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大学聚集在一起的最大优点体现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贯通,可以产生多方面的聚集效应,尤其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融合共享,促进各院校之间相互交流,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与扩散效益。所以,打破自我管理体系的格局、实现整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已经成为提高大学园区办学效益、促进大学园区发展的必然之路。体育资源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资源,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园区体育业余文化生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大学园区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提高体育资源效能,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特点,对近年来园区体育资源的贡献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5所职业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资源共享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共享对策。问卷发放方式采用当面发放回收和发函回收;发放对象:
1)向校体育主管领导发放问卷5份,收回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份,有效率100%;
2)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0份,收回47份,回收率94%,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是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单位、首批“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现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7.6万余名,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每年向社会输送2万余名毕业生。现有专任教师3 2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19人,体育教师97人,园区体育教师学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教师学位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目前博士学位教师为0,硕士学位教师41人,占总人数的42.3%,本科学位最多,有52人,占53.6%,专科人数有4人,占4.1%。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不断进修,提高学位;少数具有专科学历教师的存在,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将逐步消失。
表2为园区体育教师职称情况,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5所高校,在职体育教师职称中教授1人,副教授30人,讲师58人,助教8人。
表2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教师职称情况表
由表2不难发现,高职称教师尤其是正高的比例偏低,与当前的教育形势要求存在差距,不益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理论和科研的提高。
5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的16人;40~49岁的34人;30~39岁的40人;29岁以下的7人。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教师年龄偏年轻化,在教学中可以带来活力和朝气,适合现代体育理念——阳光体育,但老教师数量太少也会造成体育教学经验不足。
近年来,有许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提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方可担任教师职位。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学本科毕业就可以任教,部分高校对于体育领域教师人才的引进,逐渐变成以高精尖的学术带头人以及高级职称教师为主。因此,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各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来攻读提高学位,扩大知识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充实、完善自己,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以培养更多的高新人才。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与现实需要不匹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基本是以田径专业为主,然后依次是篮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基本体育项目(如表3)。如果增加攀岩、跆拳道、高尔夫等新兴项目,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发生冲突的现象将日趋缓解。
表3 体育教师专业结构情况表
根据表3所示,要求学校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拓宽教师的专业项目范围,使其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或者在引进人才时多考虑小项目专业。这样双管齐下,教师的专业会得到合理分配,既便于教学,又有利于整个大学园区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引进人才方面,大学园区各高校都有各自的规定和具体措施,各高校给予引进的人才福利上也各不相同。具体到体育部门人才引进,在被调查的高校中,对于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学校因具体情况而定,没有特定政策、规律,各高校近5年来引进了1位教授,19位副教授,22位硕士。在调查中,主管体育的校领导认为体育人才引进后,对于体育科研的提高、学科的建设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对于引进的人才,在很多方面既要对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又要为他们搭建合理的创业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作用。总体而言,园区体育人力资源需求较大,各高校在人才引进上都较为迫切,但引进后收效一般。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5所职业院校,都通过体育部或校团委下属的体育社团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及各种类型的体育文化节。其中组织开展最多的是课外体育竞赛,如: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拔河、网球等;在园区管委会的统一协调安排下,5所院校每两年都举行一次园区运动会;有3所院校开设了专项体育俱乐部活动;1所院校开展了体育锻炼课;1所院校设置了早操。园区管委会每四年在体育中心举办一次体育节,园区内的所有入驻院校都参加了比赛。体育活动中心拥有3 000座看台的体育馆、600座看台的游泳馆和400 m标准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用于体育比赛、训练、文艺、集会等活动,并可承办国内外各种体育比赛。
园区内各职业高校都有自己独立的体育资源网站(如表4所示)。通过该体育信息平台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对外宣传校园体育文化,有些高校也将体育考核、成绩查询、体质测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等管理系统进行了信息化处理,便捷了师生的交流,加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拓展了教学空间。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体育信息资源更新不及时问题。
表4 各高校体育资源信息化情况
5所高校中有4所高校有多媒体教室,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状况,其中,1所高校认为教师能充分利用,1所高校认为体育教师对于多媒体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2所高校认为利用频率较少,以后还有利用的空间。总体而论,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高校体育资源信息化程度较高,各院校基本都设有自己专门的体育资源网站,网站内容模块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部门概况、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科研、运动队建设、群体以及场馆信息等,内容基本都涵盖6个模块以上,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园区信息资源共享的透明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得到体育信息资源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体育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利用率,有效地遏制各校体育信息资源重复配置的现象。
首先,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校在武进区建立新校区以后,各高校从行政结构和地域环境上是独立的,在长期发展中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优势项目。另外,因领导、教师等自身爱好的影响,某些项目被定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长期开展,使各校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种氛围的长期存在,导致体育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学生、员工,给人根深蒂固的印象。同时,不同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相互影响和冲击,可能会产生自我文化的过度保护,对其他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予以抵制,不同的体育文化氛围影响着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发展进程。
其次,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管委会在大学园区的各项事务中起到协调管理作用,但是实际上其更多精力在忙于其他事物,对体育资源的发展促进不多,不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再加上各高校的体育资源也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的具体形式和程度也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再次,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各职业院校体育项目的师资结构显得不够合理。这主要反映在体育教师在专业结构方面存在许多不科学性,优势体育项目分别集中在篮球、足球等大项目,以及个别小项目,各校在这些项目上都配置了实力较强的体育师资力量,而在网球、轮滑、橄榄球、街舞等大众健身项目上师资配置明显缺乏。这造成了体育人才结构配置的不科学和不合理,在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无法形成专业结构的有效互补,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分歧,无法满足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项目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体育资源的共享。
1)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人力资源的特点为年轻化、高学历、专业集中,但专项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园区体育物力资源的特点为体育场馆总体数量较充足,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多,共享开发利用不足。
2)目前,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模式主要是由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大学城管委会统筹协调,园区各校积极参与,优势互补,各有分工。体育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仅限于大学生体育中心的开发及园区运动会的召开。如果能成立大学生体育联盟并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开发运作,将更能促进园区体育资源合理利用,达到互补效果。
3)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体育硬件资源的配套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造价高、功能较齐全的体育场馆难于实现共享;另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体育人才配套不合理,部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非传统优势项目缺乏优秀师资。
4)针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资源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实现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并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园区公共体育公园,扩大现有体育资源可利用的范畴;②根据各校的体育优势资源设立体育俱乐部,允许跨学校入会,以及体育课互选,学分互认,真正实现优势资源共享;③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举办高水平运动赛事,以活跃大学园区的体育文化气氛,促进园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篷勃发展;④建立园区各校体育教学部门之间的网络平台;⑤积极利用园区现有的优势体育资源,实现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运用达到最大化。
[1]陆遵义,李伟民,徐本力,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20(1):7 -10.
[2]刘焕彬.开展联合办学 促进学校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11):1 -4.
[3]宋军生,冯萌,沈恬,等.对浙江省新建高教园区体育资源配置及功能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1):72-72.
[4]许海峰,彭雪涵,庄昔聪,等.面向师生、服务社会、资源共享:大学城体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2-125.
[5]翁宏伟.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