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2013-10-09 08:48:24田芝山
化学教与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动手化学

田芝山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 如皋 226500)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化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重教师灌输式讲授,轻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知识的接受、储存和复现,忽视学生的发现、体验和领悟。如此教学,学生空有知识、缺乏能力。2001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实,“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就已初见“体验思想”的端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内容、材料和手段丰富多彩,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顺应时代要求,推广实施“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用心智去感受、关注、评价某一人物、事件、思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亲历,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自主意义建构获得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者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和互动,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的过程;如果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学习者则需做出“顺应”,即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建和整合。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因此“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基本要素。

2.体验式学习圈理论

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所以,体验式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情景和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经验并发表与参加者交流、共享,然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新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新的体验,实现螺旋式上升。

体验式学习圈的模型为:活动 (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循环往复)。

四、体验式教学的几点尝试

1.动嘴读一读,在阅读中体验

实践证明:阅读是不可缺少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提出:“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可见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学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忽视了学生必要的“阅读”,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化学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是一篇逻辑严谨的说明文,是学生获得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的重要来源,值得教师和学生用心去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粗读、精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体会读等等,凡是学生能够读懂的内容,我都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阅读和理解。

对于一些常识性介绍的知识或浅显易懂的内容,如“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我的做法是:设计一份阅读提纲,让学生结合提纲阅读课本,归纳出知识要点。对于化学概念,由于逻辑性强、比较抽象,需要先在重音、语气、停顿等方面作一些适当的提示或讲解,然后让学生反复精读、剖析词义,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体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此外,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和有关化学新动向的文章,有助于拓宽化学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是与文本对话、与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质疑、读中悟道、读中释疑。

2.动手做一做,在操作中体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陶行知先生指出:“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动手做”为核心组织教学势必成为化学课堂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⑴动手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更是实践的科学,对于化学教学来讲,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实验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做实验或边讲边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在教学“原电池”时,我先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①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②将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③将锌片和铜片靠在一起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共同探讨上述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并用电流表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得出原电池的定义和反应原理。接下来,给学生准备了锌片、铜片、铁片、石墨棒、稀硫酸、NaOH溶液、NaCl溶液、水、煤油,以及导线、电流表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要求做好详细记录并得出结论。后半节课是完全开放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动手中观察思考、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⑵动手制作

在化学教学中,有一些内容难以讲解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如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我们就发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分子模型、晶体模型,创造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中,“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们让学生利用乒乓球和双面胶动手制作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亲身体验四种堆积方式的来龙去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的思维过程,首先是“手的思维”。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景中动手去探求真知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

3.合作议一议,在交流中体验

学生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获得自我反思、纠正的机会和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这实际上就有合作学习的意思。

化学2(必修)中的“元素周期律”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体验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6个人,给每一小组发放18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出了前18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和主要化合价。让他们当一回“小门捷列夫”:根据卡片上提供的信息,小组合作,做出合理的排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分析,规律在激烈的讨论中不断被发现,下课时他们仍意犹未尽。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在讨论中有表述和倾听、在交流中有感悟和体验,不仅学到了知识、知道了结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认识到合作可以使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一个人的思考能激发其他人的思考,一个人的进步能促进其他人的进步,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4.题组练一练,在训练中体验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大多需要通过解题来体现。所谓题组训练,是指围绕某一知识点训练或目标,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系统性的问题(习题),将知识、方法、技能融合其中,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知题组的内在规律,探究题组蕴含的知识和方法,达到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在教学“溶液的酸碱性与pH”时,我设计了下面一组题目:

⑴25℃时,1体积 pH=2的稀硫酸与 10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 ___________。

⑵25℃时,若1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和b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⑶25℃时,体积为 Va、pH=a的某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_____。

⑷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已知Va<Vb和a=0.5b,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这组题目从数据到字母,从个别到普遍、由易到难。通过这组题目的训练和反思,所学知识在具体的应用中得到加强和延伸,不仅能够加强对“溶液呈中性”这一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拓宽视野、深化解题思路,探索解题规律,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结束语

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活动情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把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就一定能重建化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书写化学课堂教学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体验式动手化学
我也来动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动手演示找错因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46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