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特征及动因分析

2013-09-30 06:53李珍
现代大学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詹姆斯

摘 要: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新回归。麻省理工学院在基利安校长的领导下,适时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使人文社会科学由工科的附属地位获得了独立发展,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实现由单一技术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关键阶段。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揭示其人文社会科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同时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詹姆斯·R·基利安;人文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5-0073-09

19世纪大工业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二战期间,迫切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导致大学过度偏重于科学教育。二战结束后,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性,即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亦悄悄割噬着人类文明之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一时期,为适应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建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实现了由单一技术学院向以理工科为特色、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以下笔者拟着重分析詹姆斯·R·基利安校长(James Rhyne Killian,1948-195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教育理念,揭示其人文社会科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以期为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一、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

基利安校长在任期间,根据社会迫切要求加强大众人文素养及学校自身发展所需,对人文社会科学给与了高度重视,并使其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地位,进而为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及学校整体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时期。

(一)“路易斯报告”的提出

二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其工程技术学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之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即单一的战时科研体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冲击,造成教育综合质量下降。针对此种状况,1947年麻省理工学院委托教育调查委员会对学校的教育状况进行评估,由路易斯(W.K.Lewis)担任主席。[1]3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教育调查委员会于1949年提出了著名的“路易斯报告”,其中写道[1]26-27:

在科学家、工程师及建筑师的教育中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无可争议。麻省理工学院的任务是使学生准备好承担社会责任,并拥有丰富而完整的人生。尽管这些目标或许非常重要,但现在技术与社会问题已成为交织在一起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因而人文与社会科学已成为一个人职业教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这种充分的文化教育背景,技术专家将不再能够胜任其所在领域的领导工作。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报告接着提出[1]42:

没有人能够精确地描述随后可能遇到的挑战。我们认为第一步是为学者提供大量在该领域承担创造性工作的机会,使其具有与学院其他领域相同的高专业水平。通过鼓励充分发展该领域以使其获得重要的独立性发展权利,而不是主要作为其他专业的服务性辅助措施,我们相信学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质量能够得到实质性提升。

在报告中,教育调查委员会建议立即成立与工程、科学、建筑和规划等专业学院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其“职责是规划和管理公共课程一部分的普通教育,同时提供如本科生那样的研究生专业课程”。[1]43-45可以说,“路易斯报告”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它对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及通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的成立及发展

1948年基利安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他上任伊始即强调走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道路,高度重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如基利安在就职典礼上提出[2]8-9:

拉希德在他的权威性研究——“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中得出结论,真正的大学是“一个让不同知识分支相互接触与彼此和谐交织的地方”。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要获取这种和谐交融与相互交流。同样,我们需要很好地连接科学与人文,其目标是构建在不削弱科学与人文任何一方基础上的一个广泛的人文主义,……如果学院想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广泛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带动这种双向的交融。

1950年12月,基利安根据教育调查委员会的建议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由约翰·E·伯查德(J.E.Burchard)任院长。[3]13但同时基利安亦提出,“委员会所推荐的这所学院的建立,并不意味着麻省理工学院打算现在或未来成为一所具有广泛人文性质的学校,我们仍应保持像过去那样的限定性目标,将学院集中在科学、工程、建筑及管理几个方面”[4]13。对于二战后麻省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范围,教育调查委员会曾在报告中建议[1]41-42: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目前已经开拓或未来可能开拓的新方面,我们在该领域的各种人文、文化和社会研究现集中于以下部门或团体: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商业和工程管理、英语和历史、现代语言和学院图书馆。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将这些分门别类的个体整合到一个领域内,我们认为,在麻省理工学院所处的受科学与技术强烈影响的环境中,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实质性地解决科学与技术对社会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据此,基利安从麻省理工学院自身的文化传统出发,重点突出了现代语言、经济、英语和历史等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联系密切的一些学科,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增设和调整。如1951年在“经济和社会科学”系成立心理学部[5]15,1952-1953年度英语和历史系更名为人文系[6]42,1956年成立政治科学专业[7]20、重组政治科学部[8]23等。

二、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特征

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由建校伊始零散的课程设置、学系成立上升至学院创办,从原来工科的附属地位获得了独立发展,无论就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还是人才培养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具体而言,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课程设置日趋合理,跨学科教育初步形成

