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田 吴光辉 洪州 彭业辉 杜晓桦 何静汝 陈志武
(1铜陵市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安徽 铜陵244000;2铜陵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常见于脑部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年老体弱等长期卧床的患者[1]。Ⅲ期、Ⅳ期(溃疡期)是压疮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和护理均比较困难,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压疮溃疡期感染性创面,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和局部换药等措施,护理工作量加大。另外,由于压疮感染创面局部条件因素和使用抗菌药物等,压疮创面易产生多重耐药菌株,影响创面愈合,如果医务人员和病人及陪护人员手卫生措施不到位等,还可导致耐药菌株的播散,存在院内感染等风险。因此如何防治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难题,更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各异。本研究采用碘伏消毒液联合丹参粉针剂治疗Ⅲ期、Ⅳ期压疮,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入院时创面及全身营养情况评定结果、年龄、入院后第1天查验的血清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按基本条件相当原则,选择中风(或脑外伤)、癌症晚期、烧伤、骨科等长期卧床出现Ⅲ期、Ⅳ期压疮患者。
1.1.1 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压疮Ⅲ期(浅溃疡期)或Ⅳ期(深溃疡期)患者。压疮Ⅲ期(浅溃疡期):溃疡不超过皮肤全层,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Ⅳ期(深溃疡期):涉及深筋膜和肌肉,受累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呈黑色。
②能够接受本方案治疗。
③空腹血糖值正常。
1.1.2 排除标准
①压疮红斑期、水泡期患者。
②因各种原因自身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如糖尿病等。
自2012年1月 -2013年4月共筛选出压疮患者 44例(56处),其中女22例(27处),男 22例(29处),年龄 23~ 89岁,平均年龄(68± 21)岁,病程最长的222天,最短的7天。面积最小者1.5 cm×3 cm,最大者 14 cm×10 cm。
碘伏消毒液,规格:净含量468 mL,有效碘含量0.5%~0.6%,批准文号:卫消字(2000)第0017号、苏卫消证字(2008)第0060号,厂家: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丹参粉针剂,规格:每支装40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70093,厂家: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矿区生活区、选矿车间卫生间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含油废水通过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系统汇集,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标准后回用至生产回水水池。
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碘伏消毒液联合丹参粉针剂治疗组(实验组)。实验组 22例(29处),对照组 22例(27处)。两组在试验条件、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合并症分布以及溃疡部位、数量、大小、深度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每例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护理后观察疗效并进行评价,通过对上述患者的治疗、对照观察,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疗效非常满意,依从性较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2.3.1 实验组 先将3%过氧化氢溶液擦洗溃疡表面,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无菌纱布擦干伤口水分,用碘伏消毒液湿敷30 min后,再撒上丹参粉针剂或用生理盐水配成丹参液浸湿纱布块覆盖湿敷(根据褥疮部位来定),每日2次。
2.3.2 对照组 先将3%过氧化氢溶液擦洗溃疡表面,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频谱治疗仪局部照射20 min,再用0.2‰呋喃西林溶液外敷压疮创面,最后覆盖无菌纱块,每日2次,同时每天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抗感染,以防病情继续发展。连续观察4周为1个疗程。
卧气垫床,建翻身卡,每2 h翻身1次,避免压疮创面长期受压。消瘦,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每1 h翻身1次,注意不要出现脱、拉、推的动作,防止损伤皮肤。为减轻局部受压,使用气垫将患者骨突处垫起,以减轻局部受压,防止压疮加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清洁、平整无皱褶,改善全身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促进创面愈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愈:痂皮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显效:创面结痂或缩小;有效:炎症渗出物减少,溃疡无进展;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3.2.1 溃疡表面色泽 紫暗或苍白,计为++++;暗红,计为+++;淡红,计为++;红润,计为+。
3.2.2 创面渗液量 浸透纱布5层或5层以上者,计为 bbbb;浸透纱布 3~ 4层,计为 bbb;浸透纱布1~ 2层,计为bb;未浸透纱布,计为b。
3.2.4 创面愈合时间 记录从用药之日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120 d治愈22例(28处),平均4.28 d/处;对照组120 d治愈 22例(18处),平均 6.67 d/处,实验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 2。
实验组未检出病原体。对照组病共检出30株病原体,菌株分布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
表3 对照组病原体监测结果
