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卫霞
婴戏图,顾名思义,就是描写儿童游戏活动,表现儿童柔嫩丰美活泼的神态的作品。婴戏图是风俗画、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萌芽于战国,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五代,盛行于两宋,衰落于元明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婴戏”从字面上可简单理解为婴孩游戏、玩耍。“婴”原指初生女孩,《辞海》对“婴”解释为:“幼儿,女称婴,男为孩。”《苍颉篇》将“婴”解释为:“男曰儿,女曰婴。”后泛指初生儿,故婴孩游戏也被简单地称为“婴戏”。《中国艺术图集》注解为:“婴戏亦作戏婴,是风俗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唐代描绘妇婴的题材中脱胎而出,至北宋成熟。多描绘儿童游戏和纠缠货郎,少则绘两三人,多则上百,借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祈祝国泰民安,多子多福。故婴戏图常作为节令画中的年画,张贴于屏壁,增添年节的喜庆气氛。”①由此可知,婴戏图的主要表现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并非是对儿童游戏的单纯描绘,而是有特殊的寓意,这种寓意是老百姓趋吉求福的质朴愿望。
清代婴戏图可分多少种类是一个难于做出全面回答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区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应以何种标准来区分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随着婴戏图题材绘画的发展,其分类方式也不断变化。本文从内容角度对清代婴戏图进行分类研究。清代婴戏图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学习和劳动三项基本活动。由于这些作品被古代画史称为“婴戏图”、“货郎图”、“闹学图”和“牧放图”等,出于习惯性的考虑,本文在对其分类时仍沿用过去的名称。清代的婴戏图很多,名家及其作品有清焦秉贞《百子团圆图》、金廷标《婴戏图》、姚文瀚《岁朝欢庆图》、侯权《太平景象·十二屏》和冷枚《婴戏图》等。清代婴戏图涉及的内容有玩鸟,戏猫,下棋,捉蝴蝶,推枣磨,抽陀螺,放风筝,荡秋千,斗蟋蟀,骑竹马,捉迷藏和过家家等。根据这些内容特点,按游戏题材把婴戏图分为生活类、运动竞技类、语言类和智力类四大类形式。其中每一类游戏题材又可细分为许多小类。
“生活类游戏”是指儿童自发主动地模仿成人生活的游戏形式。它的内容包括文化生活、生产劳动、家庭礼仪、饮食起居和亲子关系等一系列模仿活动。这类游戏题材是古代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
过家家是一种角色游戏,也是儿童们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如娶新娘,过日子等。这是对中国传统婚礼过程与仪式的模仿,通过孩子们表现出来,视角独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清代焦秉贞的《百子团圆图·老来娶妻》描绘的是过家家游戏中的娶新娘。一个男童扮作新郎官,身上背着一个扮演新娘子的女孩走在最前面,眉笑颜开,还不时地回头看小伙伴们。新娘子趴在新郎官身上,正偷偷地幸福地笑着。另外五个男童扮成迎亲队伍,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有的吹唢呐,由一个比较有权威的孩子主持婚礼……热闹非凡,一派喜气洋洋的娶亲仪式画面。该画构图精巧,以一处带有假山、曲栏、翠竹和高树的庭院做背景。画面注重明暗渲染,远近透视,使对象具有立体感,色彩艳丽,都用浅黄色渲染。人物神态逼真,行笔流畅,显示了宫廷画家深厚的功力。这种角色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又使儿童们学到了一些家庭生活方面的知识,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演戏也是儿童们感兴趣的游戏。唐代陆德延《小儿诗》云:“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这是指儿童模仿官员出行仪仗队列的游戏。仪仗鲜明,喝呼雄壮,儿童既培养了模仿力,又满足了好奇心。清代有许多画家表现此类题材的婴戏图。如任熊《婴戏图》、金廷标《岁朝图》、焦秉贞《百子团圆图·迎状元归》等绘画中都有描绘儿童演戏的画面。焦秉贞《百子团圆图·迎状元归》描绘的是六个男童在学演戏“状元跨马游街”的场面。一个童子扮作状元郎,身穿红色状元袍,头戴状元帽,骑着竹马,手举马鞭,走在后面,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一身穿蓝衣儿童紧跟在状元身后撑着盖伞。走在最前面的两童子在敲锣开道,靠近状元郎前面的两个童子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状元及第”四个红色大字。