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之初即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但在20世纪初期其相关课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英语、历史等专业领域。[5]64二战后,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研究型大学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设置文理结合的跨学科课程。如1949年教育调查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麻省理工学院现在应率先探索在四年本科教学规划中综合进行普通和专业教育之路”[4]12,并指出[1]27-28:

我们在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中投入的时间一直少于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建议的最少时间。结果之一是这个领域的课程讲授只能处于初级水平。尽管最近几年的情况有所改善,我们仍然没有提供能够使得学生在这些领域获得相对高阶水平进步的系列科目,而这在没有提供有效的教育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改善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已经详细研究了人文学科在公共课程方面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立即采纳委员会以下建议:1将人文与社会科学公共课程学时由8个学期科目扩展至10个;2安排的科目系列将更好地确保培训的深度和广度。通识教育委员会还建议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立新的实验课程。

教育调查委员会还提出,为了加强人文课程的影响力,应将课程集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使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科目能够承担人类问题的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集成方案(见表1)。

注:表中E11和E12为英文写作课程编号,E21和E22为历史课程编号。

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建立之后[3]14:

委员会批准了一个为科学与工程学学生提供新的两年制人文教育的规划,在这一规划下,全体大一、大二学生需要接受两年的基本人文系列课程,然后大三及大四学生将在诸如经济学、历史学、政治科学、文学、哲学、音乐或美学领域接受四门选修课程。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于人文社会科学,他们可以在最后两年中接受另外两门额外的课程。

此后,根据社会及学校发展需要,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对教学计划又相继进行了系列改革,如1951年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系委员会对课程XIV(经济学、政治学、及工程学或科学课程)做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为修订本科课程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依据[3]202;1954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新的课程,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据了一半的比例[9]19;1955年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开设了课程XXI(人文与工程或科学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在于能够使科学或工程与哲学、文学或美国工业社会性质相结合”[8]111。课程XIV和课程XXI的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选修学生人数1951年有92人[10]278,1957年则增至206人[11]362,另有一些特别生、校友等选修。同时,自1954年后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还开设了暑假特别课程。由此可见,二战后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科课程获得了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在培养本学科领域的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全校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搭建了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等[12]。

(二)队伍规模及结构得到改善,教研水平不断加强

一所大学的师资队伍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二战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状况,教育调查委员会在路易斯报告中提出:“我们本科生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从未令人完全满意……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我们缺乏对人文教育教职员工予以同样的重视”[1]27。基利安校长亦认为,“整个教师团体的人文主义理想追求对于实现广泛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深受这种信条影响并以此来选拔我们的教职员工,即我们不仅讲究卓越的教学,而且追求杰出的学识”[6]12。在其任职期间,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许多著名学者加入其中,如语言学大师诺亚姆·A·乔姆斯基[13](N.A.Chomsky)、哲学教授休斯敦·史密斯(H.Smith)[7]31-32等。同时,麻省理工学院还将卡耐基集团捐赠的部分资金用于聘请人文学科客座教授[3]14,其中包括菲利普·G·弗兰克(Philipp G.Frank)博士(哈佛大学退休的物理和数学讲师)、恩斯特·利维(Ernst Levy)等[8]39。此外,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访问学者,如英国牛津大学圣体学院院长理查德·利文斯通(R.Livingstone)爵士、英国科学家和学者雅各布·布鲁诺斯基(J.Bronowski)、新西兰仲裁法庭法官亚瑟·廷代尔(A.Tyndall)、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Jakobson)博士等。[14]图1为1951年至1958年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晋升及新聘(包括访问教授)人员分布统计。由该图可见,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成立以后,其晋升及新聘人员总体呈增长趋势,特别是1953年后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如1951-1952年度晋升及新聘教师14人,1956-1957年度增至22人,其中以教授、助理教授人数居多。

