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68例的效果观察

2013-10-10 10:07张晓兰楼海英杨丽娟张凌燕
护理与康复 2013年9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白血病

张晓兰,楼海英,杨丽娟,张凌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2)

胃肠反应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发生频率亦不断增加,且程度加重,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脱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麻痹,甚至影响化疗进程。中医治疗以和胃降浊为治则,具有简便、价廉、副作用小的特点。本院血液科对化疗患者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干预。现将效果观察及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标准[1],在本院行首次化疗的患者;年龄14~80岁;排除耳部和脐部皮肤破损、水肿及对敷贴材质和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原发性消化系统疾病、颅内高压、精神异常、依从性差的患者。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14~71岁,中位年龄38.1岁,按急性髓系白血病分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8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7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13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8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15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16~71岁,中位年龄39.5岁,M07例,M18例,M214例,M48例,M514例。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化疗,第1~3天柔红霉素10mg、第1~7天阿糖胞苷100mg/m2,按血液内科化疗护理常规,化疗前予情志、饮食、生活等护理。

1.2.1 对照组 在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

1.2.2 观察组 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并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预防胃肠反应。

1.2.2.1 耳穴压豆取穴及压法 第1天化疗前30min,先按摩耳廓、耳垂至发红发热,用探棒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选择主穴(胃、神门、内分泌、食管、交感穴)及配穴(枕、肝、脾),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王不留行籽1粒,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轻揉1~2min,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同法贴压另侧耳穴,如有药籽脱落,重新选穴贴压,每天按压相应耳穴3次,7d为1疗程。

1.2.2.2 穴位贴敷的中药配制及选穴贴敷法

中药配制:将姜半夏研粉,生姜绞汁,取10g姜半夏粉用5ml姜汁拌成糊状,将调配好的姜半夏直接涂在神阙穴,用8cm×8cm大小麝香膏贴在姜半夏上,化疗前30min贴敷,每天敷1次,持续4h,7d为1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恶心呕吐分级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恶心、呕吐分级[2]。0度:无恶心、无呕吐;Ⅰ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轻微呕吐(1~2次∕d)(注:如1min内有数次连续的呕吐算做1次);Ⅱ度:恶心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中度呕吐(3~5次∕d);Ⅲ度:由于恶心、呕吐而卧床,重度呕吐(>5次∕d)。

1.3.2 腹胀分级 按《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进行腹胀分级。0度:腹部无隆起,腹软,叩诊呈低调鼓音,肠鸣音正常,无腹胀不适;Ⅰ度:腹部隆起,略高于胸部,腹软,叩诊呈低调鼓音,肠鸣音减弱、稍有亢进或正常,可有轻度腹胀感;Ⅱ度:腹部隆起,明显高于胸部,有一定张力,叩诊呈中调鼓音,范围及强度均增加而明显,肠鸣音减弱,自觉腹胀感明显,影响进食或其他代谢;Ⅲ度:全腹部明显隆起呈球形,压之硬而不适,无反跳痛,叩诊呈高调鼓音,可出现金属敲击音声,随体位无任何改变,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偶可闻及气过水声,有明显胃肠反应。

1.4 评价方法 从化疗当天开始观察,连续观察

14d,采用期间最严重反应程度作为最终评价。

2 结 果

两组化疗剂量、时间均一致。Ⅱ度和Ⅲ度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11.8%、对照组37.3%,Ⅱ度和Ⅲ度腹胀发生率观察组13.7%、对照组45.1%。两组化疗期间胃肠反应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期间胃肠反应比较(例)

3 讨 论

3.1 化疗致胃肠反应病机 细胞毒性药物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尤其是回肠黏膜的损伤,使上皮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刺激传导迷走神经5-HT3受体,从而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或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传递到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医认为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是由于脏腑生理机能不能协调,人体内部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气机不畅而致胃气上逆、中焦气滞所致。

3.2 耳穴压豆机理 祖国医学认为“循经取穴”,“经络所通,主治所及”,通过刺激相应穴位,激发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根据经络学说:“耳为宗脉之聚,十二经通于耳”,说明耳区之经络与全身经络连成一体。现代全息理论也认为身体各个部位在耳上均有相应的投影,刺激耳相应部位能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机体机能[4]。耳穴中食管、胃、神门、交感、内分泌等穴,具有镇静、安神、降逆止吐等功效,从而达到缓解胃肠反应的目的。

3.3 穴位贴敷机理 现代医学分析,脐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静脉网及神经末梢,药物经局部皮肤组织吸收,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胃肠刺激而产生不良反应,可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5]。神阙穴为冲任督三脉汇集之所,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人体诸经百脉,具有健脾益胃、温补下元、益气固托的作用[6]。姜半夏有降逆止呕、软坚散结功效,生姜汁有降逆和胃、散结化饮、温胃散寒、开达胸中阳气、调理脾胃、调理气机升降的功效,采用麝香膏贴敷,借助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深入穴位。诸药通过神阙穴疏通三焦气机,使药直入阳明大肠,具有健脾益胃、温补下元、益气固托的作用[7]。

3.4 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防治胃肠反应的优点 耳针属针灸常用方法之一,其中耳压法因其安全少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临床使用较多。脐部皮下脂肪较少,脐下有腹部下动脉、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将姜半夏粉贴敷于神阙穴,具有穴位刺激、药物局部吸收的双重作用[8]。本文资料显示,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降低胃肠反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1]张之南,单渊东.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56-358.

[2]潘宏铭,徐农.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8-429.

[3]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8.

[4]严丽,赵军超,周金凤.耳穴贴压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2):185-186.

[5]曾垂义.中药神阙穴贴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2):25.

[6]陈燕华,欧艳凌,李达,等.姜夏脐疗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性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7A):58-60.

[7]史瑞君,杨国旺.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27-828.

[8]石恩娟.丁桂儿脐贴预防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58.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白血病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阅读理解Ⅰ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