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琦
(陕西师范大学 网络信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参与者,在网络舆情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发生校园的热点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在校园中产生巨大的网络舆论,对其自身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引发群发性的舆论危机。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使校园网络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进而打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舆情环境,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网络舆情也是源于现实,只是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和渠道扩展到了互联网上,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论坛、博客、微博、聚合新闻等。由于互联网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情的表达和传播与传统舆情有所区别,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指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社会空间中,通过互联网传播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高校舆情的参与的主体为高校的大学生,这部分人员思想活跃,对热点事件敏感度高,由于他们身处高校集中住宿、心理、学习目标比较一致,容易相互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方便接触网络,信息获取能力强、所以可以对共同关心的事件产生舆论,并将这些网络舆论快速扩展和传播。而作为高校舆情的客体(即话题内容),主要内容是国内外的热点事件、校园突发事件、以及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等,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载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多元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以QQ、社交网站和微博为代表的新传播方式给网络舆情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这些新的媒体形式已经延伸到手机应用,使用更加便捷,任何人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随时、随时的发布图片、文字和视频信息。舆情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另外,舆情的内容也出现多元化发展,大的方面从社会热点问题,譬如钓鱼岛问题、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某虐童事件、“房姐”龚爱爱、“表哥”局长杨达才等。从小的方面,关乎学校声誉、师生权益、学校内部管理等问题,例如:北师大新任校长董奇任职期间“四个不”涉及高校,关系到管理体制等问题引起高校热议。以及影响师生权益的,学校餐厅涨价、网络速度慢等问题。
(2)传播的迅速性、互动性
高校的在校生一般是高校网络社区的主体,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而且学习能力强,相对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他们热情也容易冲动,大多数人出生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习惯使用网络,并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已经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生活一部分。所以无论是校园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新闻,还是人生道路上的苦闷和喜悦等极易引起公众关注的事情都是大学生议论评价的对象,他们愿意通过网络发表观点,并受到这些网络观点的影响和冲击,引起大批人的围观和跟帖,产生网络舆情,并迅速得以传播和蔓延。另外随着网络Web2.0时代的到来,用户的参与度大大增加,和传统的网络不同,用户成为了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例如博客和Wiki就是用户创造内容,而TAG技术甚至将信息分类的工作交给用户完成。另外,Web2.0更加看重交互性,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一个网站不同用户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的信息交互。因此基于这种技术的网络舆情,也呈现了互动性强的特点,舆情的产生和扩大都是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而形成的,并随着社区内的交互、和群内的共享得以发展和扩散。
笔者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来对高校校园网舆情监控和引导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根据学校近期的调查问卷,显示在校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网络,使用微博的学生比例达58.4%,应用社交网络的学生比例为83%,多数学生选择网络群体一般为3~5个,有的甚至是10个以上,大学生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浏览帖子、获取信息和参与讨论。这说明师大学生对于网络,特别是微博、社交性网络依赖度高。根据调查显示,2012年最受关注的事件,前三位为:①空气质量指数不高。②钓鱼岛事件、③参加军训,丰富人生体验。另外,学校主要的BBS论坛,师大路论坛,根据统计,截至到目前,注册人数90871人,每日用户访问量为210人次,发帖会员为85788人次,平均每个人发帖数为12.76。其中,最热门的板块为师大身边事。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网络利用率高,校内论坛活跃,关心的话题,集中于师大身边事件为主,其次为环境治理、国家大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与思维动态,这也与他们单纯统一的生活、学校环境息息相关。与此同时,随着学生对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依赖度明显提升,反过来,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发泄情绪,表达心声,有利于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动向,正确的引导舆情,将不良的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对学校现状和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但令一方面,校园网络也是发表言论,表达感情的“自由市场”,校园网络经常会充斥着负面的、不满的情绪宣泄,以及言辞激烈的文章,由于大学生的思想相对单纯、易情绪化,受人蛊惑,会大量跟帖,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导致负面的消息和消极的言论在校园网中大肆传播,影响高校的日常管理和校园秩序。
根据学校目前的网络舆情特点,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把握学校的网络舆情,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构建全面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其中不仅包括网络舆情管理制度、队伍建设,更需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做到提前预警、过程监控,最终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1)构建系统全面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人员队伍
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学校宣传部、学校办公室、学工部、公安处、网络信息中心等等,但是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归口部门,建议建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主管部门下设宣传部,其他部门分工配合,例如:学工部管理学生网络舆情,网络信息中心为网络技术支撑部门等等。并且建立一支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组。主要由宣传部牵头,由学工部组织,以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干部为主的政治水平较高、知识全面人员,对校内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控,包括校内的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等。并对网上的热点话题和重大时间,发表观点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分析,把重要舆情上报给校领导,并抄送给相关部门,找出解决的方法和回复意见,在网上进行引导工作。在论坛积极利用意见领袖,对论坛的热门话题,进行正确监控和引导。
