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莉,许正敏,卢恩昌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襄阳441021)
2.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襄阳441021)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据WHO报告,全球HBsAg携带者达3.5亿,我国是高流行区,乙肝患者及 HBsAg携带者超过 1.2亿[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常用指标,急性肝炎ALT明显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ALT轻度或中度升高[2]。为了解大学新生HBV感染与肝功能状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我们对襄阳市某高校2003~2009年入学新生进行了HBsAg和ALT水平检测及结果分析。
1.1 对象 选取2003~2009年7年间我校新生共36659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571人,女生22088人,年龄17~21岁,90%以上生源来自湖北、河南和江苏,其中农村与城市生源比约8∶2。
1.2 方法 新生入学1月内,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sAg,使用Wellscan MK3酶标仪。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ALT,试剂由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使用日立7020(Hitachi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LT超过40u/L视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年份学生HBsAg及ALT检测情况 2003~2009年7年间共检查新生36659人,HBsAg阳性者2034人,总阳性率为5.5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ALT升高即肝功能异常者345人,均为HBsAg阳性者,ALT总异常率为0.94%,在HBsAg阳性者中占16.96%,逐年变化趋势不大,见表1。
表1 某高校不同年份新生HBsAg阳性及ALT升高情况
2.2 不同性别学生HBsAg检测情况 通过对男、女生HBsA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共有2034名新生HBsAg阳性,新生中 HBsAg总阳性率为5.55%,其中男生1113名,女生921名,男生HBsAg阳性率为7.64%(1113/14571),女生 HBsAg 阳性率为 4.17%(921/2208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003~2009年某高校不同性别新生HBsAg阳性分布
2.3 不同性别学生ALT检测情况 通过对2034名HBsAg阳性学生进一步检测ALT,共345人伴有ALT升高,即新生中ALT总异常率为0.94%(345/36659),男生 ALT 异常率为1.63%(238/14571),女生ALT异常率为0.48%(107/22088)。HBsAg阳性者中 ALT检出异常率平均为 16.96%(345/2034),其中,男、女生分别为 21.38%(238/1113)、11.62%(107/92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表3 2003~2009年某高校不同性别新生ALT异常情况分布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约10%乙型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部分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转为肝硬化、肝癌。大学生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群体,大学期间以离家在外生活为主,而针刺、共用剃刀或牙刷、皮肤黏膜的微小损伤及性行为均可传播HBV,并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长远来看,能够进而影响下一代生育质量。同时,由于人们对乙肝患者有一定的歧视,对乙肝大学生来说,将会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出现就业遭拒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遗憾。因此,对大学生来说,乙肝的知识普及和防护至关重要。
据1992~1995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群 HBsAg 携带率达 9.75%[2];2008年我国人群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 HBsAg携带率为 7.18[3],呈下降趋势。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2005年6月1日起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4]。本次对本校2003~2009级连续7届新生进行乙肝筛查,学生生源出生年份大致从1986年至1992年左右,结果显示HBsAg平均携带率为5.5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了随着我国计划免疫的普及实施,我国乙肝防控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肯定了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从性别来看,男生HBsAg阳性率7.64%,明显高于女生HBsAg阳性率4.17%,存在性别差异,这也与文献报道[5]一致。ALT是目前反映肝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它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内,尤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正常人血清中ALT含量很低,在饮酒、高脂饮食、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生理性情况下ALT会升高[6];在肝损伤等病理性条件下,肝细胞受损释放出ALT,从而使血清ALT升高,因此,血清ALT升高被视为肝细胞损害最敏感的指标。在HBsAg阳性者中ALT检出异常率平均为16.96%,其中,男、女生分别为21.38%、11.62%,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男生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高于女生,其差异可能与男生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抽烟、社交范围广泛、在外就餐机会多、卫生习惯差等有关。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HBsAg阳性学生中,ALT升高者所占比例较高,平均16.96%,表示这些患者肝功能已经受到损伤,应及时通知学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但单纯性的ALT升高在考虑排除去病毒性肝炎后,不可忽略其他也可引起ALT升高的疾病。我校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将HBsAg阳性结果单独告知学生,由其自愿进行后续乙肝三系及肝功能全套检查,同时学校应坚持落实国家对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政策,加强对学生进行乙肝知识的宣教,鼓励学生主动去进行乙肝指标的检测,及时进行疫苗注射预防,发现问题者及时进行诊治。
[1]许正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97.
[2]杨绍基,任红[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51.
[3]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公布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EB/OL].2008-04-21.
[4]张秋红,张信,崔淑兰.某高校4届21183名新生HBV感染状况及ALT检测结果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2065.
[5]黄鹤,聂庆东,朱奎轩.某高校新生体检者ALT及HB-sAg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2,4(2):25-27.
[6]钟萍,王春兰,李萍.某高校新生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2,2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