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us R. Kunzmann(克劳斯•昆茨曼)德国空间规划科学院院士、多特蒙德大学教授
德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而是以大都市圈的形式与国际大都市共同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大都市圈规划要和各地政府沟通交流,大家共同规划大都市圈。
1995年,德国政府做了大都市圈规划。现已形成11个大都市圈。大都市圈要有决策和控制功能,国家政府、州政府可以通过大都市圈做决定。
德国大都市圈,第一类是多中心的大都市圈。比如汉诺威,有1 200万人口,但是没有太多行政权利,有人称它“纸老虎”。有的大都市圈非常活跃,比如汉诺威、纽伦堡。还有一些大都市圈,比如不来梅、斯图加特、法兰克福,并不是非常活跃。第二类是单中心的大都市圈。它们也不是非常活跃,比如汉堡和慕尼黑,基本就是一个都市,外围都是城乡结合部。所以这些大都市圈起到的只是监管的作用,并不存在政治实体。
曼海姆大都市圈是为了提升德国化工企业的知名度而建立的。在都市圈里,做决策和做规划的机构特别多,要达成共识非常困难。纽伦堡都市圈,由于在食品的推广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它们在国际上的名声越来越响。企业界、政府、大学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市民也会参与,建立了社区,共同推动纽伦堡的战略决策。柏林-勃兰登堡大都市圈,由于勃兰登堡不愿合并,所以制定了慢速发展战略,发展重点是食品、自行车及旅游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德国的大都市圈,首先关注的是宜居性。有的城市开始增长,有的城市发展放缓。在进行集中化开发中,房屋价格要能够让老百姓接受,这点非常重要。如房产开发商建住宅时,规定30%要用于廉价房建设。这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结果。
德国大都市圈有一些经验可以供大家学习。一是德国各个大都市圈发展都不一样,虽然有规划,但是主导权还是在各地方机构和政府。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透明度高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发展大都市圈的流程,是公私合营的、公众参与的漫长发展过程。领导的魅力、影响力和协调能力非常重要。规划师应该作为监督者或者实施者。三是需要有灵活的管理机制,同时有规划的导向。要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加以考虑。当地的机构和政府要能很好地执行和管理、维护都市圈内规划要求。四是必须做好区域和都市圈的交通规划。要达成双赢的局面,让各方都有利可图,各个大都市圈之间的联通通道非常重要。五是专业程度要不断提高。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应该开展职业培训、专业培训等。
法兰克福国际定位是银行之城、空港机场之城和国际展览之城。德国有3个法兰克福,一是法兰克福中心城,有70万常住居民;二是法兰克福市;三是法兰克福大都市圈,有560万常住人口。法兰克福的主要经济产业是银行业,同时它也是一个工业城、化工之都。除此之外,还有保险公司、咨询公司、媒体、出版公司等。文化方面,法兰克福有最好的歌剧院,有国际书展。法兰克福还是德国的交通枢纽、互联网中心。
法兰克福从中世纪开始,一直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二战之后,法兰克福成为美国军方基地,美国军方在法兰克福甚至有自己的机场。同时,德国联邦银行也座落在法兰克福,200年前法兰克福出现了第一个德国国会,绿党领导人也是来自于法兰克福。直到现在,法兰克福仍然是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城市。
法兰克福面临的挑战,包括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平衡,城市化,保证或维持机场枢纽中心起到的作用以及在银行业扮演的重要角色,市中心重建,加强文化上的领导力,控制市民不要流离失所等。
法兰克福没有完整的城市规划,所有规划都是通过工程和项目来完成。规划师必须有整个城市开发的概念,要平衡城市内部建设与城市向外拓展等方面。2013年法兰克福出台了新的住房政策,将建15个居住社区,一共6 000套公寓楼,容纳1.5万人,同时把多余的办公用地转化成公寓住房。指导思想就是要混合使用土地,也要保护自然生态,使动物和人和谐相处。同时,公众参与也非常重要。
法兰克福有非常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政策要求降低车速,减到每小时30公里。同时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并推行拼车的做法。为避免周末出城大潮和回城大潮,在城市中心建设了很多绿化地带、公园,同时也采取了很多动物保护的措施。
协调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就能够把一个城市发展得很好。法兰克福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但它是一个多层次发展、具有国际地位的城市,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个性。在开发整个法兰克福的过程中保持这样一种个性非常重要。
鲁尔不是德国唯一的重工业区,它以前有很多的煤炭和钢铁企业。自从197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开始大力实施绿化计划,今天的鲁尔也许看不到工业区转型的迹象。由于没有太多经济活力,人口的增长基本上已经停滞。
鲁尔区的转型非常不易,因为它的形象是非常负面的,空气、土壤、水污染严重,食物也很糟糕,没有什么风景,仅有一些工业遗址。以上种种原因,使得鲁尔区缺乏吸引力。
鲁尔区所面临的挑战是,二战之后,整个区域遭到了轰炸毁坏,土地完全被污染,重建的成本非常高。
鲁尔区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比如有几所知名的高校。1989年,政府开始筹建大学,如多特蒙德大学、艾森大学等高等院校。多特蒙德大学创新性地推出了规划学院,设立了五年学位的课程,这个规划学院成为整个德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规划学院之一。整个鲁尔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发展得不错,技术人员遍布整个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得很好。鲁尔区有很多棕地被开发和使用,政府设立了基金,还可从州政府那里免费拿地,开发成本为零。下面重点从4个项目中,谈谈我们所做的一些努力。
埃姆瑟公园,它在25年时间中慢慢成型,公园从西到东约8km,从南到北约20km,设计理念是建一个分散开来的公园,让住在该区域的每个人,15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园。这里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绿地与民用住宅错落交叉地分布。该区域原有的大钢厂被原样保留了下来,建设成为绿地。同时,由于城市人口陆续减少了20万,所以也没有新建房屋。
埃姆瑟河水系生态改造和景观重建,设置有净化作用的植物种植网格,净化被污染的河水,恢复河流两侧的自然景观。如果到2025年再看,整条河生态系统的结构重建就会相当成功和完善了。
多特蒙德克里伯泰森钢厂,当时卖给中国人,所有设备编号后到张家港重建了新的钢铁厂,而原厂址得以保留。在钢铁厂修建了一个人工湖,湖边周围是中产阶级的住宅,还有一个科技园与多特蒙德大学相连。这个项目非常有创意。
鲁尔市中心总体规划,我们希望把它建成多中心的地区,规划一些小单元及一些小型生活空间。每个小单元有3到5万人口,布局新的创意产业和住宅等等。尽量把鲁尔打造成为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