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理玉
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注重积累就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一、积累学习的内涵
高中语文积累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二、积累学习的重要性
(一)积累是学有所成的一个基本法则。学习之道,在于对知识的积累。 “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积学以储宝”,古人对积学的意义和作用早就点拨明亮。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邓拓认为“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 “过眼烟云”,尤其是作为打基础的高中语文学习。真正所谓的成就,也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没有积累,不能做出大学问。
(二)积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要想在学习上一蹴而就,成为大学问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说的“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又比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写出象《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若不注意知识的积累,正如人们常说的无志之人常立志,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但收获却很少。到用时捉襟见时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要有水滴成穿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要多积累些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把知识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正如邓拓说的,真正所谓成就,就是在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没有积累就什麽也谈不上,注重积累,不断积累才能扎下深厚的学问之根。我们要学习杰克.伦敦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精神,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
三、积累学习的方法
(一)大声朗读。这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勤动手。可以通过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并加以指导,积累成效颇为显著。
(三)多测试。测试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重语言。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
1、通过大量阅读进行积累。课堂40分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该首先在课堂中抓好阅读积累。对于教材中的每一篇优秀范文,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初步感知、精读感悟和背诵积累的时间,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得以倾吐,进而形成一个积累运用的体系,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画图理解记忆“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我是什么》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感悟,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适于用CAI辅助的,就用CAI,如《四季的脚步》,用CAI展示一年四季的不同美景,帮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推敲语言的含义,通过习作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来感知和体验语言的魅力的。翻开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利于语言积累的内容。以一年级教材为例,其中大都是一些充满音乐类的韵文、情趣盎然的儿歌、晓畅的古体诗词、短小清新的现代诗等。课后练习对词语的积累、对句子的积累、对段落的积累无不涉及。但积累的方式又各不相同:说中积累、读中积累、写中积累,这些方式都在无形中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 另外,每一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再抄写”的练习题,都是在所学课文中精选出来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记住这些词,将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后作业大都还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也是对全文精彩语言的直接积累。
2、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积累。叶圣陶先生所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学生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才越见深切。”弓1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生活素材。语言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会观察与思维,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
愚者积累财富,智者积累知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积累,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语文又是生活的工具,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生活,更好地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语文工具的操作性教育,还要加强语文工具的目的性教育,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最终能够有效地运用语文工具更好地生活。生活积累无需孤立地进行,语文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生活观察、思考的有心人,生活积累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