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2013-10-09 02:35撰文彭亮
创意设计源 2013年2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师设计

撰文:彭亮

一、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1. 悠久的家具文明历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社会文明发展历史的映照。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明清家具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与中国书法、绘画、瓷器、丝绸等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分支。中国家具自秦汉以来有序发展演变,至明清时期抵于巅峰;集历代文人与工匠的才智技艺,风格独特而又自成体系;演绎着中国特有的释、儒、道精神,呈现“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哲学理念;与西方家具风格迥异,为人类璀璨的物质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家具系统中的明式家具尤其以自己比例优美,尺度合体,工艺精湛,榫卯奇特等特点,留下永恒的美,成为世所公认的优秀人类文化与物质遗产。

2. 中国明清家具的国际影响

举世闻名的中国明式家具,以其造型简练、形制合理、选材优良、结构严谨、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得体的风格表现,凭借富于哲理的精神境界,被誉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巅峰”,受到全世界的推崇。后世的家具设计师包括许多西方家具设计大师,都受到中国明式家具的极大影响。他们在明式家具中寻找家具设计的灵感,创造了许多经典家具设计作品。18世纪英国的齐宾代尔(Thomas Chippendale, 1718-1779)、20世纪丹麦的汉斯·韦格纳(Hans J.Wegner)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齐宾代尔是18世纪英国乔治时代杰出的家具大师,他是第一个用个人名字来命名家具式样的人。他在英国本土传统家具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法国洛可可风格和中国家具风格,融三者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宾代尔式家具。汉斯·韦格纳设计过一系列“中国椅”,这些椅子的造型元素都来自中国明式家具精神。经过西方设计师的诠释,以新的面貌显现于世人,成为20世纪的家具经典。当然,中国传统家具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吸收西方家具文化,中西互融,创造出新的家具风格;清末时期广东的“广式家具”、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海派家具”等,在弘扬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同时,借鉴西方家具文化,不断进行着创新。

历史上,在中国家具文化与世界家具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中国家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西方博物馆与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家具有着系统的研究与收藏。在法国、德国,以机构或个人为单位,发表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专著。正是由于这些研究与收藏,产生了西方家具发展史上的“中国主义”。中国学者方海博士通过对传统家具及其相关文化研究,特别是对西方家具发展史的研究,论证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理念对欧洲家具设计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指出:国际上许多现代设计师都从中国家具(尤其是硬木家具)中汲取灵感。方海博士的进一步论证表明,国际上所谓的“日本主义”实际上是“中国主义”的误读。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式家具是世界两大家具体系之一(一为欧洲体系,一为中国体系),它在不同时期对欧洲家具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现代家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家具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批研究者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教授与北京杨耀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代表作品如80年代美国安思远所著《中国家具明及清初式样》,80年代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80年代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21世纪初期胡景初教授、方海博士、彭亮教授所著《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等等,在中国古典家具与现代家具研究的不同层面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正是这些研究者的努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方面,中国的家具设计界在保留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加强了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其薪火相传,并且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中国的现代红木家具既有重现昔日光辉制作,又有推陈出新之作;既不失明清传统韵味,又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呈现。今天,中国当代红木家具的设计与制造已经形成“高仿”与“新中式”两大流派,在制造基地方面形成了广东中山大涌镇、三乡镇,江门大江镇,浙江东阳市,福建仙游市,江苏常熟市等红木家具产业集群。