5.1.1 碘伏溶液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广谱外用杀菌水溶液,碘伏能在溶液中逐渐释放出碘,对细菌、芽孢、病毒、真菌、霉菌孢子及原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稳定性好,且能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无刺激性[2],不易产生多重耐药菌[3]。据文献[4]报道,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碘伏消毒液作用2 min可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用含有效碘250 mg/L的碘伏消毒液作用4 min可杀灭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用含有效碘1 000 mg/L的碘伏消毒液作用5 min可杀灭白色念珠菌。碘伏溶液无毒、无味,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碘伏不但能杀菌、消肿,而且可使压疮创面渗液减少,收敛较快,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达到去腐生肌的目的[5]。
5.1.2 丹参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能促进毛细血管新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病损组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6],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7]。Ⅲ期、Ⅳ期(溃疡期)压疮,由于炎症浸润,局部红肿破溃,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二者联合应用湿敷后,能有效中和创面的酸性环境,促进创面的愈合。
5.1.3 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局部外用治疗,换药时病人疼痛减轻,依从性增加,操作方便,明显缩短护士的工作时间。
5.1.4 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局部外用治疗,能促使机体达到抗菌消炎、肉芽组织再生及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作用[8]。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是治疗压疮的较好选择。
5.2.1 对照组 传统治疗压疮的方法是吸收和排除伤口渗液,尽可能保持创面干燥,以防止感染。这种方法可使伤口脱水、结痂,达到痂下愈合目的。在痂皮中混有一些表皮细胞,这些细胞被迫移向干燥痂皮下深处。痂皮是创口愈合的天然屏障,表皮细胞在痂下移动缓慢从而延长了愈合的过程。
5.2.2 实验组 理论依据:将敷料粘贴在组织溃烂且渗出液较多的潮湿伤口表面,能吸收过多的伤口分泌物、毒素、坏死组织,提供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覆盖浸有丹参液的纱块贴湿敷,保持肉芽组织湿润,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毛细血管增生,促进了伤口愈合过程。
压疮在医院的发病率为3%~14%,目前将其病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9.33 kPa压力超过2 h即能引起不可逆转的组织损害[9]。剪切力作用于皮肤深层,引起组织相对移位,切断较大区域血供,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10]。近年来,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之一便是对压疮发生的因素有了量化的认识。正确评估压疮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在压疮的防治中适时的体位变换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1]。
①应用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局部治疗时,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②使用初期敷料外观有时可见颜色改变,此为创面渗液接触敷料引起,不需要更换。
③换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疹及继发感染等。
碘伏溶液稳定,无毒、无味,对皮肤、黏膜无刺激;丹参粉针剂中丹参素,是传统中药中的天然化合物[12],可以内服,外用无致敏性,对皮肤、黏膜无刺激,非常安全。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于溃疡期压疮感染性创面,未见到不良反应。
综上,碘伏消毒液与丹参粉针剂联合外用于溃疡期压疮感染性创面疗效较好,病人疼痛轻,痛苦减少,疗程短,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操作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易接受,且感染创面不易产生多重耐药菌株,是治疗压疮的较好选择。
[1] 李晓燕,卢青军.褥疮的发生预防及治疗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25-1027.
[2]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9-114.
[3] 徐庆华.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316-318.
[4] 罗英,黄丽萍,肖智谦,等.碘伏消毒液在脑卒中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334-335.
[5] 陈庆松,曹汉明.丹参联合中频电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2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897-898.
[6] 刘正军,徐晓理.关于碘伏消毒液的几个问题讨论[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361-362.
[7] 罗俊明,况九龙,颜春松,等.丹参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587-1590.
[8] 贾宇涛.丹参粉剂辅治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6):212-213.
[9] Bernard M,Barrett J.Patient care in plastic surgery[M].2nd ed.Saintlous Mosby:Year Book Inc,1999:578-661.
[10] Gossens RH.Nursing care of the decubital[J].Cinphysiol,1994,14(1):111.
[11] 聂桂玲.TDP与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54.
[12] 顾明,吴兴文,李芳萍,等.丹参素对大鼠心室肌动作电位、L-型钙电流和ATP敏感性钾电流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1):1-5.