这一时期,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教职工的薪资待遇亦有了较大提升,如1949年经济系、英语与历史系、现代语言系职员薪资及津贴分别为28667712美元、31984866美元、7792010美元[2]267,而至1952年三系职员薪资及津贴则分别为40393082美元、42722422美元、10420186美元[10]192。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如弗里曼(H.A.Freeman)获古根海姆奖,钱德勒(A. D.Chandler)获哈佛大学创业史研究奖学金,帕特克(R.C.Patrick)获温尔格林奖学金,帕德尔福德(N.J.Padelford)获富布赖特奖等。[16]还有不少教师担任各种专业团体的重要职务,如约翰·伯查德担任美国人文和科学学院院长,托马斯·马奥尼(T.H.D.Mahoney)担任美国天主教历史学家协会会长,赛缪尔森(P.A.Samuelson)担任计量经济学会主席,洛克(W.N.Locke)担任新英格兰现代语言协会副总裁及现代语言协会实验语音学分部主席等。[17]

(三)培养层次多元化,质量逐步提升

面对二战后国家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利安在校长报告中谈到[18]2-3:

这些领域中持续的人力短缺已广泛显示并被大家所普遍认识,它对国家发展的阻碍也开始被人们所理解。但这种缺乏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认识、理解或强调。……概而言之,相对于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人才,我们更缺乏受过大量基础教育,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

如前文所述,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麻省理工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语言、历史、名著选读、音乐等课程的比例,并开设了经济学、政治学、及工程学或科学课程,人文与工程或科学课程等跨学科课程,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其思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正如基利安校长所言[6]11:

我们工程学本科课程几乎四分之三投入到科学、数学、基础工程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他通用或基础的工程学内容方面。我们的一些毕业生可以方便地从一个工程或科学领域转入到另外一个领域,很好地展现了在我们专业课程中包含的这种基础内容所起到的作用。大量毕业生成为管理人员或经理则更好地证明了我们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广泛的准备。我们大学教学规划利用专门的职业训练达成了一种新的通识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曾于1932年成立了人文科学部,但不授予学位[5]14。二战后,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系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选择专门的文科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位肯定”[5]15。如1948年至1958年经济学、政治学、及工程学或科学课程共计有179人获得学士学位,1958年人文与工程或科学课程有14人获学士学位。[19]同时,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还进行了研究生培养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1957-1958学年度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系研究生韦纳(G.T.Weiner)获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奖学金、罗迪斯(W.G.Rhoades)获美国钢铁基金会奖学金、桑德斯(W.P.Saunders)获西屋公司劳资关系奖学金等。[11]303此外,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非常注重结合社会问题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不少博士论文围绕技术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展开研究,如以挪斯(J.H.Enos)的“在石油炼制业裂解的历史:技术变化经济学”、梭伦(B.S.Solon)的“1946-1956年汽车国际贸易:贸易构成的变化研究”、万尼奥克(J.Vanek)的“美国对外贸易自然资源内容,1870-1955年”等。[11]479

(四)图书资料丰富多样,利用率不断提高

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是人文社会科学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1948年查尔斯·海登图书馆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人文科目的设置,为搭建更广泛的教育平台提供了极大帮助。[2]16英语和历史图书馆,是“一所具有高比例保留图书及通宵开放的繁忙场所,即使它处于一个新的、扩展的位置,但它呈现出一派令人着迷的场景。作为人文科学、通识教育及娱乐阅读场所,英文和历史图书馆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活力”[3]92。如1951年一个为期一至两周的主要图书馆流通安排中,共计图书130025册,其中英语和历史图书馆28300册,仅次于中央图书馆(见图2)。1951年底,“英语和历史分馆撤销,它的馆藏和以前的杜威和综合馆部分资料相结合,成立人文图书馆。该馆主要服务整个本科生的文科教育计划和历史、哲学、政治学及相关领域更高级的学术需求”[10]264。随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逐步开展,广大师生对相关图书资料需求亦不断增长,如1958年较之1957年“为期一至两周的流通周期中,人文馆藏的流通数字显示了一个大的跳跃,从33748册增至46616册”[11]323。