中国当代红木家具的“高仿”流派以江门大江镇伍炳亮创立的“伍氏兴隆”与中山三乡镇地区永威创立的“世纪明家”为杰出代表,其家具设计制作工艺优良、造型精准、品相完美、直追古风;在重拾传统工艺、抢救珍稀木材,再现家具古老风貌方面功劳卓著,对中国古代文明不可缺失的家具支脉传承光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当代红木家具的“新中式”流派以台湾叶泰钦先生创立的“青木堂”与深圳戴国父子创立的“友联为家”为杰出代表。“新中式”家具设计通过对中国古老文化精华的汲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经典演绎,可谓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现代中国风格家具。此外,北京的田家青先生在中国古代家具结构、制作工艺以及清代宫廷家具研究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多年潜心于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田家青先生不仅出版了多部专著和论文集,近年来还基于自己对古代家具的理解以及参加大量明清家具修复实践的经验和心得,设计制作了具有时代风格的古典家具“明韵”家具系列,在造型、设计理念、家具结构及工艺技法等多方面创意创新,是为传统工艺与现代风格、时代美感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

1.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国际背景

中国现代家具产业体系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家具产业重组,家具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大转移。由于世界家具产业格局的调整和世界家具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被推上变幻莫测的世界设计潮流风口浪尖。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借鉴和模仿成为中国家具设计的主要对策。不可否认,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在发展初期存在着严重的模仿甚至抄袭现象。但这不是中国家具产业的“专利”。

世界各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别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借鉴与模仿屡见不鲜。引进与消化也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在发展初期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德国、二次大战后的日本都是从“模仿设计”开始起步发展的。因此,把设计的借鉴作为对设计的启发原本无可厚非。

应该承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设计理念、设计管理和设计技术方面存在差距;我们也承认,中国当代家具设计面对自己的技术劣势,还免不了采取“拿来主义”。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高昂和沉重的代价。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采取了抄袭手段,但这决不是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主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世界范围内生活形态的接近和大众审美的趋同,进而导致家具设计表现方式的相似甚至雷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不约而同的设计趋同性不可难免。

2. 从“模仿”到“改良”,从“抄袭”到“创造”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艰难的探索中,我们以确立弘扬传统和顺应世界潮流的设计理念为突破口,以激励和培养中国本土家具设计师为切入点,发展高等设计教育与职业培训,以家具展览与设计竞赛为平台,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在当代中国家具设计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随着中国家具产业的急剧扩张,家具企业普遍面临着设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各设计企业和机构分别采取自主研发和委托设计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以国际化的视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基本解决了设计资源数量不足的问题。为了适应家具市场日益提高的设计素质要求,企业采取了自主培养设计师、引进高校设计专业毕业生、高薪聘请社会设计师甚至是国外设计师的方法,来满足企业新产品设计与不同层次消费者对设计的需要。

3. 中国呼唤职业设计师,创建专业家具设计机构

20世纪,国际上涌现的家具设计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总和,出现了一大批职业家具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建立了许多著名的设计工作室、事务所、研究中心等设计机构,创造了一大批现代家具设计经典作品。设计大师和经典作品的出现创造性地推动了现代家具的发展,构成现代家具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使设计成为现代家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中国家具业要赶上世界家具先进水平,一定要有中国的职业家具设计师和设计大师;急需要确立原创设计在中国家具中的先导地位,创建一批现代家具专业设计机构,办好各类家具设计大赛,发现并推出设计新秀,建立家具设计师评审机制,建立中国的家具博物馆,使家具设计精品得到保藏。

目前,中国一些著名的家具厂商与设计师已经开始走自主设计的创新路线,如广东的联邦家具集团、迪信家具公司、集美组设计公司、列奇家具公司,深圳的大豪兴利、嘉豪何室,北京的曲美家具公司、科宝博乐尼家具公司、伊利诺依家具公司,顺德的优越家具公司、三友家具公司、金富士家具公司、丽星家具公司、特耐家具公司,浙江的顾家工艺、圣奥家具公司、富得宝家具公司、城市之窗家具公司等。同时,中国的职业家具机构也开始成长,如深圳名汉唐设计公司、拓璞家具设计公司、深圳家具研发院、东莞“名家具”设计研发院、深圳猎狐家具设计联盟,顺德“龙行天下”家具设计工作室、源创家具设计工作室,温州的澳珀家具设计公司(朱小杰设计工作室),上海的木马设计公司、杨明洁设计工作室等。