画家之所以画“迎状元归”题材的婴戏图是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正如宋代汪洙的《神童诗》所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中取—升官—发财—幸福”。 在封建时代,这种思想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在年画里“状元及第”这一类题材表现的也非常多。李商隐《娇儿诗》云:“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或虐张飞胡……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儿童在游戏时模仿成人的戏剧角色、动作和对白,通过模仿成人戏剧的游戏活动,儿童不仅满足了自身的好奇心,也在娱乐中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这一点文献记载和画迹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运动竞技类游戏可以分为球类、线绳类、竹木类和角抵类等四个不同的方面。球类游戏包括蹴鞠,踢毽子,放空钟和抽陀螺等。线绳类主要有荡秋千,放风筝和跳绳等。竹木类包括顶竿,骑竹马和戏儿车、弓箭等。角抵类游戏包括相扑、体技和捉迷藏等。唐诗曾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谓纸鸢,即是风筝,放纸鸢就是现在所说的放风筝,是古代儿童常玩的游戏之一。清代善长画放风筝题材的画家及其作品非常多,如焦秉贞《百子团圆图·放风筝》、徐绶臣《春日放鸢图》、钱慧安《四季童趣图》、佚名《升平乐事图》、吴友如《吴友如画宝·放风筝》等。
清代佚名《升平乐事》册页二中,一个小儿手拿线轴,扯着一个蝙蝠造型的风筝一路跑着,只见风筝乖乖地听话升上了天空。画面构图独具匠心,有大片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物刻画生动,线条极其富有表现力。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放风筝》一首云:“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风筝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张七弦。”诗前小序:“以线系纸鸢,乘风绽之,恒在清明前郊外也。”②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三:“纸鸢,俗呼‘鹞灯’。又一竹芦沽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播响,曰‘鹞鞭’。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谓之‘放断鹞’。”③放鹞来源于巫术,福建惠安地区扫墓时,大人要带着孩子,让孩子在山间放纸鸢,认为此举有放邪之功效,这样孩子就能健康成长,但是后来放风筝就失去了巫术的意涵,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游戏。《吴友如画宝》记载:《纸鸢遗兴图》并附有说明:“闽中风俗,重阳日都人士女每在石山、于山、屏山上竞放风筝。” 可见放风筝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娱乐活动。
放风筝一方面是延续古老的民间习俗,为了放出晦气迎来好运;另一方面则是一项纯粹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儿童在野外奔跑放风筝时,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还能在追逐飘在空中的风筝时,起到一种明目的功效。难怪放风筝历经千年而不衰,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从而成为各代婴戏画家笔下之佳意,自然也是当然之事。
“智力类游戏”是指以运用智力为主的游戏形式,它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类儿童游戏是我国古代游戏的精华。智力类题材包括棋牌类和摆拼类等。棋牌类包括象棋、围棋、地格棋、六博棋和纸牌等。棋牌类游戏题材是一种古老的绘画题材,此类题材早在宋代苏汉臣就描绘过,以后各代画家都有所描绘,到清代时,依然有很多画家画这种婴戏题材,如华嵒《婴戏图·下棋》、侯权《太平景象·玩六博棋》、闵贞《童子弈棋图》等都有儿童下棋的描绘。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清代华嵒的《婴戏图·下棋》,该图所绘孩子们玩的并不是象棋,而是地格棋,也叫撑四角。地格棋的玩法是画地为格,作简单的纵横交叉棋盘,以小木棒或碎砖石作为棋子,以压指或猜拳的方式分输赢,赢者走棋。每次只准走一步,直到把对方的四枚棋子撑到四个角里无路可走为胜。地格棋是通过堵死对方通路的玩法分出输赢。画中描绘了在一间茅草屋墙根下,五个童子正在玩地格棋,其中两孩对弈,双方各四枚棋子,一个正欲走动棋子,另一个在静观棋局并作思索状。虽然五个幼儿都是坐在地上,但姿态各异。该画构图精巧,低矮的茅草屋,墙外高大的麦垛,点明了地点是在农村,画家用半工半写的手法精彩地描绘了一幅村童下棋的画面。可见画家华嵒非常熟悉农村儿童的生活环境。整幅画着墨不多,设色淡雅,画风淳朴,华嵒在这幅画里把世俗主题与文人雅趣巧妙融合。村童们玩的游戏用具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物品,如石块、泥巴、竹竿等,形式简单,成本低廉。儿童们随便找一块空地就能悠然自得地玩起来。下棋游戏,既开发儿童的智力与悟性,又培养儿童爱动脑筋的习惯。
摆拼类包括燕几图、七巧板、益智图和九连环等。七巧板,又名乞巧板、七巧牌,可以说是摆拼类游戏的主要代表。七巧板巧妙借助几何学原理,通过对一个正方形平面的对称分割,形成几块可以拼组成大量事物形体的几何形状,并且可以将大量事物的三维空间形态转化为二维平面形态。七巧板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儿童的空间感知力,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七巧板现在已经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被称为“唐图”。
