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兰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其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法属于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对书本知识只是机械的记忆,对于抽象的理论难以理解,更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分析,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毫无兴趣。为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而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以病人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1],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本校2010级护理11、12班为研究对象,将11班54人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其中男生12人,女生42人,年龄 19~24岁,中位年龄(20.8±1.8)岁,12班54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其中男生14人,女生40人,年龄 19~24岁,中位年龄(21.1±1.7)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基础课学习成绩、入学成绩、教育背景、教学课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老师授课,课时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以给学生讲授知识为主,即按照疾病的基本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讲解给学生,最后给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达到教学目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办法如下:①课前准备。课前以护理程序为主题,将临床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健康教育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基础护理学知识等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并按照大纲要求编写案例,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的护理问题给学生,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应用文献检索系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文献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讨论分析。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较少的时间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印象,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所需讨论的问题中去。其次老师将学生随机分为5个讨论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示学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级别,按照护理程序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代表该小组发言,重点解释如何正确掌握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其余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纠正。主要以如何更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创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③归纳总结。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发言后,对每组学生进行点评并针对各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解答和补充,对整个课程的内容加以回顾总结,最后对重点内容进行小结。
1.3 效果评价 期末课程结束后采用考教分离的方式统一命题考试,试卷由30分理论试题和70分病案分析题组成,通过对理论试题成绩与案例分析题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实验组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内容包括是否激发学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增强同学间的协作能力、是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是否提高学习效率、是否活跃课堂气氛、是否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能提升临床思维归纳总结能力等10项,发放试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考试成绩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案分析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比较(n=54,分)
2.2 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进一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对实验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新颖、灵活、印象深刻,能真正提高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表示赞同PBL教学模式。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54)
3.1 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运用的优点
3.1.1 增强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理解与掌握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学科也非常广,包括内科学、基础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营养学、健康教育与人文科学等。学生不光要记住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内科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案例分析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情况,特别是综合运用能力,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案例分析成绩的差异,表明PBL教学法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内科护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内科疾病的护理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2]。
3.1.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也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及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积极讨论,既能充分发挥其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也能使教学活动处于轻松、活跃、融洽的氛围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团队精神、与人交往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3-6]。
3.2 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运用中的不足
3.2.1 教学时间不充分 PBL教学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生对多学科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耗费更多的时间,使有限的教学学时相对缺乏。
3.2.2 内科护理学教师队伍需壮大 目前本校内科护理学教师较少,同时所有临床护理教师还要兼顾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工作量大,无充足的备课时间,因此要在短时间内查阅学生所需求的信息较难,因此需要加大对内科护理学教师队伍的培养。
总之,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本科教学中已初有成效,因而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实施。此外,对于存在的不足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改进,以便使之成为更加科学、合理、成熟、高效的教学体系。
[1] 郑洁琳,谭瑜,陈建新,等.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2132.
[2] 段红,沈宜,姚欣.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问卷调查[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82-1186.
[3] 魏立琰.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2,31(8):625-626.
[4] 绳宇,赵艳,张欣.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方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1-635.
[5] 单伟颖,杜玉凤,安文忠,等.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临床护理英语》教学的初步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73.
[6] 陶宝英,曹银观.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