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常海
WebQuest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探究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笔者将结合网络教学课件《汽车文化与人格教育》,从WebQuest学习模式的理念及基本结构、WebQuest课件《汽车文化与人格教育》的学习活动、WebQuest教学设计之反思三个角度介绍这一教学模式。
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过程较之以往更加生动,但知识的掌握权依旧在教师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合作意识,成了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不少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括活动教学、探究学习等。后者就包括了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博士经过研究和探索,于1995年开发的“WebQuest”课程计划,Web是“网络”之意,quest是“调查”“寻求”之意,二者相结合,即为“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教师提供的互联网信息,经过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网络、团体合作等环节,实现某一目标任务,从而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等各项基本技能。在此,笔者结合网络教学课件《汽车文化与人格教育》探讨WebQuest教学模式与学习目标的实现。
网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相较于传统学习来说,有其自身的优点,如网络信息既有静态资源,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也有动态资源,如音频、视频,这些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探究意识。除此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5~7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明白,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协作不仅是学习之道,也是生存与发展之道。对于教师来说,清晰的模块设置使教师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用花很多精力考虑开展教学的具体形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真正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集中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具体的问题来发展自己的思维。
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博士认为,一个完整的“WebQuest”课程应该包括6个环节: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语。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周期(持续1~3课时)和长周期(持续1个星期甚至1个月)两种。
在《汽车文化与人格教育》这一课件中,结合WebQuest的6个环节,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展开探究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采用“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激发探究热情,合作学习→积极引导讨论,拓展延伸→归纳总结,情感升华”4个环节,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1)引言。活动课“汽车文化与人格教育”在汽车文化这本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通过梳理汽车文化这本教材,笔者将课本中涉及与中职学生人格教育有关的知识整合凝练在一起,以期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2)任务。假如你和你的同伴分别是那一时期的汽车名人、汽车发明制造者、汽车设计者、汽车营销者、汽车公司总裁等,你将如何从事你的汽车行业和汽车发展?当你听完组内同学的介绍之后,你有何想法或收获?
3)过程。学生分工合作的建议,每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选择角色、任务分配等。笔者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成6个活动学习小组,分别探讨阐述著名汽车公司创建历程与汽车名人的坎坷经历,完成学习任务。
4)资源。包括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影音资源等。
5)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表以及教师评价表。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展示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美国通用公司总部、福特汽车公司总部、威廉·C.杜兰特、丰田喜一郎、戈特利布·戴姆勒、卡尔·本茨等(图1,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然后提出问题:“这些著名的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大家知道和了解多少?有谁能够说说他们的成长历程?”
图1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著名的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人文情感。
第二环节:激发探究热情,合作学习——了解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成六个活动学习小组,分别探讨阐述著名汽车公司创建历程与汽车名人的坎坷经历。
第一小组:汽车业的鼻祖戈特利布·戴姆勒“潜心研究,诞生第一”。
1883年第一台内燃发动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汽车诞生→名车“梅赛德斯”
多媒体展示图片:戈特利布·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C230、梅赛德斯-奔驰SLR(图2,从左至右)。
图2
第二小组:令人敬畏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一家之下,众家之上”。
1896年第一部四轮汽车→1908年“为世界装上车轮的”T型车→T型车流水式装配线
多媒体展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亨利·福特(图3,从左至右依次为1925年7月27日、1935年1月14日、1941年3月17日、1942年3月23日)。
图3
第三小组:贡献最大的总裁和董事长阿尔费雷德·斯隆“分散经营,协调控制”。
第一贡献“分散经营,协调控制”→第二贡献创建“技术中心”
多媒体展示图片:阿尔费雷德·斯隆(图4)。
图4
第四小组:汽车推销大王戴维·普拉斯托“跳槽分离巧运筹,管理三鞭扭乾坤”。
五年徒工锻坚毅→跳槽险招初出道→母子分离巧运筹→班组条例显效应→从速报告争机遇→管理三鞭扭乾坤(“第一鞭”重用贤才狠裁员;“第二鞭”财迷心窍妙算计;“第三鞭”驰骋环球拓疆城)