(五)研究经费稳步增长,成果日益丰硕

基利安曾在任职典礼上提出,随着学科间交叉及相互依赖趋势的日益凸显,必须构建跨系实验室及相关项目的研究,以促进原子能科学、公共管理、电子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综合发展。[2]8随后,麻省理工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之初组建了国际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米利肯(M.F. Millikan)博士任该中心主任,这表明麻省理工学院对经济和社会科学与国内外科学和技术的关联日益重视。该中心的规划特点是院系交叉,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系、英语和历史系开展研究提供机会,同时在几所学院之间使成员的个人兴趣得到多方面接触和碰撞”[10]17,这是学校“成立的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跨院系机构”[20]。此外,学校还“集中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各科的教师开展了考古和人类学的研究”[21]6等。为加强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的科研工作,学校除定期向人文学科职工发放薪资、教学补贴外,还有专门的研究薪资及补贴等,如1950年经济系、英语和历史系、现代语言系的研究薪资及补贴分别为659761美元、18501美元、357616美元(合计1035878美元)[4]298,1952年则分别增至8680美元、12146美元、93125美元(合计301385美元)[10]192。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世纪50年代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经济学系凭借其高质量的研究跃升为世界前列的经济研究中心[5]41;再如语言学研究方面[5]39:

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在语言转化机制方面形成语言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奠定了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名誉和声望,其它,还有威廉·N·洛克首次创建了供教学使用的拥有录音器材的综台语言实验室,着重引导学生参加电子学研究方面的实验活动。莫里斯·哈利1951年受聘到语言系工作,在电子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对使用机器进行翻译的可能性进行探索等。

据不完全统计,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1950-1951年度有各种出版物40多册,1957-1958年度则达100多册。图3为1950年至1958年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各学系出版物数量分布及变化情况。

三、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动因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根据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的结果。当然,除了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基利安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其中也起到了核心的指导作用。另外,这一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符合现代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动因主要表现为:

(一)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Issac Kandel,1881-1965)常言,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势力,有时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23]美国南北战争后,其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等院校实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对工程技术学科的投入。但“与科学对于国家福祉重要性认识增长的同时,对于科学的反面响应也在增长,如恐惧、不安和误解……致使出现一种倾向,即认定科学主要被用于军事应用,认为其作用是破坏性的”[9]12。因此,二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新得到了重视。

面对二战期间过度工业化所导致的教育综合质量下降,麻省理工学院亦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正是对外部环境的调适,如1949年路易斯报告提出:“对于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科学和技术不再能够与其人文和社会结果相分离。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最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在人文和社会领域,这是因为它们可以评价科学和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它们与麻省理工学院教学规划的其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42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适时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把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到与科学和工程同等的地位,“即真正的人文教育必须要有社会功用,并与当今社会现实需求密切相关”[6]12,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现代语言系已经扩展了在俄语、德语、法语和文学方面的教学计划,更加强调口语而不仅是语法和翻译”[11]17。进而言之,麻省理工学院亦正是通过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系统的密切联系,才使其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快速、高效的发展。

(二)基利安校长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引领

在大学的发展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子不仅有高等院校在泛学科上的人、财、物等基础投入,而且包括决策和执行学科建设工作各主体的素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24],而“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大学校长所秉持的办学理念对其做出决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理念体现了大学校长对大学基本规律的把握、对大学发展方向的定向,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定位,以及对大学办学的定性”[25]1。二战时期,美国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实力开始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大学成为社会中心机构,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大行其道,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处理好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培养具有济世情怀的科技人才,成为该时期高等院校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基利安校长充分意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潜力,他上任后即根据调查委员会的建议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并结合学校自身的传统和优势,重点发展经济学、语言学等学科,使其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基利安认为应该“对高能力科技人员的需求迫使大学在理工科方面进行更为基础、更为全面的通识教育,而不是舍弃基础知识去掌握一门技术”[26],因此他任期内对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为理工科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等大量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基利安校长积极延聘乔姆斯基、史密斯等知名人文社会科学家来校任教,并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提倡跨学科科研。另外,基利安校长曾提出,人文和社会科学这一领域教育工作计划“要前进一大步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基金”[4]24,因此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经费支持。如“1949-1950年间,麻省理工学院财政运行资金合计21536万,当年对文科的资助金额达到了当年麻省理工学院总运行资金的1/10,可见其重视程度”[5]38-39。总体而言,基利安校长任职期间,进一步促进文理交叉渗透,实现了麻省理工学院由单一技术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学校整体实力已进入美国一流大学行列[21]7。理论与实践证明,二战后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与基利安校长的卓越办学理念密切相关。

