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形象的迷醉:关于岳敏君作品的解读

2013-10-13 07:12北京
名作欣赏 2013年4期
关键词:创作艺术

/ 北京_曹 贵

岳敏君,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居北京。纵观他二十多年的画风,其作品的显著风格是人物的张嘴大笑。这种笑,笑得开怀,笑得憨厚,笑得痴迷,笑得沉醉,与其说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掩饰,不如说就是一种真诚的释怀。他的画面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浓艳的色彩重复地描绘自身的形象,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招牌式的笑脸不仅成为他个人的品牌形象,亦已成为国际上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形象。他与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一起,成为当今驱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四架马车。

对于岳敏君来说,1987年他和两个同学在河北博物馆举办的“S造型艺术展”,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初试牛刀,也是他艺术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冀少峰曾对这次展览有过积极的评价:“这个展览在当时美术界,甚至是本地区也并不怎么知名,并未得到圈内的响应,但作为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个举措,这个展览还是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这个不曾被人注意的三人小联展将围绕着岳敏君而具有了艺术史意义。”

1991年,岳敏君辞掉教师的工作入住圆明园画家村,并迎来了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二个美术展,即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的“新时期现代绘画六人展览”。客观而论,此时的岳敏君,绘画并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个人的艺术语言还处在一个模糊的探索期,表现对象多为自己周围的朋友,以及一些不甘平庸的艺术家伙伴,画面中不自觉地还留有天安门、金水桥、红灯笼等时代的烙印。例如他于1991年创作的《发生在X城楼的戏剧》,天安门城楼上,男男女女开怀大笑,仔细望去,就是岳敏君的好友叶友、徐一晖、鹿林和他的女友夸张的变形。此外,还有同样以天安门为背景的《狂笑》等。严格说来,1991年至1993年,岳敏君的个人风格才初露端倪,并渐趋成形。他的傻笑人物形象早在1991年就已出现,比如《狂笑》《海边》等,1992年创作的《大救星》《大耳朵》《朋友》《大团结》等表现的傻笑形象更加突出。

发生在X城楼的戏剧 190×200cm 布上油画 1991年

大团结 190×220cm 布上油画 1992年

标志着岳敏君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他对自我形象的一系列的重复塑造。1992年岳敏君创作的《中国灯笼》表明了他在画面中开始尝试人物的重复形象。这一新的表现手法在《大团结》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1993年,岳敏君自我形象的符号终于露出了水面:光鲜的头型,嘻哈的大嘴,细密的小白牙,商业广告般的粉色面孔,概括化的五官。这些自由的、独立的、嘲讽的、快乐的、不加掩饰的艺术形象,图式夸张、平面光艳,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对于岳敏君在画面中对自我形象偶像般的塑造,以及笑脸形象所蕴涵的深意,许多评论家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冀少峰认为岳敏君1993年创作的《大狂喜》代表了其个人风格的形成。他言道:“这时期的他相继创作了一批一排排形象重复的‘我’,‘我’传递出的是一种有些自嘲、无聊、无所谓,甚至是看破红尘的样子,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接近人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大狂喜》则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创作倾向。远景以天安门为背景,无数重复的‘我’在龇咧着嘴,露着小白牙,笑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冷林对岳敏君的自我形象亦有着精彩的评述:“‘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它’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但所有这些场合都在这种‘自我形象’的放大夸张下变成了一场场的游戏,‘我’好像不是成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而是恰巧出现在这里……偶像化的‘自我’以一种具体的放大了的形象在全球化的舞台里找到了某种类和文化的属性,这亦可以看做是中国艺术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初和最直接的自我定位。”

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针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不失时宜地提出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等概念。它很好地概括了岳敏君、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的画风新貌。岳敏君的政治波普与玩世现实主义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往往以天安门为背景。如1991年创作的《发生在X城楼的戏剧》《狂笑》,1993年创作的《风筝》《飞翔》等,就是他对一些政治题材和政治事件创作的政治波普作品。相对于政治波普而言,人们更喜欢用“玩世现实主义”来描绘岳敏君。1994年,岳敏君开始对西方的一些经典名画进行戏仿,创作了《名画》系列。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继续着这种戏仿创作。他把人物进行典型化处理,把个体群体化,形成一种文化征候和现世氛围,借以转译经典身份。《希阿岛的屠杀》(1994年)成为人类自己对自己的屠杀,《草地上的午餐》(1995年)成为人类自己与自己的午餐,《自由引导人民》(1996年)嬗变为人类自己与自己的战争,《处决》(1996年)成为人类自己对自己的处决。人类角色的一切扮演一瞬间都变成了自己和自己的斗智斗勇。