第五小组:富·赫尔舍“35年的汽车设计生涯”。
墨菲车身定制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其他汽车公司
多媒体展示图片:富·赫尔舍(图5)。
图5
第六小组: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福特汽车公司19年艰苦创业”→“战争使福特公司重新改组”→“福特二世与李·艾科卡”——→“新面孔带着老公司跨入新世纪”
多媒体展示图片:亨利·福特、福特T型车、早期汽车、福特车、福特皮卡、福特标志等(图6,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图6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探讨学习,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环节:积极引导讨论,拓展延伸——学习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提出问题:“1)从这些著名汽车公司创建历程和汽车名人坎坷经历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2)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事迹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一片蓝天?”让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感受伟人的品质与自我情感人格的升华。
第一小组:汽车业先驱者卡尔·本茨的锲而不舍。
资金短缺、多次失败、再次实验→1886年第一辆三轮汽车→世界第一辆公共汽车“维克托利亚”——→“艰苦创业不畏难”
多媒体展示图片:卡尔·本茨、奔驰铁器铸造和机械工厂、里程碑:世界汽车诞生日、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专利(专利号:DRP 37435)、“维克托得亚”牌汽车、奔驰标志等(图7,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图7
第二小组:一代汽车大师费迪南德·波尔舍的励精图治。
戴姆勒汽车公司的亨利公爵牌汽车→38/250梅赛德斯·奔驰牌轿车→V16汽车联盟汽车→二次大战中的虎牌坦克和航空发动机——→“精益求精攀高峰”。
多媒体展示图片:费迪南德·波尔舍、费迪南德·保时捷、保时捷车型1、2、3及保时捷公司标志等(图8,从左至右)。
图8
第三小组:东方骄子丰田喜一郎的以身作则。
亲自潜心研究汽车发动机→1937年丰田汽车公司成立→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风姿——→“身先士卒争先锋”
多媒体展示图片:丰田喜一郎、丰田logo、丰田第一辆车aa车型等(图9,从左至右)。
图9
第四小组:通用公司创建人威廉·杜兰特的刻苦钻研。
威廉·杜兰特开始认识汽车→通用公司成立→威廉·杜兰特重登总裁宝座→威廉·杜兰特完成了一代人的使命——→“埋头苦干树伟业”
多媒体展示图片:威廉·杜兰特(图10)。
图10
第五小组:风云人物“营销皇帝”艾科尔的自我拼搏。
在福特公司工作的日日夜夜→在克莱斯勒大展宏图(①建立克莱斯勒技术中心;②兼并美国汽车公司;③生产小型厢式车;④使用安全带;⑤制造野马牌轿车)→“拼搏完善求发展”
第六小组:推销魔术师齐莫卡的“三箭齐发成天才”。
“第一箭”不为赚钱为嗜好→“第二箭”载歌载舞巧促销→“第三箭”海上旅行建奇功——→“创新研发建奇功”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观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感悟汽车公司与汽车名人
他们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幸福,奉献了自己。我们今天要冲破传统,学习他们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今天我们的中职学生更要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意志坚强,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努力做到技术精湛、刻苦钻研、举一反三、精益求精;同时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积极奋进,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有着真正的自我,有着崇高的生命质量。
在WebQuest学习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表1所示自我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它是比较“片面、不完善的,学生个人非常容易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因此,还需要小组的互评。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组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
表1 个人评价量表
WebQuest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包含有以下几点优越性。
WebQuest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基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书本上的知识是抽象的理论,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知识。授课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整个过程,学生边学习边思考,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强了。通过交流合作,增强了探究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前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设计,材料的预备、制作等方面进行精心的准备。同时,课堂教学中,更要对学生的课堂小组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并且较为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这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备课、教学的过程有利于让师生彼此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在WebQuest学习中,师生可以利用E-mail、BBS、QQ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受师生交流技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还可以通过网络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
但WebQuest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学校硬件条件的欠缺、教师网络技术的缺乏、学生自控能力的相对较低、课外时间有限等问题,都影响着WebQuest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这种探究学习并不一定优于传统课堂学习,但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各项综合素质。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5.
[2]李霞,杨传斌.对WebQuest评价环节的一些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