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宏,张利民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 丹东118002)
解放后,我国东北三省营造了大面积红松人工林,据统计,营造面积已达80万hm2,多年来,由于大量结实,主枝木质化不良和采种等原因,造成部分林木早期分杈。分杈后,对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影响好坏和大小说法不一。为探讨这一问题,我所于1995年对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辽宁东部地区解放前和解放后营造的部分红松人工林中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个林分,林龄22~59年生。
每个调查林分中选择林木生长、密度和分杈株率中有代表性的地块,设20m×20m的临时调查标准地一块。对标准地内所有树木的胸径进行实测。爬到树冠上部数出标准地内每株树的球果数,一块标准地需要调查8~10株树。
计算各调查林分树木分杈株率、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每株材积及分杈树的相应值列入表1。
从表1可看出,林分中分杈树的平均胸径比林分的平均胸径大3.0%~28.5%;分杈树的平均树高与林分平均树高相比,平均大3.2%,增加不明显;各林分分杈树的单株材积大于所在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最大的大104.7%,平均大27.1%。
从表1还可看出,分杈株率与林分年龄有关,林龄越大分杈率越高。林龄56~59年,平均分杈率51.5%;林龄35~42年,平均分杈率43.5%;林龄20~31年,平均分杈率37.8%。红松人工林,林龄在60年以下,林木结实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实多,主枝的新梢木质化不良,容易冻死,造成分杈;主枝球果多,重量大,风摇和采果也容易折断主枝造成分杈。
表1 生长指标比较
计算出各调查林分平均单株结实量和各林分分杈树平均单株结实量,列入表2。
表2 结实指标比较
从表2可见,分杈树平均每株球果数是林分的3.76倍,最多的是前山人工林,达7.5倍。分杈树多数为2主枝,经2、3次分杈,主枝数可达4~6个。每个主枝都有若干层轮生枝,多主枝的轮生枝数比单主枝成倍增加,针叶量和针叶光合作用面积也相应增加。增加的针叶位于树冠上部,接受的光线多,合成的有机物质也多,有利于分杈树的生长和结实。
对林龄、胸径、树高、结实量、密度分杈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林分分杈与结实量、林龄、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相关极显著,说明分杈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结实量。林分密度与分杈负相关,说明林分越密,分杈率越小,影响结实量。分杈高度与结实量相关不显著,根据这一关系,可在红松人工林比较高的部位(1.2m以上)去头,不但能增加结实量,还能有利于培养大径材。
表3 林分各因子之间相关系数
调查结果表明,林木早期分杈平均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27.1%,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3.76倍。红松人工林林木分杈能促进林木径向生长,增加结实量。
[1] 齐鸿儒.红松人工林[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69-118.
[2] 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 齐鸿儒.草河口地区红松人工林生长及其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8(3):339-345.
[4] 贾云 草河口林区人工红松林生物产量的调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85(5):18-23.
[5] 龙金·奥德姆.孙儒泳,译.生态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