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探索

2013-09-26 06:30达娃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公鸡小猫识字

达娃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主编崔峦教授指出:“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重视知识的积淀,才会有语文学成的前提”。小学语文“字词句篇知识是听说读写能力形成的基础和重要资源,离开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能力则是无源之水,学生主体不过认读关,无以谈阅读,学习主体不过字词关,无以谈写作”。基于此,我根据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内容、学情的实际,在低年级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探索,其策略是:

一、在识字教学中 遵循语文规律进行听说训练

识字,在低年级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便于学生朗读、教材多采用韵文的编排形式“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 等,读起来十分上口,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识字的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还加强了字词的综合练习,有利于积累与感悟,激发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学中,我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文学习规律,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识字、扩词训练,鼓励学生介绍上学路上的路牌、店名;校园的标语、牌匾;商店里的物品、包装盒上的商标;外出游玩时见到的名胜古迹……。给学生找来一些生字复现较多的韵文、儿歌,精彩的小散文。把学过的生字嵌入自编的小韵文中,清晰、缓慢而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自然的母语环境中,通过听说实践,掌握语言的形成,培养积累词汇与语言交际的习惯。

再如,教“学”字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画”、“学生”等组词,然后启发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如“我是一名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多和对句子的概念的逐步了解,我有计划地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训练中,初步认识一些基本句。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二、在阅读教学中 创设语境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语境,强化听说读写训练策略是:

(一)说,学习运用语文。如: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七题“看图说话”。在课上,我要求:仔细看、积极想、大胆说、用心听。随着幻灯片推移,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再从远到近观察图中每个人在干什么?要求学生给图中的内容拟题目,如:“大扫除”“做值日”等,这样让学生的说自然进入文中,步入情境,促使其心灵共鸣、情感共振。

在整个看图说话、续编故事、课内表演听说交际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结尾,引导他们想下去,想开去。在感兴趣的表演中练就把话说完整、说连贯的本领。

(二)读,学习规范语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读能力,拿到一篇新文章,经过一两次试读,基本上可以达到读正确、读连贯,再加上借助拼音、图画、上下文的意思等,他们能快速准确地认字,识词,析句。为此,我加大了语文训练的量和质。

1、读句子。比如在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时,针对课后练习3出现的两组句子要求学生读句子、要注意语气。(1)、哪座房子最漂亮?(2)、那座房子最漂亮。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比较一下两个句式在语气、语调上的不同之处,并引申出“那座房子真漂亮!那座房子好漂亮啊!”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在读中积淀语感,规范语言。

2、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现同一个意思。如: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不会伤害小松鼠。

3、读几个表示相同意思的句子,比较哪个说法更准确。如“小白兔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通过比较,学习如何把意识表达得更具体更准确。

(三)多向思维与仿文说话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创设儿童口头语言训练的情景,最大限度引导儿童多向思维、仿文说话。比如教学《骄傲的公鸡》一课,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公鸡为什么骄傲;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公鸡骄傲;3、公鸡骄傲的后果是什么;4、如果你是公鸡,你会怎么做?又如:《小猫种鱼》的最后一段,只说了小猫种鱼的希望,没有说种鱼的结果,更没有对小猫的对错进行评论……“你认为这只小猫聪明吗?”学生有的说小猫很傻,土里怎么会长出鱼呢?有的说小猫很聪明,会向别人学习。有的说小猫会想办法,爱劳动。有的说它想得到更多的鱼,但方法不对。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具有说服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达到了多向思维训练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在听说读的基础上 有效地指导学生去写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够多,往往难以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不同单元和课文的主题,我布置了一些写话训练。比如,用不同方法连词成句,看哪个句子更形象生动。比如,在“小露珠”、“我”、“妈妈”、“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绿叶上”,“滚来滚去”、“看电视”、“做操”的连接训练中,大部分学生连接成为“小露珠在绿叶上滚来滚去”,“我在学校里做操”,“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可有的学生连接了“小露珠在绿叶上做操”等富有诗意的句子。在这看似不合逻辑的连接中,有童心的荡漾,有奇特的想象,更有思维的自由开放,还是低年级习作的良好起步。又如,学了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天的图画》后,我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等描写秋景的美词佳句,这样学生仿写秋景就容易多了。教师节前,让学生三言两语写《老师》,学生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和对老师的敬意。学了《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续写故事。既延续了课文的故事,又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再如,我利用《黄山奇石》课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处奇石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奇石的样子;仿照书上写‘金鸡叫天都的样子,把“夜幕降临,月光皎洁,山峰陡峭,昂着头,目不转睛”等词句串联起来,介绍一下‘天狗望月……学生刘小川的连接和想象如下,“每当夜幕降临,一轮圆月升上了天空,把它那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座陡峭的山峰上的巨石,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月亮呢!不用说,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了”。这样持之以恒地在听说读能力训练基础上,指导学生去写的策略,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公鸡小猫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小猫
识字谜语
自私的公鸡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