(2)通过先进技术构建网上舆情监控系统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上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不良或者有害信息的直接过滤系统,网络舆情收集和监控系统、网络信息审计系统。例如目前陕西师范大学的主要论坛,都部署了一套网上信息审查系统(如图1所示),这套系统可以对论坛的关键词进行过滤,并针对关键词进行设置,直接过滤或者记录有关信息等等,保证敏感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另外,我们还在校园网中出口旁路部署了校园网审计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审计。通过内容审计对用户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包括论坛发帖、电子邮件、微博、QQ聊天记录等,这些内容全部记录在系统的监控日志中,通过关键词和用户组,可以列出与关键词相关所有记录。做到网络舆情的监控和跟踪,对不良或者敏感信息进行有效过滤,对热点信息可以监控跟踪,进而引导梳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对网络舆情的重大突发事件起到监控预警作用,并能在技术上实现信息来源的追查,关闭相关网站或服务,迅速消除产生的不良影响等。
图1 网上信息审查系统
(1)加大高校校情校务的公开力度,疏导网络舆情,促进舆论的引导
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首先要对高校的主要校情校务公开、透明,让正确正面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师生,建立公开、透明、畅通的信息渠道,有利于网络舆情的疏导。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开通的集校务信息发布、校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如图2所示),深受师生欢迎,目前累计访问量已达到245多万人次,留言信息5万多条,发布信息3000多条。平台为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搭建起能够实时交流的开放式环境,对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促进校务公开、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另外,学校通过开设信息公开专题网站、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栏目,发布学校的主要信息,接受师生对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投诉等。此外,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先后开通了陕西师范大学微博、微信的官方账号,发布学校的重要信息、与网友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阶段性热点话题开展讨论,搭建了师生沟通交流的环境,对于正确舆论的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利用这些信息公开平台,从多个渠道获取网络舆情的重要信息,特别是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采用《网上舆情月报》的方式及时上报,使得有关部门及时掌握舆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2)在校内主要论坛加大培养舆情领袖,正确引导论坛的网络舆情
图2 陕西师范大学综合信息平台
高校的校内论坛是高校主要的网络社区,在师生中普及率高,贴近校园生活,是师生主要的交流场所,根据不完全统计,学校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有登陆学校BBS的习惯,发表观点、话题讨论、查询资料,以获取最新的校园信息等等。因此,如何发挥高校BBS的特色和优势,是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关键。毋庸置疑,高校论坛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要阵地。
高校论坛中斑竹、吧主、群主是论坛的舆情领袖,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依靠热点话题和犀利的网络语言召集了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主要的网络舆情,因此对于这部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是推动论坛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陕西师范大学的官方BBS,由团委直属社团——网络文化协会创建,该社团主要成员都为学生志愿者,而社团负责人分别是论坛的版主或管理人员,为了建立一支优秀的舆情领袖队伍,学校团委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加大这部分人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和引导,对于掌握论坛的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
(3)做好舆情监控,制定危机预警和处置方案
要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首先要发现收集舆情。目前高校的舆情监控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日常监控,即把网络舆情监控作为平时工作,目前陕西师范大学有多个部门的人员进行日常监控工作,另外还吸收了一部分学生志愿者来进行此项工作。在重要时期,实行24小时专人监控,对学校的论坛、微博等进行监控。
发现舆情的方式主要技术监测 (网上舆情监控系统)、人工监测。发现舆情是做好网络引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需要分析研判舆情,以目前来看,学校的论坛、贴吧、微博为负面舆情多发地,网民发帖多为对现实问题的反映和担忧,但并不排除虚假信息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及时辩别真伪,核实信息应成为引导舆论的基石。一旦确立该舆情信息的性质,就可以研究相应处理方式或对策,以快速做出反应,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根据所发生舆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应对,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给予纠正和正面引导。最终目的是让舆论热点降温,让事件得到妥善解决,逐步形成先进的网络文化方向。
另外要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陕西师范大学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已逐步形成有效机制。在重大突发问题方面,由学校党委同一领导下,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公安处、网络信息中心及学院各单位密切配合,统一协调、各司其职、快速反应。利用校内各网站及论坛主动发布信息,主导舆情的方向,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 ,通过扩大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和消除负面声音,最终形成正面宣传的网络舆情强势。
高校的网络舆情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注重“虚与实”、“网上与网下”的结合,才能有效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师生是知识最密集、人才最密集和思想最活跃的社会人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正确引导良好的网络文化,即是加强整个互联网的文化品味和含金量的建设。
[1]周建胜,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2]尚俊杰,霍晓丹,孙也程.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0(8).
[3]马宾.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特点及研判机制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2(2).
[4]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5).
[5]秦秀清,刘婷.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10(12).
[6]吴明友.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