·柳公权传》记载:“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唐文宗称柳公权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加焉”,可见他在当时书名显赫。宋代的李建中、欧阳修、蔡襄、黄庭坚、米芾都受到过柳体楷书的影响,其中黄庭坚行楷书的结体受柳体的影响最为明显。米芾早年羡慕柳公权楷书结体紧密,并临习柳书《金刚经》;等到他自成一家后,对柳体却大加鞭挞,说:“柳公权师欧而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海岳名言》)明代董其昌对柳体楷书更是情有独钟,体会更深,他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说:“柳诚悬(公权)书,极力变右军法,概不欲与《禊帖》(即兰亭序)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放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用笔古淡”正是董其昌对柳公权楷书作品深入分析、认真临习后所产生的独特感受。清代梁同书推崇柳公权楷书,并有独到的认识,他在《频罗庵论书》中说:“柳诚悬《玄秘塔碑》是极软笔所写,米公(米芾)斥为恶札,过也。笔愈软愈要掇得直,提得起,故每画起处用凝笔。”

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对柳体楷书,尤其是《玄秘塔碑》特别喜欢。其《论书绝句》第一百首写道:“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并在自注中说:临写柳体《玄秘塔碑》的目的是“为强其骨”。1965年他获得明拓本《玄秘塔碑》,“日益习之”,到1972年为止,先后临了五本。此后仍然不断地临习。《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中还有一段有关《玄秘塔碑》的跋文写道:“余获此帖,临写最勤,十载以来,已有十余本。”直到1995年,他已八十四岁,又把《玄秘塔碑》临了一通。启功先生苦练柳体的学书经历,对今天的书法爱好者应该具有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柳公权楷书用笔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拜师
楷书
柳公权戒骄
智力大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