“语言类游戏”是借助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而编造的儿童游戏,是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语言类游戏可以训练儿童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类题材包括猜谜和童谣等。古时此类游戏在儿童中极为流行。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这是清朝纪晓岚作的谜面,谜底是两个字 “猜谜”。说到猜谜,我们先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演变而来的,亦称为“廋辞”或“隐语”。一般的谜语写得生动活泼,文字押韵,多运用比拟和形象化描绘的手法,所以流传很广。如“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了个白胖子”,谜底是“花生”。又如“兄弟或姐妹两个一样长,同困同眠同睡床,吃饭滋味她先尝”,谜底是“筷子”。再如“你看像你,他看像他,一同来看,像咱大家。”谜底是“镜子”等等。这类猜谜孩子们见过、吃过、玩过,浅显易猜,动动脑筋就能猜得着。另有拆字猜谜,隐语谐音游戏,是运用悬念,引发儿童独立思考、联想、推测、判断以及认识社会的能力。
什么是童谣,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谣。”④“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⑤大体说来,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儿童谣”、“小儿语”、“女童谣”的。名称虽然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
据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的一首明代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⑥这是一首在明清两代流行的童谣。以杨柳在四季的不同变化,道出了具有明显节令特点的一些儿童游戏活动。
清代焦秉贞《百子团圆图·踢毽子》、华嵒《婴戏图·踢毽子》和佚名《升平乐事图》等绘画中都有描绘儿童踢毽子的画面。踢毽子一直是我国大江南北民间广为流行的体育活动。每到秋冬季节,女孩子们三五人踢毽子比赛时,多唱歌谣计数。踢毽的歌谣各地不一,都富有情趣,现举江淮流域一种歌谣《一个毽儿踢八踢》以见其特点:
“一个毽儿踢八踢,马兰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在短短的几句歌谣里,跳跃地数出了一百以内的一些数字,既活泼有趣又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踢毽子歌谣的数唱声中,在旁观者的嬉笑声里,毽子犹如彩蝶纷飞上下翻舞,充分展示了这一民间儿童游戏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利用游戏来祈求生男孩的习俗。这种儿童游戏叫做“牵郎郎”。玩耍时儿童们相互扯着衣裙,一边踏着瓦片,一边口中唱道:“牵郎郎,拽弟弟,踏碎瓦儿不着地。”据张懋建的《石痴别录》记载:“《元至正中燕京童谣》:‘牵郎郎,拽弟弟,踏碎瓦儿不着地。’”⑦这首童谣就是古人重男轻女思想的典型表现。童谣上二句祝多生男孩,下一句祝其不生女孩。寥寥三语,言简意赅。其中尤其是 “踏碎瓦儿”这个游戏动作很有意思。古代称生男为“弄璋”, 称生女为“弄瓦”,意思是生男珍贵,生女低贱。“牵郎郎”游戏中将瓦片踏碎,其寓意是不要“弄瓦”,那么当然是“弄璋”,即生男孩了。由此可见,这种游戏方式实际上带有明显的意图,已经演化成古人为了求子而实施的风俗活动。
上述关于婴戏图的四种分类方法,只是简单地概括了清代婴戏图的一般内容。纵观清代婴戏图,其中涉及描绘儿童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都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探究。
① 薄松年《中国艺术图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20.
② (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170
③ 李兆麟、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节日》[M].陕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9
④ 韦昭注《国语·晋语》转自 雷群明《中国古代童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3
⑤ 杨慎《丹铅总录》(卷25)转自 雷群明《中国古代童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3
注释:
⑥ 空钟:又叫扯铃。一种竹木制的玩具。有单双两种,尺寸规格也不一。因其中间挖空,放在地上像一口仰天的钟而得名,或因其放起来可向空中并能发出嗡嗡之声而得名。打尜尜:一种儿童游戏。尜尜以木头制成,二寸长短,中间大,两头小,形如枣核。将它放在地上,用棒去打,第一击使它直立,第二击使它远去,以击得远的为优胜。这种游戏也叫打拨拨,又叫打嘎嘎。这就是古时所传《击壤歌》中所称的“击壤”。
⑦ 至正,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的年号,时为公元1341-1368年。踏碎瓦儿不着地:十分巧妙地活用了典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小雅·斯干》就有了重男轻女的记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生了儿子,就把他包好放在床上,给穿衣裳,拿做官人的玉器给他玩,希望他将来做官高升。“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就是说生下女孩子,只能包好放地上,她穿蜡烛包,让她玩瓦制的纺锤,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小孩一生下来,就制订了男尊女卑的制度。由于《诗经》的影响,后来演化成两个典故,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