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楠
摘 要:幸福感是眼下人们热议的话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队伍中一支特殊的群体,幸福感指数也同样需要关怀。从高校思政工作者幸福感现状分析入手,浅谈在新形势下重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207-02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一些政府部门、高校的实践课题。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目前,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一时间,幸福感一词充斥于各个领域,不同行业,甚至开始评选起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幸福感职业等等。这个词也很快在教育行业中流行了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高校队伍中一支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以高校思政工作者幸福感为主题,浅谈在新形势下重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对于提升这支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幸福感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校(院系)团委等部门组成,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国家政治的维护者、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者、青年价值观的塑造者。作为思政工作的主导群体,总是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和幸福程度,而对于自身长期在工作中造成的身体疲惫、心理压抑、生活清苦等现状,却总是忽视。长此以往,如何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一些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会政治信仰迷茫、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目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发文,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出部署,意见强调,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思政工作者本身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客观实际,基于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思政工作者的幸福感,需要了解思政工作者的幸福感现状。
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思政工作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较强的职业幸福感。但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在多元的信息时代中,要求思政工作者突破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要克服各种困难去解决育人的难题,往往给自己带来了各种压力,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危机四伏。助人者必先自助,而后能助他,也需要从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福利待遇等诸多领域关怀思政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现状。
二、新形势下重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
(一)时代的呼唤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被提及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改革的推进,让“中国梦”得以茁壮成长的土壤渐渐形成,梦想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在追寻“中国梦”的历程中,中国人经历了太多坎坷。然而“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时代在呼唤,创造幸福中国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光荣使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在这个更为活跃的时代,给这个特殊的群体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思政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要研究德育方法,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中特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教育人和改造人。这种与时俱进的理念,正是创造幸福环境、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的呼唤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由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决定的。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取向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启迪人们的革命精神,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目的就是“教育人、改造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事业心的可靠保证,思政工作者是这份伟大事业的纽带。在各类社会团体中、党群单位中、公务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民营企业中,都有思政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一方面作为思想的传播者,一方面还是时代的宣讲机,同时,也可以是灵魂的塑造者、心灵的倾听者。他们必须与社会共同进步,否则也将面临淘汰。社会呼唤一批批思想卓越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关注他们本身的职业幸福感,否则,何谈育人与教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思政工作者。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从而实现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
(三)职业的呼唤
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省、市、部门紧密围绕、学习会议精神,展开工作,主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还应该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与我国争夺青年一代,国内“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无论从哪方面讲,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是事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的职业要求。
近年来,由于我们有些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取向、地位、作用和特征认识不足,在很多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出现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职业在呼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顺应时代,加强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意见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要以贯彻中央会议精神为动力,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第一,新时期仍然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快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仍需关怀思政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及职业诉求。
第二,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他们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幸福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要求思政队伍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做好服务,才能逐步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深受学生拥护和爱戴的学生工作队伍。
第三,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首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次,使校园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再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最后,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防范机制,确保校园稳定,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让在高校中的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专业课教师,使高校思政教育形成一张有序、民主、和谐的大网,以平稳发展为主题,并兼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目前,已有许多同行业者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归结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受到职业歧视和学科歧视,有时付出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出现职业认同困乏现象,职业幸福感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薪酬满意的认知程度仍然偏低,网上曾出现一段关于思想政治教师的新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这反映了此一时期人们对此种职业的感官,这个群体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如果不经过专业培养和专业培训,很可能导致教育教学动力不足,职业幸福感缺失;在功利主义导向下,一些思政工作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而是受利益最大化的影响,缺乏良知和公德心,导致职业伦理观异化,职业幸福感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他们的精神和生存状态,强调的是他们的主观感受和感性幸福。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否体验到职业幸福,与其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感性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性的时代,需要让每一位为工作真诚付出的时代工作者感受到幸福,才能让这一特殊群体饱含激情地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为伟大的教育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浅析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成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