1995年,岳敏君离开圆明园来到了通州宋庄,在这期间,他创作了《风流人物》《彩色雨》《天鹅》《天空》《纽约,纽约》《中间人》《两性人》《爱神丘比特》《百鸟朝凤》等众多作品。此时的作品和前期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画面中背景的政治寓意明显弱化,天安门等一系列具有政治象征的题材逐渐消失。与此同时,画面中人物重复的形象已经不再出现,但画中个体的特征和作者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晰。比如《纽约,纽约》,作者给人物安上了一对翅膀,这看似次要的元素似乎正暗示了画家的创作意图。同样,还有《嬉游闲云》(1995年)中鱼的形象。

1996年,岳敏君开始了《处理》系列的创作。对于此系列,岳敏君一直想让它更加有力量,他曾经想画得特别厚,并用刮刀画,又觉得笔触特别麻烦。如何才能找到一种好的办法使得处理后的笔触有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呢?其实,那时岳敏君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不同的艺术家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后来在持续的实践摸索中,他领悟到了各个艺术家风格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艺术家对画面的处理方法的不同。该系列的代表作有《处理之一》(1996年)、《处理之十六》(2004年)等。

我们应该看到,岳敏君在以自我形象为主旋律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亦试图尝试多方面的创新。就在岳敏君开始创作《处理》系列的同年,他亦开始了《场景》系列的投入。此系列一改以往夸张变形、自嘲放纵的自我形象的创作模式,可以说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系列的一种崭新的创造。精简,意味着突出和强调。岳敏君试图用一种别具匠心的方式在自己的画面上实施“减法”法则。1998年,岳敏君完成了《开国大典》的创作,此作不同于董希文的经典之作,画面上没有了我们熟悉的国家领导人,剩下的只有那些不变的历史场景。与此创作方法相似的作品还有《草地上的午餐》《马拉之死》《奥林匹亚》《窗前读信的少女》《毛主席去安源》《地道战》等近二十幅作品。艺术评论人冯博一曾对岳敏君的《场景》系列作了客观且精辟的点评:“他用他的绘画语言和符号改写经典,修复和更新传统的模式和风格,使它们变形,取消了经典直线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古典题材既有主题上的时代性,又用各种荒诞的手法制造了许多笑料。这种改变一方面是发掘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现经典的虚构性,向单一叙述提出质疑。因为人们对它们的审美已基本定型,岳敏君的实验使这些熟悉的模式陌生化,以控制观者的期待,让观者体味新模式和新视角所产生的惊喜,以及摆脱经典规则后的自由。”

迷宫系列之寻找恐怖主义者 200×220cm 布上油画 2006年

这之后,从2000年开始,岳敏君不断尝试艺术上新的探索。除了《场景》系列之外,他创作的主题又一次回到岳式经典风范的傻笑人物形象上来。这时期他的创作和前期相比,人物形象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比如,2002年的雕塑《功夫》系列、2003年的群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研究》、2004年的《闲云野鹤》系列、2005年的《帽子》系列、2006年的《迷宫系列之寻找恐怖主义者》等。2009年,岳敏君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了“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岳敏君个展”。此次展览,是岳敏君对过去作品的延伸以及新的尝试,应该来说,这个展览在艺术圈、在社会上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2011年,岳敏君在798佩斯北京举办了“岳敏君:路”的个展,这是作者对当今艺术的发展态势以及自身艺术道路的发展作的又一次新的认识和思考。

纵观岳敏君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道路,我们发现:他始终以自我形象为原型,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岳式招牌式的人物形象;他放纵想象、沉醉自我,以玩世的语调质疑现实的生存,以犀利的形式阐释存在的本真。一言以蔽之,岳敏君正是用他的艺术作品,幽默且深刻地彰显了中国的一个特殊时代的语音。

猜你喜欢
创作艺术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