我国目前虽然尚无国际知名家具设计大师,但已出现一批职业家具设计师、设计公司和研发中心,高校中从事家具设计教育的专家教授也开始组织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设计工作室、南京林业大学许柏鸣教授主持的深圳家具研发院国际家具设计团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与深圳家具企业合作)景初家具设计公司、“响三”家具设计工作室、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半木”设计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家具设计研究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研发中心等。海外的设计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家具设计市场。这一切,都预示着一种新的中国家具设计机制即将形成。

特别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正式认定了包括“家具设计师”、“商务策划师”、“会展策划师”在内的一批国家新职业资格,这标志着中国职业家具设计师的评聘和认定开始走向制度化。

4. 建立制造商与设计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著名家具设计师+著名家具制造商=著名家具品牌”——原创设计与著名品牌形成了现代欧美家具进军国际市场的利器;无坚不摧,风靡全球。这种制造商与设计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和双赢策略,是西方现代家具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家具制造商为设计师构建“英雄用武”的舞台,而职业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又推动制造商的业务发展。引领世界家具潮流的意大利家具工业就是建立在大企业(著名品牌公司)、小作坊(专业化配件供应商)、设计师(工作室、事务所)三位一体、密切协作有效机制基础上所创造形成的融合一系列产业环节(国家产业政策、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市场、营销、展览、出版)的现代家具产业环节链。

在欧美,著名家具品牌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它们与驻厂设计师、外围自由设计师、专业设计室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灵活合作机制;在研发设计方面有充分的资产投入和保障,基本上保证每年营业额的3-5%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同时还形成了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模型试制、人机工程试验、工艺技术设计、市场检测评估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开发流程。在这些方面,中国的家具企业可以学习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

中国的当代家具业亟需建立并形成制造商与设计师的有效合作机制和双赢策略,真正尊重知识产权,提高并确立设计师地位;在设计报酬、设计版税提成、设计与技术专利、设计研发机构、驻厂专业设计师、外围自由职业设计师、产品品牌、设计品牌、公司品牌的构建、认定和完善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

5.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未来趋势

中国家具业要赶上世界家具先进水平,一定要有中国的职业家具设计师和设计大师,亟需确立原创设计在中国家具业的先导地位;要创建一批现代家具专业设计机构,提高大学设计教育质量,办好各类家具设计大赛,发现推出设计新星,建立家具设计师评审机制,建立中国的家具博物馆,收藏家具设计精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独步于世界家具之林的中国现代家具风格与流派,创造出21世纪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精品,力争在21世纪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家具大国与强国。

2006年,中国家具协会成立了“中国家具设计工作委员会”,并且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家具设计师大会”,发表了“中国家具设计师宣言”与“中国家具设计白皮书”;表彰了10名获得“中国家具设计杰出贡献奖”的设计师。接着,深圳、北京、上海以及广东家具商会等都相继成立了“家具设计师委员会”。

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取得了高速的进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设计教育国。中国的2000多所高校中有1100多所开设了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设计类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有120多万;设计院校每年招生3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毕业20多万学设计的大学生。有这么多设计人才储备,从量变到质变,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的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的年青设计师一方面向国际设计潮流学习,另一方面向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学习。越来越多的青年设计师、设计新秀正在逐步涌现出来,这为中国家具制造乃至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设计研发提供了难得的人才储备。

当前,中国仍属于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并不能称为世界家具生产强国。除了家具生产技术水平的局限外,更重要的局限是中国家具设计水平。

世界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设计,著名的美国商业周刊甚至提出了“中国设计时代”来临的猜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20至30年,中国家具产业一定会出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根本性的转变。

[1] 胡景初,方海,彭亮.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社,2003.

[2] 刘文金. 中国家具设计白皮书,中国家具协会,2006.

[3] 彭亮. 中国家具设计宣言. 中国家具协会,2006.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师设计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师的存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