(三)符合并主动顺应现代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和共同促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叉学科发展显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给人类带来沉痛灾难的同时,却也促使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成为跨学科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尤其是涉及到研究型大学参与的跨学科研究得到大力发展”[25]22。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之初是一所工艺学院,但其首任校长罗杰斯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十分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其后的沃尔克(F.A.Walker)、康普顿(K.T.Cornpton)等校长秉承了这一理念,使人文社会科学在为工科服务的同时亦在逐步发展壮大。[27]二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由于过分注重工业研发而使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削弱。针对这一状况,1949年的路易斯报告提出要结合麻省理工学院自身的理工科背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认为[1]27-42:

现在对于人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科学与工程概念与技术可以给予某些人类、社会、哲学、历史问题以非常重要的洞察力,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氛围可以吸引那些有志于研究这些人类问题的学者。……作为一所科学与技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在这个领域具有明显而有竞争力机遇:可以提供为解决紧迫社会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机会,提供帮助那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塑造当代社会的力量,以及提供给人文社会科学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意义与内涵更好的洞察力。

同时,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不仅能够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为其搭建了强大的技术平台。关于此点,正如基利安校长所提出[4]13-14:

我们相信对于那些与工程和科学相关的社会关联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技术,并能够在我们的这种环境中繁荣发展。通过给予它们支持与重视,我们能够对于管理、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做出基本的重要贡献,而这在其他学术环境下是难以达此成效的。科学的洞察力与技术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而这样的学院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此类探索。同时,专业学院从新学院汲取更为广泛的人文教育规划也将成为可能。

事实亦证明,麻省理工学院正是通过有选择性地发展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代语言等学科,使其获得了大量新生资源、发力点及原动力等。如,“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系已经在经济学、政治学、工程或科学(课程XIV)扩展了其所提供的机会,以至于社会科学课程现在可以结合科学或工程的某一分支。社会科学中增加了政治科学科目,这种组成提供了一个专门的领域”[8]111;“课程XXI安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医学院、法学院或商学院的研究生工作做准备。……将严肃的科学研究和同样严肃的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的某些方面相结合,这种特殊的机会在大学课程规划中并不常见——在科学要求的严谨性方面麻省理工学院可能是唯一的”[7]97-98等。这些跨学科课程的开设,使得各院系间有效渗透,不仅符合学科发展规律,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法的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二战后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在基利安校长的努力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实践及其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培育杰出人才的需要,也是理工科大学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知名大学的必经之途。虽然我国一些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了切实措施,但仍显不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我国高等院校应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经验,立足自身实际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进而获得更加快速、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MIT.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Educational Survey to the Faculty of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OL].MIT Libraries.(2009-07-16)[2012-10-04].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df/lewis.pdf.

[2]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49)[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2].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3]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1)[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4]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0)[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4].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5]娄枝.麻省理工学院文科发展的借鉴与启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6]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3)[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7]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7)[R/OL].MIT Libraries.(2011-03-31)[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8]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6)[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9]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4)[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0]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2)[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1]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8)[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2]赵泽洪.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模式的“人文化”及其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1997(2):32-35.

[13]王晓阳,王佳.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增):139-142.

[14]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3-1957)[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1-03-31)[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5]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2-1958)[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1-03-31)[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6]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2-1954)[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7]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2-1957)[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1-03-31)[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8]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5)[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19]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9)[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2-11-02].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20]孔钢城.麻省理工学院发展转型动因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110.

[21]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4(3).

[22]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lletin Presidents Report Issue(1951-1958)[R/OL].MIT Libraries.(2011-01-07,2011-03-31)[2012-10-17].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mithistory/presidentsreports.html.

[2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24]陈孝杨.主体性选择:影响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15.

[25]刘贺鸟.卡尔·康普顿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转型[D].郑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6]朱燕飞,等.从MIT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68.

[27]李珍,王孙禺.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1):41-45.

(责任编辑 庞青山)

猜你喜欢
麻省理工学院詹姆斯
变狗记
没有道错的歉
麻省理工学院创客教育及启示
小飞侠(下)
小飞侠(中)
英美本科生就业指导研究
美国MIT现代光学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窗 前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团队开发“社交T—shirt”
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