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福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地方出现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暴露出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不相匹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双证书制模式成为目前高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机电专业高职《矿山机械》课程中,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成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后,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走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之路。
《矿山机械》是矿山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矿大型固定设备及采、掘生产主要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安装调试等应用型和技能型技术的专业课程;课程可以提供矿井维修电钳工、综采维修钳工、煤矿设备操作司机等岗位群的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是学生考取相应岗位(工种)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应用范围很广泛。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发现项目教学是高职学生实现模拟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项目化教学强调项目的现场性、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其实训的形式、内容与传统实训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如何设定实训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训对矿山机械的知识点进行优化与整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都是需要我们在《矿山机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结合中所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以活跃的教学思想、锐意的改革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提出了“矿山机械与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以安装、操作、维修等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为依据,以操作工的职业操作标准为参照,将矿山机械与与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相结合,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并以此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进程的量化管理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矿山机械》是由《矿山流体机械》、《煤矿提升运输机械》、《采掘机械》三门课程整合而来的。原有的教学方式仍然沿袭的是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为:
学科型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违反“必须、够用”原则,严重脱离职业需求实际,必然形成学非所用、所用非学的状况。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职业能力又必须要经过系统训练和实际操作方能形成和提高,以往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既是本末倒置,又违背了能力形成和知识构成的规律。
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总是将知识目标摆在首位,重卷面考试轻实际操作,重终结性考核(期末卷面考试)轻过程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只会使学生成为“死记硬背的会考试的读书人”,学生是否真正具有了胜任职业岗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无法予以客观评价和验证。
矿山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煤矿企业机械和电气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检修和安装调试。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表1 所示。
《矿山机械》机械课所对应的岗位能力主要有:
设备操作司机: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煤矿机械设备维修工: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熟悉《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设备维修、保养、常见故障排除、设备调试。
煤矿机械设备安装工: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熟悉《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掌握起重起吊知识。设备维修、保养、常见故障排除、设备调试、操平找正、起重起吊。
表1 矿山机电专业职业范围就业岗位一览表
以职业技能要求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矿山机械与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的方案,推动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然而过去职业院校片面强调学生毕业时“三证换一证”,而教学评价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脱节。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与实训内容,远不能满足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学生毕业前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校外辅导班,去应付职业技能证书。针对学生学习完供电课程后,不能直接考取钳工工种的上岗操作证书这一现象从自身找原因。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发现高职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选择与职业技能鉴定教学大纲没有合理挂钩。我们关着门教书,“重理论,轻实践”,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以工作体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创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是《矿山机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机制。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科学遴选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把来自企业的最新工艺技术设计为鉴定项目,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某一个真实岗位任务设计鉴定内容。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把鉴定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把技能鉴定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更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在矿山机电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矿山机械》课是一门与煤矿生产实际具有紧密联系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煤矿四大运转设备、采掘生产主要设备的运行操作、基本安装维修的能力和知识。这就要求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开展大量的实训教学,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也要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两个实训车间目前的情况是:机电实训车间的提升机十分老旧,机械装置不完好,电控装置不具备,也不能运转;排水设备中没有多级泵,无法开展煤矿主排水设备的安装维修实训,更无法开展主排水设备的运行操作实训;通风机是局部通风机;空压机为一台活塞式空压机,在煤矿基本已被淘汰。综采综掘车间围绕综采模拟工作面,综掘模拟工作面可以开展一些设备运行操作实训教学,但若要开展设备的安装维修教学就有些不足了。一个共同问题是,可供开展拆卸、安装、维修、结构原理教学的设备数量不足。无法开展针对一个设备的实训教学,五六十人就一个设备怎么办?
考虑到实训教学的需求和实训车间的具体情况,《矿山机械》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上打乱了教材中原有的顺序,也增加了一些内容。把矿井通风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空气压缩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排水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提升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这四个课题的内容放在下学期学;由于综采综掘车间的设备比较完备而且可以运行操作,本学期将学习液压传动知识、乳化液泵站运行与维护、矿井运输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滚筒式采煤机的使用与维修、掘进机的使用与维修、支护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其中液压传动知识、乳化液泵站运行与维护是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安排上采取两名教师同时讲授不同设备的理论内容,当这两个设备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围绕这两个设备开展实训教学,这样57名学生就至少分成了两个组,根据需要还可以分成4个组,小组之间轮转完成不同的实训任务。这种安排基本上解决了同类设备不足造成的困难。实训内容的选取既考虑了职业能力需求还考虑了实训设施设备的现实,做到了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学院在“矿山机械”实施了项目化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入手制定课程标准,设计了贴近生产与工艺的教学项目,精选和整合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完善了教学资源库。通过实施“现场引导式、设计小组探讨式、项目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模式,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种技能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相关教材、实习实训设备、场地与之配套。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达到真正的有机融合,搞不好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这种模式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把专业技能的所有内容进行提炼分类,组成若干技能模块,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就业导向或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就是对每一岗位基本技能进行分解,然后按这些基本技能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点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强,职业技能掌握较完整,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合于职业培训,有利于学生就业。但每个模块过于“独立”,缺乏系统连贯的全过程训练。
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具有典型的案例性的工作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它以实际生产过程为中心;在组织形式上,以合作式学习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场地上,以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为主,用项目实践课程贴近企业需求实际,培养学生掌握适用的上岗技能。
通过专业技能鉴定,营造人人苦练技能,个个争当专业能手的浓烈校园氛围。除了对活动进行严密的组织以外,大张旗鼓举办颁奖仪式、橱窗展示,给予物质、精神鼓励,无疑会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建立学习信心。另外,积极派送选手参加校外鉴定,不仅能推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可为学校赢得声誉。
总之,提高技能教学和学生就业质量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技能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行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落实具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机制。
[1] 廖晨君.职业教育应以鉴定为支点构建教学改革平台[J].职业技术教育,2009.
[2] 杨桂珍.以技能鉴定为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